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茶文化翻译策略探究

2021-12-08

福建茶叶 2021年2期
关键词:茶文化内涵大学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基础部,江苏 南京 210000)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对于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会因语言、素养等不同,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需重视茶文化翻译的准确性,以此实现文化韵味的有效传达,并在此过程中,吸收西方的文化思想,这就需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在翻译时,要从角度出发,制定科学的翻译教学策略,进而培养翻译人才,促进茶文化翻译工作的进行。

1 茶文化翻译特点

中西方具有较大的语言表达差异,且有关于茶文化的特征也不同,致使在进行翻译时,不能使用常规的语言,应美化表达方式,在使用英语术语时应重视中国茶文化人文特点的体现。首先,茶文化深深的融入到我国国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也间接导致其中的术语被生活化,同时又具有深层的含义,因此如果按照其字面意思进行翻译,会扭曲其想表达的文化思想,这就要求翻译人员掌握相关词汇的替换方法,并结合句意以及实际情况完成翻译。在翻译时,也需结合茶文化相关的内涵,并从多个角度如雅俗共赏等理解翻译术语替代性的特点,例如,在和朋友一起饮茶时,可以将其翻译成“chat talk”,尽可能避免“drink”的使用,使内涵无法准确的传达。其次,纵观茶文化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文人墨客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留存下众多具有文化情怀的茶诗、茶词等作品,因此,在进行翻译时,应渗入挖掘其精神层面,并引申其内涵,进而保证翻译的精确性。例如在翻译“品茶”时,应将其翻译成“think”,而不是“chat”,进而体现出茶文化中的深层意境,使更多人切身感受当时文人墨客所处的环境。最后茶文化翻译还具有人文性的特点,相较于其替代性和引申性而言,具有较大的差别,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翻译人员的文化素养方面,以此实现文化传播和发扬,进而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此外人文性特点对于茶文化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与外部输入的不良文化做斗争,进而弘扬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2 大学英语教学和茶文化翻译的相互作用

2.1 语言互通的先行者

英语作为全球普及率最高的语言,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同时,它也是联合国的通用语言,由此可见,在开展茶文化传播时,可以将英语作为传播载体获得更为显著的效果,可以说,为了保证我国茶文化的延伸,将其文化内涵翻译给世界各地的爱茶人士、上流人士甚至是国家阶层人员,英语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翻译茶文化时,最主要的社会群体为大学翻译人才,因此教育部门需重视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以此培养大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等多方面的认识,进而增加自己的翻译储备量,提高翻译水平和精准度的同时掌握更多的翻译方法,丰富自己的翻译意境。

2.2 语言信使的推动者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下,促使了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社会交流以及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种类文化的深度融合,进而有效体现出文化的价值观。而大学教学是文化传播的推动者,在学生文化培养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大学教育时,就需顺应全球化发展的潮流,在英语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融入茶文化的内容,使得更多大学生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以及内涵,并积极的投身到茶文化的传播中,利用自己丰富的英语知识,对茶文化进行翻译,成为茶文化翻译的语言信使,以促进茶文化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3 文化传播的践行者

大学教育是培养专业化技术人才的关键,而英语是审视人才的标准之一,也是教学任务中的必修课。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应重视大学英语教学的安排,并完善教学的体系构架,进而为茶文化翻译提供良好的传播通道,并在翻译的过程中,以先驱的翻译成果为基础,丰富后人茶文化翻译的内涵,并以传统的文化传播为导向,找寻中西方对于茶道、茶德等精神层面内涵的差异化,为文化的推广与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文化交流的同时促进文化共同进步,进而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程度。

3 大学英语教学的茶文化翻译策略探究

3.1 对茶艺进行翻译

茶艺是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对茶艺的翻译实现茶文化的传播。在翻译时,学生应掌握其中的技巧:归化、异化,并将二者科学的融入到翻译的过程中,进而降低由于语言障碍造成的影响,可以有效避免不同语种翻译时的差异问题。比如在翻译“将黑茶喝奶茶放置在透明的玻璃器皿中,不仅可以通过外部观看去色泽,还便于烹煮”时,可以使用归化技巧,将其以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使读者可以清晰的明白其内容,更加直观的将茶文化中蕴含的特色体现出来。此外,在翻译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且适当的应用异化技巧,并在翻译过程中,深入了解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避免因用词不当,使读者误解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3.2 对茶诗茶词进行翻译

在开展茶诗、茶词翻译工作前,老师应让学生了解茶文化翻译的作用,进而培养学生文化交流的意识,并更加认真的对待有关于茶诗、茶词的翻译任务,实现教学价值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此外,老师也需让学生深入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此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并推动任务的高效完成。在大学英语教学时,老师需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翻译比赛等,培养学生有关茶诗的翻译兴趣,并在茶文化的深度交流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以求提高翻译效果。茶文化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有关茶诗、茶词也被流传至今,且在字里行间都体现出了茶文化的价值,而诗和词在翻译时,虽然言简意赅,却蕴含了诸多的文化与内涵,因此在对其翻译时,需要使用更为专业的翻译技巧。首先,学生应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在翻译时,将诗与词之中蕴含的诗情画境体现出来。其次,在茶诗和茶词中,民间方言也是较为常见的写作手法,为了在翻译时,能够保证所表达的含义准确,就需利用的翻译互文技巧,并使用较为生活化的用语,将其表述出来,再完成句子以及诗词的英文转换,进而促使西方读者可以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内涵。最后,在开展大学英语茶文化翻译时,尽可能的保证文艺对等,这一翻译模式可以有效的将茶诗、茶词以一种更为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实现文化内涵的语言转述,并在符合英语思维翻译的基础上,降低读者的理解难度。

3.3 对《茶经》进行翻译

《茶经》是我国茶文化的开山之作,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文化著作,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书中分别从器、煮、饮等十个方面向大众讲解了我国的茶特产。将普通的煮茶、饮茶等升华成一种具有茶艺魅力的文化艺术,在众多茶著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时,需重视对《茶经》的翻译。现如今,市面上已有较多版本的英文译本,但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很明显的感知其中翻译水平的差距,且在对一些内容注释时,相关的解释也有较大的差异,但很多译本在完成时都是以大学英语教学为基础。在进行翻译时,由老师引导学生,并利用学生自己掌握的英语知识,将《茶经》中的内容以自己的理解用英语表达出来,进而完成语言之间的转化。通过翻译可以打破语言障碍,实现茶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并在翻译的过程中,突出书中的文化韵味,供更多人阅读与理解,并深入探究,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促进西方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挥茶文化翻译的作用。对《茶经》翻译,可以有效的将大学英语教学精神的要以体现出来,并使学生认识到其中的文化主旨,也是开展茶文化翻译的关键内容。

3.4 文学作品茶文化选段翻译

大学生不具备明确的学习动机,在进行翻译时,具有情节故事的文本更易于其接受。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选取文本中涉及到茶文化内容的片段,便于学生们进行赏析,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其对于文本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英文翻译的积极性、高效性。在大学教材中,有一篇关于“茶文化”的翻译,其中一句为“柴米油盐酱醋茶 ”,由此可见,在国民的日常生活中,“茶”也是其中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此外还包括“琴棋书画诗酒茶”的文人七宝,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在小说中,茶文化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尤其是明清时期,其中出现“茶”最多的小说为《红楼梦》。根据调查发现,该名著共120回,而写茶事内容的共占了112回,甚至有237处描写了不同种类的茶。不仅仅中国小说中有关于茶的描写,外国的文学作品中也出现过茶文化的叙述。例如英国著作《傲慢与偏见》小说中,有9个章节中简述有关茶的内容,在这些章节中,共有13处,由此可见,茶文化早已传播至国外,并被更多人接受。因此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可以通过对以上节选进行茶文化翻译,进而掌握翻译方法,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文学知识的储备量。

4 学习式的茶文化翻译策略探究

文化是一个国家独有的特色,表现了国家的文化内化与素养,而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甚至,可以透过茶文化历史了解中国的变迁。因此为了实现文化的传播,使更多人了解其中内涵是当前需重点研究的方向,而翻译是提高传播效果的关键。

4.1 对中国茶文化的学习

大学学习阶段的到来,预示着学生即将步入社会,而大学中,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该阶段的教学中渗入文化教学,可以有效的实现教学目的。茶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地位,其中蕴含了古人的智慧、精神以及深刻的内涵,这些学生在教材课本中无法直接领悟到的内容。而对于一些茶文化的翻译人员来说,他们对该文化的接触并不多,甚至不了解如何煮茶、品茶,对其中蕴含的产茶德、茶艺更是不能深入挖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影响翻译的质量,进而降低读者的真实感官。因此大学英语的翻译人员应了解茶文化,不能局限于传统的限制中,虽然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切身体会种茶、采茶等意境,但也需让学生去接触茶,并学会如何品茶。例如,很多人对于“功夫茶”的了解存在误区,认为其是一种茶叶的名称,但实际上,“功夫茶”是一种泡茶方法,因为在这过程中会应用到很多的技巧,进而得以命名。因此在对其翻译时,如果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将会造成严重的错误。再比如乌龙茶,该茶是一个人名在当地的谐音,在对乌龙茶进行翻译时,要避免直译成“乌色的龙茶”。翻译人员只有深刻了解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才能保证茶文化翻译的准确性、高效性。

4.2 对外国文化进行学习

语言的差异并不是阻碍文化交流的关键,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差异性的表达习惯才是限制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国的文化特点、风俗等不同,间接导致了文字表达方式以及文字含义理解之间的差异,如果在进行茶文化翻译时,依然以自我想法以及思维习惯完成翻译任务,将会增加西方人的理解难度,并由西方人自己的方式去解读,会造成严重的思想偏差。同样以“功夫茶”为例,国外对其音译命名为“kungfu tea”,是以字面含义技能进行翻译,而忽视了对泡茶技巧的翻译即“skill tea”,此外在进行部分花茶的翻译时例如水仙茶,水仙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这也导致在翻译时将其译为“narcissus tea”,但关于水仙茶正确的表达应为“shuixian tea”。因此,在开展英语翻译时,应了解西方国家的表达习惯,并站在西方人的角度上完成茶文化的翻译工作。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也间接增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促使更多外国留学生参与到我国的教育学习中,这一现象方便了我国学生有关英语的学习,在与其交流过程中,深入了解其国家的文化内涵以及表达习惯。同时,学校也应合理的利用这一条件,开展交流活动,使留学生感受中国学生热情的同时,加深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进而推动茶文化翻译工作有效进行,并让更多人通过阅读译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实现茶文化的传播。

在翻译茶文化时,为了达到翻译精准性、体现其文化魅力的目的,需重视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利用自己的英语知识完成茶诗、茶词以及《茶经》的翻译,并借助文学经典,开展翻译工作。同时,也需学习中西方的茶文化,进而促进彼此之间文化的交流。增强翻译水平,以此最大程度地发挥翻译教学策略的效果。

猜你喜欢

茶文化内涵大学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留白”是个大学问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大学》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茶文化的“办案经”
大学求学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