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021-12-08甘肃省小陇山人造板有限公司王海祥
甘肃省小陇山人造板有限公司 王海祥
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是我国现阶段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尽管当前中国有关林业部门,也在进一步增加对现有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但很多问题仍然非常突出,所以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面对林业管理中现存的问题,有关部门需要继续加紧改进,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出合理有效且具有可行性的管理措施,进一步使得林业资源保护管理规范化,实现林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对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这使得我国当前的林业资源在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改进管理模式,及时解决现存问题,以持续稳步推进林区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可以对林业整体资源进行一个有效整合,促使地方经济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此外,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也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既能为林区发展提供及时的资源支持,又能积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为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由此可以看出,有效推进林业资源管理,对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
2 林业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林业资源的当下管理模式的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强有力的人力和资金支持,管理模式不健全,技术水平低,资源管理宣传工作不到位,使得林业资源管理改革难以正常进行。
2.1 管理模式不健全
林业资源管理机制在林业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纰漏,尽管目前我们各级相关政府部门都意识到了林业资源管理模式还不健全,但要想真正推进林业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还面临诸多的挑战和困难。
2.2 管路缺乏专业技术支持
开展林业资源管理,是一项既费时又费力的工程,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但在现存的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严重忽视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也忽视了引进先进技术作为工作支撑。这必然会导致林业发展规划和生态建设等项目,缺乏规范化专业性的指导。同时,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林区,对它们的管理和保护并没有纳入重大建设项目中,尤其再加上地处环境劣势,没有技术人才支持,想要真正实现林业的大规模发展和保护,就会陷入诸多困境。缺乏专业技术支持的林业资源管理,只能维持短期经济效益,若想真正实现林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先进技术和专业人才的支持。
2.3 乱砍滥伐现象比较严重
目前,在林业资源管理中滥伐的行为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林区的健康发展。在日常工作实践过程中,许多单位和个人往往会盲目地追求利益降低成本,这会对林业资源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尽管相关政府林业部门,也有进一步加大对乱砍滥伐人员和单位的惩处力度,但此类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林业资源管理的效率低,会对林区提高总体质量造成消极的影响。
2.4 管理中补偿体系不完善
在林业资源管理和开发中,会对公益林的所有权人或单位造成财产损失,要给予管理人员和受到损失的林区所有权人或单位进行相应的补偿。但在现场的林业资源管理体制中,相关补偿体系不完善,使得受损失的主体不能得到科学的补偿,极容易产生有关林业资源的经济纠纷,给林业资源管理造成很多不良影响[2]。
3 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推进林区资源管理制度化、法制化
由于林业资源管理的内容比较繁琐,如果再缺乏对应的管理制度和法律规范,就会严重影响到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林业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以此规范森林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从而有效提高林业资源管理水平。
在林区资源保护中,加强管理的执法力度也是一个重要手段。林区资源管理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应该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承担起相应的执法责任,加大对林业资源保护的相关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力度,使每个人都清楚地认识到保护林业资源是大家的责任。
3.2 制定惩戒制度杜绝乱砍滥伐
在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中,林业绿地面积和资源覆盖率,是工作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所以在日常的资源管理中,必须加强对林业的定期巡查,不断规范林区监管制度和严格的奖惩制度,加强对个人和单位砍伐林木的监督,保证砍伐工作务必在相关部门的批准和监管下开展,若有乱砍滥伐现象发生,必须及时进行严肃查处。
3.3 推进林业资源管理信息化
在信息化时代,进行林区资源管理过程中,可以不断加强对林业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应用。通过在林业资源管理中加大信息技术建设的力度,可以丰富林业资源的数据库,不断提高林业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动态的、实时的监测和管理,并在专项数据库基础上,及时实现编号的分析与共享,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技术的大量引进,推动了林业资源管理科学化、信息化,可根据信息技术所监测出的数据,有针对性地对所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助力林区的可持续发展[3]。
3.4 不断完善补偿体系
在林业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不免部分内容会涉及补偿的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一问题,有关林业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相关公益林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补偿,不断完善补偿体制机制,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在管理中遇到的相关管理问题。
一方面,提高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补偿意识,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获得合理的资金补偿后,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林业建设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中,在真正的意义上体现自己价值。在林业资源管理中,完善补偿体系将有效促进我国林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5 提高群众对林区资源的保护意识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现阶段林区资源保护的状况,让他们参与到林区资源保护中来,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在重视林区资源保护的同时,也要向广大群众充分宣传保护林业资源的重要性。具体来讲,可以在管理工作中,定期给人民群众分发相应的宣传手册,通过进行有效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聚集起来,壮大当前林业资源保护的队伍。除此之外,还需要督促林区管理的工作人员,从自身工作做起,起好带头作用,尽最大可能去影响自己身边的人参与到林区保护中[4]。
3.6 引进先进技术,组建专业化人才管理队伍
针对社会对林业资源的新要求,积极改变传统的林业资源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培养林木新品种、推进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大林木保护等工作都需要科技手段和先进技术人才的介入。林业相关部门要充分重视起林业资源管理方面的技术和人员配备,鼓励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学习、掌握并运用现代林业生产技术,最终实现林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林区要想健康持续发展,就需要详细了解林业资源的现状,以及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快组建更专业化的人才管理队伍,才能促进林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3.7 促进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发展
大力发展林业,不仅可以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习总书记曾说过“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由此可见,在林业资源管理中如何平衡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我国林业部门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国国土面积广大,林业资源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运用好林业资源,可以很好地促进乡村振兴。由此可知,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当地林业相关部门,需要将林业资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平衡发展,加强林业资源管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发展致富,为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
3.8 优化林权管理模式
在林业资源管理的日常工作中,首先就需要深入了解林权归属人的权利。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仍存在林权纠纷,为了不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必要对纠纷进行深入的调查,务必及时解决问题调整纠纷。优化林权管理模式,督促相关部门和机关做好林权交易工作,确保林权证明的合法有效。
4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尤其以林业资源退化最为明显,那么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就应该成为生态工作中的当务之急。林业资源管理的当前还存在着如管理模式不健全、管理缺乏专业技术支持、乱砍滥伐现象比较严重和管理中补偿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就需要进一步强化林业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可以通过推进林区资源管理制度化法制化、制定惩戒制度杜绝乱砍滥伐、推进林业资源管理信息化、不断完善补偿体系、提高群众对林区资源的保护意识、加快组建更专业化人才管理队伍、促进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平衡发展和优化林权管理模式等方式,来有效补正传统林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最终实现林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用林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助力国家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