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培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2021-12-08张兴鑫
张兴鑫
靖远县农业农村局,甘肃 靖远 730600
一、靖远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培育发展基本情况
“十三五”以来,靖远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部署,坚持“人跟水走、下山入川”的总体思路,采取“集中安置为主、插花安置为辅”安置方式,推行“4+N”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分3个年度27个安置区58个安置点,搬迁贫困人口5 347户21 707人(建档立卡4 341户18 436人,同步搬迁1 006户3 271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在实施搬迁的同时,结合县情实际,不断摸索和实践“搬迁+高效农业”的产业发展模式,趟出了一条符合靖远实际、契合群众期盼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新路子,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定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工作中,主要通过实施特色产业扶持一批、园区务工解决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输出劳务增收一批、灵活创业致富一批的“五个一批”来解决搬迁群众后续发展[1]。
二、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
绝大多数安置区或安置点的搬迁群众都能依靠原有土地、原有的成熟产业实现稳定脱贫,问题更多地集中在规模较大的跨乡(镇)集中安置区上。
(一)管理机制不顺,工作推进力度还需不断加强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工作相对滞后,搬迁群众虽然搬进了新的安置区,但户籍关系、服务管理职能等目前仍由迁出地乡(镇)具体负责,造成一个安置区几个乡(镇)多头管理,在后续产业培育方面意见不统一、合力不够,部门、乡(镇)各自为营的现象和协作配合不够、长远谋划不够、壮大产业和落实就业的配套措施不多。
(二)产业规模不大,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有待改变
安置区后续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相对较短,产业规模也不能很好地满足搬迁群众的产业增收需求。龙头企业带动乏力,负责产业运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能力不足,运营水平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辐射带动能力有限。有的安置区耕地闲置多,群众的耕种积极性不高。
(三)劳务服务不到位,转移就业路子有待进一步拓宽
安置区劳动力培训力量薄弱,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企业建设、园区用工结合不紧密,没有真正实现以需定培,定向培训,培训效果欠佳,对劳动者的技能提升有限,在劳务市场竞争力不强。安置区便民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劳务信息发布量少,难以有效满足搬迁群众的转移就业需要。
(四)内生动力不足,群众参与热情不高的问题有待解决
部分搬迁群众虽然住进了“新房子”,但仍然装着“旧思想”,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强,自我发展的动力不足,对政府依赖心理严重,总认为易地扶贫搬迁是政府的事,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2]。
三、推进安置区后续产业提升发展的几点建议
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并进,系统谋划,精准推进,打好后续产业培育发展政策“组合拳”,进一步增强搬迁群众稳定脱贫和自我发展能力,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脱贫、能致富”的搬迁目的。
(一)理顺管理体制,统筹后续发展
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管理牵头部门,统筹协调农业农村、发改等职能部门,从政策的制定、资金的支持、企业的帮扶等多方面加大扶持,共同推进搬迁后续产业发展。配齐配强管理和服务机构,及时提供户口迁移、子女入学、就业培训、养老低保等“一站式”服务,理顺搬迁移民管理体制。围绕后续产业和转移就业,将搬迁后续产业发展纳入县域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后续产业规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稳步推进搬迁群众的增收致富。
(二)创新发展模式,培育主导产业
在农民安置点,创新经营模式,出台具体办法,明确产权和经营主体,在实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基础上,将生产环节彻底交给群众和经营主体,改变经营投入靠政府、生产管理靠乡(镇)的现状,激发搬迁群众的生产热情。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搬迁群众发展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示范推广高原夏菜种植。在城区安置点,坚持转移就业脱贫致富的路子。
(三)强化就业扶持,提高脱贫能力
按照“实地、实用、实效”原则,加强劳务培训和输转力度,提高搬迁群众自主脱贫能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就业奖补政策,鼓励工业园区、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积极吸纳搬迁群众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增加就业收入。充分利用劳动密集性企业在安置区创办扶贫工厂或扶贫车间,多途径、多举措开拓就业岗位,提高安置点就近吸纳就业水平。以市场和就业需求为导向,组织搬迁群众参加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提升劳务技能和素质,用活国家政策安置就业,统筹服务性、辅助性公益岗位,就近吸纳搬迁群众转移就业。
(四)加强宣传引导,激发内生动力
强化政策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思想认识,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强化扶志举措,倡导自力更生、自强自立的价值导向,引导搬迁群众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摆脱思想贫困,树立主体意识。增添扶智办法,积极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营造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干有方向,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创新服务模式,以“扶贫先扶志”为出发点,立足扶贫对象的基本需求开展有限度、有底线的针对性服务,克服“保姆式”服务,杜绝政策性“养懒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