APP下载

竹林结构调控技术在云南方竹提质增效中的运用与实践

2021-12-08王万元汪宗朝樊金辉

现代园艺 2021年19期
关键词:样地竹笋竹林

王万元,吴 陶,汪宗朝,樊金辉

(镇雄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镇雄 657200)

云南方竹(Chimonobambusa yunnanensis Hsueh et W.P.Zhang)又称刺竹、小刺竹,属禾本科竹亚科方竹属植物,竹高10m,竹径3.0~4.0cm,节间方形,节内具刺状气生根,刺下弯。箨叶三角状钻形。本种近似方竹(C.quadrangularis),但本种箨环上的毛茸宿存,箨鞘背面被黄褐色小刺毛,小横脉不清晰等有别[1]。云南方竹适生于云南省镇雄县海拔1400~2000m 的杉树、碗厂、牛场、花山等乡(镇),其竹竿呈四方型,竹节头带有小刺枝,绿色婆娑呈塔形,青翠欲滴,华丽高雅,以其独特的竹种和清幽脱俗的品质,以及香甜可口的美味深受镇雄人民的喜爱。

1 竹林结构调控地块基本情况

本次竹林结构调控地块选择在镇雄县碗厂镇庆坝村委会环路、坝子2 个村民组,距镇雄县城82km,距碗厂镇政府所在地8km,交通便利,属镇雄县竹产业建设的中心区。试验地最低海拔1545m,最高海拔1610m。年平均气温12℃,年降雨量1200mm。土壤为黄壤,微酸性,土层深厚。基地涉及农户41 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 户,且贫困户主要经济来源为外出务工与采笋收入。目前,该地块有15 年生云南方竹林33.33hm2,立竹密度为26000 株/667m2,竹笋年产量不足100kg/667m2,且质量较差。多年来,由于经营管理粗放,林内乔林层遭到破坏,笋农掠夺式采笋致使云南方竹无性系种群退化,加之未进行抚育管理和未对竹林进行结构调控,导致立竹竹径越来越小,年龄结构比例失调,自然更新能力不足,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竹农对经营竹林意识淡薄,造林完成后不进行经营管护,最终形成“有人造林,有人采笋,无人管林”的不良局面。导致林分的立竹结构和年龄结构极不合理,林地卫生条件差,通风透光条件较差,林地养分供给不足,最终形成径级小、老龄化、立竹密度大、竹笋产量低、竹林经济价值极其低下的典型低产竹林林分。因此,对试验区进行竹林结构调控,加快云南方竹林复壮更新,提高林分质量,增加竹笋产量,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对促进贫困山区农户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2 竹林结构调控的方法

2.1 竹林结构调控

2.1.1 密度控制。砍伐时遵照“砍老留幼、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弱留强、不砍林中空地的散生竹和林缘竹”的原则,使林中无病虫竹、无老弱竹、无枯立竹、无伤残竹、无高伐桩。时间在每年的3-4 月进行,在保证目的立竹密度的前提下,分2 年调整云南方竹竹林的密度。对于密度较大的方竹林,按25%~35%的采伐强度进行间伐,逐步降低单位面积立竹株数。第1 年,将抚育强度控制在35%~40%,一次性全部清除枯立竹、病腐竹和雪压竹,保留部分老弱竹和伤残竹,并将抚育剩余物平铺于竹林地内腐烂成肥。第2 年,抚育强度控制在30%左右,主要抚育对象为过密竹、纤细竹、老龄竹(7年竹龄以上)、病腐竹和伤残竹。第3 年,通过前2 年的抚育,使林分密度趋于合理,一般竹林结构调控后立竹密度控制在2000 株/667m2左右。抚育时,要注意控制砍伐强度,在以坚持砍伐竹和保留的新生竹数量总量平衡的原则下进行,主要是砍除过密竹、纤细竹、病腐竹、伤残竹和6 年以上的老竹[2]。

2.1.2 年龄结构调控。保留幼龄竹和壮龄竹,逐步砍除老龄竹。在前1~2 年,竹龄结构控制比为3∶6∶1,即1~2 年生竹的比例为30%,3~5 年生竹的比例为60%,6 年生竹的比例为10%,7 年生以上的竹全部砍除;3年后竹龄结构要达到3∶5∶2,即1~2 年生竹的比例为30%,3~4 年生竹的比例为50%,5 年生竹的比例为20%,6 年生以上的老竹易识别,为必伐老竹。保留前3个龄级,5 年生竹株开始老化,生理功能衰退,光合能力下降、产笋能力弱,但抗雪压能力强,可适当保留[3]。

2.1.3 留笋养竹。云南方竹竹笋的主笋期始于8 月下旬,至10 月中旬结束。蓄留母竹宜用秋季笋,即在出笋盛期留母竹笋、大径笋,均匀分布,数量保持在总株数的20%~30%之间。留笋(竹母留蓄)数量以云南方竹平均竹径而定:平均竹径小于2cm 以下的林分,每年留蓄母竹密度为500~600 株/667m2;平均竹径在2~3cm的林分,每年留蓄母竹密度为400 株/667m2;平均竹径大于(等于)3cm 的林分,每年留蓄母竹300 株/667m2左右[4]。

2.1.4 勾梢。即通过勾梢来控制竹子顶端优势,使每株竹子高度基本保留在一个水平面上,达到受光均匀的目的。竹林勾梢时间及要求:在新梢展叶期至雪凌来临前进行;勾梢程度为方竹分枝以上部分的1/2~1/3。勾梢主要作用是降低竹子高度,以免遭到风吹、雪压等自然灾害使方竹形成伤残竹。

2.1.5 林冠层保护。云南方竹最适宜的郁闭度是0.3~0.5,根据实际情况,对郁闭度大于0.6 的地块,砍去部分阔叶木枝桠;对郁闭度过小的地块或方竹纯林地块,补植一些速生阔叶乔木,形成竹阔混交林林冠层,为云南方竹竹林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2 数据采集与统计

在进行竹林结构调控前,根据不同的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对调控前地块分好、中、差3 个等级布设样地。在样地中对被抽中竹的立竹密度、每株竹的地径等进行调查,并对出笋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通过3 年的竹林结构调控后,再用同样方法对原样地内被抽中的立竹密度进行调查,对出笋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通过对云南方竹竹林结构调控前后竹子的数量、地径、及竹笋的地径及高度、总体产量等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竹林结构调控技术对云南方竹竹笋产量的影响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从表1 可以看出,镇雄县碗厂镇庆坝村坝子村民组龙家湾子、龙家窝窝、鱼肚子3 个样地在进行结构调控前总平均样地面积100m2,样地方竹平均株数3898株,方竹平均地径0.87cm,方竹竹笋株数65 株,方竹竹笋地径0.7cm,方竹竹笋平均长度13.63cm,方竹竹笋产量13.4kg,立竹密度为26000 株/667m2;进行3 年结构调控后,3 个样地总平均样地面积100m2,样地方竹株数299 株,方竹地径2.24cm,方竹竹笋株数100株,方竹竹笋地径3.39cm,方竹竹笋平均长度26.8cm,方竹竹笋产量43.37kg,立竹密度为1994 株/667m2。结果表明,对云南方竹竹林进行结构调控,其调控后方竹立竹密度大幅下降,但方竹的地径、方竹竹笋的产笋数量、竹笋粗度、长度、方竹竹笋质量等方面大幅提高,特别是方竹竹笋的产量增产特别明显;每100m2方竹笋净增产量29.99kg,折合每667m2方竹笋净增产量200.0kg,同时对促进方竹竹笋高生长效应效果显著。

4 结语

通过3 年时间对云南方竹林进行结构调控实践表明:对云南方竹林进行竹林结构调控,能使样地内方竹竹笋地径增粗,长度增加,质量增高,特别是产量大幅提高;样地每100m2方竹笋产量增加29.99kg,每667m2净增产量200kg,方竹笋年产量达到300kg/667m2以上,按10.00 元/kg 的价格计算,年均667m2产值达到3000 元,年均667m2方竹笋净产量200kg,年均667m2方竹净增产值2000 元。镇雄县气候温和,空气湿润,比较适合竹类生长,全县主要竹种有方竹、筇竹、楠竹、水竹等,是竹子的适宜生长区。通过上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和镇雄竹产业建设,镇雄现在保有云南方竹面积17766.67hm2,其中竹笋产量100kg 及以下的低产竹林面积达13333.33hm2。通过在碗厂镇庆坝村对云南方竹竹林进行竹林结构调控,带动碗厂周边及全县进行云南方竹竹林结构调控,如对13333.33hm2低产竹林进行结构调整,可使全县每年方竹年产值净增4 亿元以上。与此同时,通过竹林结构调控,不仅不会降低竹林的生态价值,而且可以改善林地卫生条件和生长环境,提高云南方竹竹林林分质量,提高了林地的经济价值,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念相吻合;实现云南方竹林高产、稳产,增加林农收入目标,提振竹产业发展信心;为科技扶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方竹高产稳产,增加竹农收入,助推和巩固镇雄脱贫攻坚成果,并与乡村振兴相衔接,为提升镇雄美丽乡村建设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样地竹笋竹林
四川省林草湿调查监测工作进展
桉树培育间伐技术与间伐效果分析
仁怀市二茬红缨子高粱的生物量及载畜量调查
额尔古纳市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竹笋
竹笋
竹林野炊
竹笋见到阳光啦
情寄苍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