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2021-12-08李书渊
李书渊
(本溪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本溪 117000)
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林业生态平衡的持续稳定可以有效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林业幼苗的数量和质量是促进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林业经济和生态功能的基本保障。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传统的育苗栽培管理技术、机械化设备相对落后,在幼苗栽培管理过程中,导致苗木的成活率较低、苗木健康度较低,因此,应进行现代化技术促进育苗栽培技术的产业化升级,提升幼苗林木的成活率及健康度,从而推动林业资源的健康、和谐发展,为林业生态平衡及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1 现代化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定义
现代化育苗栽培管理技术是指在林木育苗栽培管理过程中,合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病虫害智能监测与防控技术、现代化机械设备以及生物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对苗木从播种到移栽的整个过程进行科学化管理,提升苗木种子的发芽率,苗木的成活率以及苗木健康程度,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2 我国现阶段林木育苗栽培管理的现状
2.1 技术、设备相对滞后
与其它农业资源相比较,林业资源具有回报周期较长的特点,部分地区对林业资源开发、利用与维护的资金支撑力度相对较弱,从而导致林木在育苗、栽培过程中现代化技术与设备未进行同步跟进,制约我国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现代化升级。
2.2 技术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当前阶段,很多地区林木育苗栽培技术人员并非林业栽培管理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也未进行过专业的培训,缺乏林木栽培及管理的相关经验,在苗木栽培过程中不能依据幼苗的需求进行合理的施肥、浇水,不能对病虫害进行及时诊断及科学防治,使林木幼苗的品质降低,严重影响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健康幼苗的有效供给[2]。
3 现代林业育苗栽培关键技术分析
3.1 种子培育技术
3.1.1 精选种子
种子的健壮程度及活性是保证种子发芽率及苗木出苗率的关键,因此应依据种子的种类采用合理的技术进行种子的筛选。风力选种法,指借助风扇等工具对种子中的尘土及饱满性较差的种子进行筛除[3]。漂洗选种法,指通过将种子浸泡在水中,漂洗出因品质不达标而悬浮在水层的种子。人工选种法,通过人工挑选外观饱满、品质上乘、种皮未受损伤的林木种子。
3.1.2 种子催芽技术
现阶段,主要采取2种技术进行林木种子的催芽。浸水催芽法。依据林木树皮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水温进行种子浸泡,如果林木树皮较厚,可以采用80℃的热水进行催芽,反复多次筛选出未膨胀的不合格种子;如果林木树皮较薄,则采用40℃的温水进行8h的浸泡处理,林木种子在浸泡催芽后的2~3d进行播种[4]。苗床催芽法。选择温度适宜、透光性强、排水良好的地区建造苗床,将作物秸秆铺设在苗床底部,撒上种子,表层再覆盖一层作物秸秆和塑料薄膜进行保温,在苗床内要放置温度、湿度计,依据不同林木种子对温湿度的需求,进行温湿度的合理调控,提升种子的发芽率[5]。
3.1.3 种子消毒
对林木种子进行消毒是预防林木幼苗病虫害的关键手段,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采用高温、紫外线照射等措施杀灭种子携带的病原菌和寄生虫,降低苗木种子发芽及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几率[6];将高锰酸钾或者其它杀虫、杀菌剂稀释到一定程度后,对苗木种子进行拌种操作,可以有效降低老虎、小地老虎等害虫对种子的取食为害,降低土传病原菌对种子和幼苗根茎的侵染。
3.2 苗圃处理技术
苗圃基础条件(气候条件、土壤墒情指标等)是提升苗木种子发芽率、出苗率,保证苗木成活率和健康度的基础性保障,为保证林木幼苗的有效供给,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苗圃进行处理。
3.2.1 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
为保证幼苗的健康成长,苗圃一般选择在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地势平坦的区域,土壤类型尽量选择较为松软的砂质或者轻质土壤,如果土壤粘度过大,透气性较低,将影响种子的萌发和出土。
3.2.2 做好苗圃的前处理工作
林木种子播种前一年的夏天,要对苗圃进行深耕操作,使土壤的养分得到充分的释放,也可以通过晾晒进行土壤的消毒;早春,种子播种前要再次进行土壤的深耕、平地等整地工作,提升土壤的松软程度,为种子的萌发、出土提供良好的环境。
3.2.3 对苗圃土质进行改良
在苗木种子播种前,采用土壤检测仪对土壤的温湿度、酸碱值等土壤墒情指标,以及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精准测量,依据苗木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的需求,合理增施有机底肥、N、P、K及微量元素肥和有益微生物菌,改善土壤的品质,创造利于苗木种子发芽及前期健康生长的环境。
3.3 选择合适的播种技术
要依据苗木的发芽率选择合适的播种密度和方法,如对于国家二级保护濒危植物秦岭冷杉,由于其出苗率不足5%,因此应将播种量提高至1000~1200g·667m-2;要依据苗木苗期对光照的需求量及枝叶的茂密程度,进行苗圃的合理规划(幼苗的生长方向、行距、间距等);要依据种子的类型,进行合理厚度的覆土以及出苗前的合理浇水(保持土壤适宜种子萌发的湿度)。
3.4 幼苗的前期管理
3.4.1 加强肥水管理
为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提升苗木的出产率,应采用合理技术对苗木进行科学浇水和精准施肥。通过铺设微喷、滴灌等现代化灌溉设施,对苗木进行合理、科学的浇水,在保证苗木生长对水资源需求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水资源的浪费;通过土壤检测仪器对土壤中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结合林木幼苗在各个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运用水肥一体机等现代化设备进行精准施肥,在保证苗木正常生长的同时,规避由于肥料过量使用而造成的林木“疯长”现象[7]。
3.4.2 加强病虫害管理
在大型的林木育苗栽培场地,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套以人工智能技术及现代化机械设备为支撑的“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此体系主要包括以下设备。检疫性害虫监测装置,对于舞毒蛾、松墨天牛等林业类检疫性害虫,可以通过悬挂昆虫性信息素诱捕器(一种以性引诱剂为基础的对靶标害虫成虫进行精准监测和诱捕的设备)对其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生相关虫害,第一时间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虫害智能诱捕和识别系统,此系统通过太阳能供电,利用鞘翅目(天牛类)害虫、鳞翅目(地老虎、舞毒蛾等)害虫成虫的趋光性,设定固定光波的灯管(对天敌进行保护)对其进行诱捕,并对诱捕到的害虫进行自动分离、拍照及信息的上传,从而完成害虫的识别;病害诊断和识别系统,主要包括2部分,对于部分通过风力进行孢子传播的真菌类病害,可以通过孢子检测仪进行病原菌孢子的捕获、玻片的自动制作及拍照、上传,完成病害的诊断及识别,工作人员要定期对林木的残枝病叶以及枝干病斑进行定期的镜检结合病害特征进行病害的诊断;实行对气候条件、土壤特征的实时监测,通过空气温湿度监测仪、风力风向监测仪以及土壤检测仪对气候条件以及土壤墒情进行实时的监测,结合气象部门对该地区近期的天气情况预测,对该林业幼苗生态系统内的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进行预测,为病虫害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病虫害的科学防控,依据林木幼苗的种类、当地的气象特征以及对病虫害发生、发展的预测,采用农业防治技术(对于靶标害虫进行人工捕捉、对于残枝病叶片及时采摘并集中销毁)、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喷施BT、多角体病毒等微生物农药以及引入天敌对病虫害进行防控)、科学用药技术(依据病虫害的种类、在病虫害发生的早期进行化学农药的喷施,化学农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对天敌的保护,同时要主要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进行轮换使用,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对苗木生态系统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控[8]。
3.4.3 科学调整苗木的茂密程度
对苗木的茂密程度进行科学调整,不仅可以保证幼苗良好的生长空间,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和健康度,而且可以保证林木幼苗的有效供应,促进林业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现阶段主要通过2方面的措施进行林木幼苗的茂密程度的调整。对幼苗的栽培密度进行合理调整,依据林木幼苗的生长现状,通过采取幼苗拔除及补栽等措施,保证栽培密度的合理,促进幼苗的健康生长,保证幼苗的有效供应;通过对幼苗枝条的合理修剪,调整幼苗枝叶的茂密程度,在修剪过程中,要遵循“减少伤疤、保留主干”的基本原则,同时对于伤疤进行及时涂药保护,加速伤疤愈合,避免病原菌侵染,将修剪对幼苗的损伤降到最低。
3.4.4 科学除草技术
在苗木成长初期,树冠上方会投射大面积阳光,阳光会为杂草生长提供有利条件,而在杂草生长过程中,其会对苗木养分与水分进行争夺,导致苗木健康成长受到严重影响。若想有效避免这一现象,相关工作人员需定期开展除草工作[9]。
3.4.5 预防幼苗的冻害
早春时节,由于倒春寒现象的发生,幼苗根系及新萌发的嫩枝、嫩芽容易遭受冻害的威胁,为对其进行保护,可以采取在根系周围覆盖作物秸秆以及搭建简易温室等措施,为林木幼苗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5 幼苗的移栽及管理
3.5.1 选择合适的移栽时间
为保证苗木移栽后的成活率,一般选择气候温暖、降雨较多、适宜苗木生长的4月进行苗木的移栽。
3.5.2 移栽前的处理
在移栽前,应对幼苗进行科学修剪,以保证苗木在移栽后可以保持相对良好的生长状态。应依据林木幼苗的种类以及出苗后至苗木移栽所需要的时间确定苗木是否需要晾晒以及根系的浸泡。
4 建设现代化苗木栽培管理体系
4.1 搭建现代化服务体系
随着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的林业育苗栽培管理体系已经稍显滞后,各地林业部门应依据当地经济对林业产品的需求及林业幼苗的栽培现状,采取合理的措施,促进林业育苗栽培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升级。对于技术服务岗的人员要定期进行育苗栽培技术、苗木病虫害鉴别及防治技术、机械化设施操作的综合培训和考核,全面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依据当地苗木栽培管理技术的现状,结合本地区的生态环境,选择合适的科研院所或者高校进行合作,通过“产、学、研”的方式,实现适宜本地区发展的林业苗木栽培管理现代化技术的落地。
4.2 进行作业设备的升级
现阶段,我国苗木栽培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应依据苗木栽培规模进行设备的现代化升级。通过引用GIS设备,实现对苗木生长过程中的全程监测,从而实现苗木的科学修剪、精准施肥、合理用药等措施的科学化管理;在农药施用过程中,选择作业效率较高,适用于林木幼苗作业的弥雾机或者施药无人机,促进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避免农药过量使用造成经济成本过高和对环境产生较大负担,实现病虫害防治的绿色治理。
5 结语
为加速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现代化建设,各地区应依据当地经济的发展需求及林业产业的未来规划,通过采取组建现代化服务体系、合理引进现代化作业机械以及加强苗木病虫害管理、落实栽培过程中的精准施肥技术等措施,实现当地林业育苗栽培技术的改革和升级,从而实现林业苗木的品质和成活率的全方位提升,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林业生态系统改善环境的社会性功能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