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小黄姜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防治方法
2021-12-08满益龙刘哲铭朱哲远范胜平周小毛
满益龙,刘 佳,周 勇,朱 航,刘哲铭,朱哲远,范胜平,周小毛
(1.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2. 汝城县农业农村局,湖南 汝城 424100)
汝城县小黄姜种植历史悠久,具有块大、筋少、味辣、姜香浓郁、除腥作用好的优良品质,是汝城县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全县小黄姜种植面积约4 500 hm2,总产量约20万t,总产值25亿元。近年来,汝城小黄姜病虫害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小黄姜产量和品质,制约着小黄姜产业的健康发展。2020—2021年,通过对汝城县小黄姜病虫害发生种类和防治现状进行详细调查,明确了汝城小黄姜的主要病害有姜瘟病、茎基腐病、炭疽病、叶枯病、纹枯病和斑点病等,主要虫害有根结线虫、姜螟、姜蛆、斜纹夜蛾和地下害虫等。笔者从田间危害症状、发生流行规律、防治方法等方面对汝城小黄姜病虫害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汝城小黄姜病虫害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指导。
1 汝城小黄姜常见病害发生与危害及防治方法
前期调查发现汝城小黄姜常见病害有姜瘟病、茎基腐病、炭疽病、叶枯病、纹枯病、斑点病等,其中姜瘟病和茎基腐病是汝城小黄姜重大病害,是影响小黄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生物胁迫因子。
1.1 姜瘟病
1.1.1 田间危害症状姜瘟病是小黄姜生产中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土传病害,主要为害地下根茎,亦可危害嫩芽嫩茎。地下茎(姜块)受害,发病初期呈水渍状、颜色为黄褐色;叶片受害,初期表现为卷曲状,伴有下垂趋势,通常在早晨和傍晚时会恢复正常植株模样,持续时间约为3 d,直至完全卷曲下垂。发病中后期内部组织软化腐烂,挤压可流出乳白色菌脓,有臭味,这是田间诊断姜瘟病最明显的症状之一。根部受害,呈淡黄褐色腐烂;地上茎受害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倒伏;叶片受害,叶缘卷曲下垂,无光泽,叶色枯黄,后整株枯死。
1.1.2 发生流行规律姜瘟病主要是由植物细菌性青枯病菌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1]。姜瘟病菌可在土壤和水体中大量长期存活,成为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其次姜种带菌也是侵染来源之一。病菌从小黄姜根部伤口侵入,借助维管束组织大量增殖,随后扩展至整个植株,并分泌大量的胞外多糖堵塞导管,阻碍水分和养分的传输,使叶片萎蔫卷缩下垂,直至整株枯萎、死亡。该病害5—10月均可发生,6—8月是病害盛发期,高温高湿、连作重茬、土壤黏重等均有利于病害流行,重病田块发病率可高达80%以上,常年造成的产量损失达20%~30%,严重时甚至绝收[2]。
1.1.3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实行轮作,尤其是采用水旱轮作,来打破青枯病菌的适宜生长环境,降低病原菌基数;三是规范农事操作,防止病原菌的交叉传染。(2)化学防治。姜种催芽前可使用2%中生菌素750倍液、56%甲硫·噁霉灵800~1 000倍液、20%噻森铜500倍液进行姜种消毒,从源头控制姜瘟病的发生,做好预防;在小黄姜种植前一个半月左右,依据天气情况,可利用土壤熏蒸剂对种植地进行覆膜熏蒸,杀灭土壤中的青枯病菌;挖好种植沟后,可用20%乙酸铜1 000~1 500 g、56%甲硫·噁霉灵600~800倍液喷洒种植沟;小黄姜出苗后,在发病初期,可采用喷施或灌根的方法交替使用36%三氯异氰尿酸、50%氯溴异氰尿酸、20%噻森铜等药剂;若发病程度有继续严重的趋势,应及时移除发病植株,并在其周围用生石灰或铜制剂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菌蔓延传染其他健康植株。(3)生物防治。可在小黄姜种植前、出苗后等不同生长期施用枯草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链霉菌、木霉菌等有益微生物菌剂或复合菌剂配合黄腐酸等有机质施用2~3次,培育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构建有利于小黄姜快速生长的土壤环境,通过与病原菌的生态位竞争以及产生多种代谢产物来抑制病原菌。
1.2 茎基腐病
1.2.1 田间危害症状小黄姜茎基腐病又称“烂脖子病”,其典型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茎基部上。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淡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叶片染病,先是近地表叶片的叶尖端及叶缘褪绿变黄,随后蔓延至整个叶片,并逐步向上部叶片扩展,至整株叶片黄化凋萎。发病后期,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周,导致茎基部组织逐渐腐烂。初发病时,姜块表面完好,或略有斑痕,断面呈黑褐色,故有些姜农称其为“黑心姜”。由于水分养分运输受阻,地上部叶片由下而上枯黄,逐渐整株叶片黄褐色干枯,茎秆与姜球分离,轻提即能把姜苗拨出,湿度大时扒开土壤,在病部和土壤中可见白色丝状物,呈网状附在姜块上,严重时整株死亡,危害极大。
1.2.2 发生流行规律小黄姜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腐霉菌属的群结腐霉菌(Pythium myriotylum),它以菌丝体或卵孢子的形式在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病原菌萌发后通过伤口侵入寄主,然后以游动孢子的形式并借助雨水或灌溉水进行再次侵染。高温高湿有利于小黄姜茎基腐病的发生,连作重茬地块发病较重,其次黄泥土壤、黏性重的土壤也易发病。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0~25℃,每年6—8月为病害盛发期[3]。
1.2.3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尽量避免连作,合理施肥,维持土壤养分平衡,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2)做好姜种消毒,常用的消毒药剂有咯菌腈、嘧菌酯、精甲霜灵、代森锰锌、福美锌、硫酸铜钙和二氧化氯等,浸种时间一般不宜超过30 min。(3)发病初期可选用杀真菌剂对小黄姜进行灌根处理;发病严重地块,要做到及时清除发病植株或病残体,减少病原,降低病情,然后用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悬浮剂1 000倍液、50%氯溴异氰脲酸等进行灌根。
1.3 炭疽病
1.3.1 田间危害症状小黄姜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受害叶片初期出现近椭圆形或不定形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后期呈红褐色,随着病情的发展,由下部叶片逐渐向上蔓延,直至叶片全部变褐干枯,从而影响小黄姜的产量和品质。
1.3.2 发生流行规律小黄姜炭疽病主要是由辣椒刺盘孢菌属和盘长孢状刺盘孢菌属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尖孢炭疽菌(C.acutatum)、辣椒炭疽菌(C. capsici)等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该病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残体的方式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借助气流或雨水在环境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进行侵染。病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2~33℃,高温高湿有利于此病的流行,每年5—7月为发病高峰期[4]。
1.3.3 防治方法小黄姜炭疽病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咪鲜胺微乳剂、丙环唑、戊唑醇和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等进行喷雾防治,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半个月。
1.4 叶枯病
1.4.1 田间危害症状小黄姜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小黄姜叶片呈暗绿色,且逐渐变厚,随之叶脉间出现黄斑并不断扩大,致使全叶变黄而枯萎,病斑表面有黑色小粒点产生,为病菌子囊座。
1.4.2 发生流行规律小黄姜叶枯病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的姜球腔菌(Mycosphaerella zingiberi Shiraiet Hara.),属真菌病害。该病以菌丝或子囊座的形式在姜叶上潜伏,借助风雨天气或昆虫传播,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病害流行,集中发病时间在7月中旬至9月中旬。
1.4.3 防治方法小黄姜叶枯病可用19%丙环唑啶氧菌酯悬浮剂500倍液、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 d喷施1次,连续施药2~3次。
1.5 纹枯病
1.5.1 田间危害症状小黄姜纹枯病主要为害叶鞘和叶片,叶鞘上发生灰绿色圆形病斑,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或长圆形;叶片上病斑先为水浸状,扩大后呈云纹状不规则的大型病斑,软化腐烂,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白色蛛丝状的菌丝体,后期菌丝集结形成菌核。
1.5.2 发生流行规律该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属真菌病害。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通过菌丝进行传播。高温高湿天气利于该病流行,前作为水稻且纹枯病严重的种植地发病严重[4]。
1.5.3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并做好姜种消毒。(2)清洁田园,最大限度减少病原菌基数。(3)发病初期,使用75%嘧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9%丙环·咪酰胺乳油、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等药剂进行喷雾或灌根,可有效防治小黄姜纹枯病发展蔓延[5]。
1.6 斑点病
1.6.1 田间危害症状小黄姜斑点病主要为害植株叶片,发病初期呈黄白色叶斑,发病严重时,叶片上有许多星星点点的斑点,故又称“白星病”。
1.6.2 发生流行规律该病病原为姜叶点霉菌,属真菌病害。病菌以病残体的形式在土壤中越冬,翌年通过雨水和气流传播,常在温暖多湿、土地潮湿、重茬地的情况下发病[6]。
1.6.3 防治方法(1)清洁种植地,避免连作重茬。(2)施用腐熟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忌偏施、多施氮肥,注意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3)发病初期,可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效果较为理想。
2 汝城小黄姜常见虫害发生与危害及防治方法
汝城小黄姜生产中的主要害虫有根结线虫、姜螟、姜蛆、斜纹夜蛾及地下害虫等。
2.1 根结线虫
2.1.1 田间危害症状该虫主要为害小黄姜根部。田间症状表现为侧根较正常植株增多,且变粗变短,并在新生侧根上形成圆锥形或球形、大小不等的白色根瘤。初期为黄白色突起,随后逐渐变为褐色,呈疱疹状破裂、腐烂状态,发生处表皮干燥后形成类似疥疮的痕迹,破坏根细胞结构,严重影响小黄姜根部的吸收能力,最终导致植株矮小、茎细、分枝少,叶色变淡,根茎表皮破裂,根系腐烂。
2.1.2 发生流行规律小黄姜根结线虫在小黄姜的整个生育期过程中均有发生,7—9月为盛发期[7]。
2.1.3 防治方法小黄姜根结线虫的防治,可撒施2%氟烯线砜颗粒剂或沟施6%阿维菌素·噻唑膦微囊悬浮剂或在小黄姜培土时采用0.3%印楝素水分散粒剂进行灌根处理[8]。
2.2 姜 螟
2.2.1 发生与危害姜螟主要为害小黄姜幼苗及新叶,集中在茎中上部取食,造成茎秆空心,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运输,导致叶片断裂停止生长,并逐渐枯死,严重危害植株生长。一般幼虫在5月中旬开始出现,一直到小黄姜收获,而6—7月发生量大,危害重,幼虫可转株危害[9]。
2.2.2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做好田园清洁工作,对土壤深翻晾晒,杀灭螟虫。(2)化学防治。可使用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菊酯类除虫药剂进行防治。(3)生物防治。一是可引入螟虫生物天敌模式进行防治;二是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2.3 姜 蛆
2.3.1 发生与危害姜蛆是小黄姜贮藏期的主要害虫,但同时也能危害田间种姜。该虫具有趋湿性和隐蔽性,常在小黄姜“圆头”处取食,受害处仅剩表皮、粗纤维和粒状虫粪,最终引起小黄姜腐烂。姜蛆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格,随着气温回升,危害加剧,其危害率可达20%~25%。
2.3.2 防治方法精选姜种,淘汰被姜蛆危害姜种;做好姜种消毒,可使用爱福丁乳油或菊酯类农药进行浸种消毒。
2.4 斜纹夜蛾
2.4.1 发生与危害斜纹夜蛾初孵幼虫在叶片背面群集啃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及叶脉,在叶片上形成不规则的透明斑,呈网纹状。幼虫有假死性,遇到惊扰后,四散爬离,或吐丝下坠落地。3龄后分散蚕食植物叶片、嫩茎,造成叶片缺刻、孔洞,残缺不堪,甚至将植株吃成光秆。5龄幼虫以后食量骤增,是暴食阶段,5龄和6龄的食量占整个幼虫的88%以上[10]。
2.4.2 防治方法(1)物理防治。成虫发生期,在田间安装杀虫灯或性诱剂装置诱捕成虫。(2)生物防治。释放天敌,如蠋蝽、夜蛾黑卵蜂等;或用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颗粒剂喷雾防治幼虫。(3)化学防治。在3龄幼虫之前使用5%虱螨脲乳油、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10%甲维·茚虫威县浮剂、20%灭幼脲悬浮剂或8%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喷雾防治。
2.5 地下害虫
2.5.1 发生与危害小黄姜地下害虫危害主要有小地老虎和蛴螬。小地老虎主要为害幼苗,严重时可咬断幼苗,使小黄姜整株死亡;蛴螬主要咬食为害地下嫩根、地下茎和块茎,造成幼苗枯死,块茎腐烂[11]。
2.5.2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深翻土壤,实行轮作。(2)生物防治。可采用绿僵菌等生物制剂灌根的方式进行防治。(3)化学防治。可采用辛硫磷乳油穴浇或噻虫胺新型复合药肥拌土等方式防治小黄姜地下害虫。
3 小 结
病虫害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汝城小黄姜的产量和品质,给小黄姜产业健康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尤其是传染能力强、发病速度快、发病率高的细菌性病害姜瘟病[12]给姜农带来很大困扰,加之当地土地资源较为缺乏,水旱轮作周期较长等因素,姜瘟病等病虫害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归纳总结了汝城县小黄姜病虫害的田间危害症状、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方法,以期明确防控靶标生物种类、病害病原菌种群结构、害虫种类及其发生流行规律,为田间科学合理用药和精准防治病虫害提供依据。针对姜瘟病等小黄姜主要土传病害,建议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防治策略,通过土壤熏蒸处理技术和种姜消毒技术从源头预防和控制病原菌的侵染,再结合微生物菌剂调控等进行生物防治,以促进汝城小黄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