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发展趋势探索

2021-12-08

湖北农机化 2021年5期
关键词:原位重金属污染物

李 晖

(扬州市生态环境局,江苏 扬州 225000)

1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1.1物理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主要是指采取适宜的物理手段将土壤中污染物的物理性质分离出来,起到修复土壤的目的。其中淋洗是较为常见的手段,修复时间短,运用范围广,很多被污染的土壤都可以使用这项技术进行修复,但是还是存在有一定的不足,工程量比较大,淋洗之后会出现二次污染,还需要对淋洗的水进行净化。为了提升修复效果,在淋洗之前,可以在其中加入一定剂量的帮助金属离子溶解的物质。如果土壤中富含铅,可以选择能与铅形成络合物的物质形成淋洗液。天然有机酸是比较常见的淋洗液,去除污染物的效果比较好,而且是纯天然的物质,是不会给环境造成伤害的。

1.2化学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则是指采取化学手段将土壤中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处理掉,固化稳定化是比较常见的修复技术,更多的是用在污染不太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如果土壤出现铅污染,则可以使用某种化学试剂缓解土壤中的毒性等。然后再利用物理手段将土壤变成不能动的固体,此种方法便避免了铅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化学修复效果比较好,但是固化稳定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大大折扣,铅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1.3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微生物的生长代谢降解污染物,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和吸收,及时的将有机物转变成水和二氧化碳等对环境没有污染的物质。同时还会吸收重金属盐,将土壤中的盐吸纳到体内,起到净化土壤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对微生物进行收集,实现重金属的回收、利用。微生物的种类各有不同,降解有机物、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存在有明显的区别。

1.4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是指植物在生长时,对土壤中的无机盐进行吸收,实现修复土壤的目的。此外,植物的根系比较发达,会将周围的细菌进行固定。大豆的根系中有着较多的固氮菌,可以处理硝酸盐等含氮物质。植物和根系中的细菌同时作用,对污染物中的金属加以吸收,分解有机物。调查研究显示,植物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吸附能力比较强,包括锌和镍等都能够被吸收;而且还能够有效的吸收和降解多环芳烃,不同的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会有着较大的区别。比如说,蓖麻能够富集污染中的铜,蕨类植物能够富集砷。研究我国植物修复技术的关键就在于特定植物对特定金属具有的吸收能力,这点受我国污染土壤的影响,农业化肥、矿物冶炼周围的土壤污染物的类型较为相似,所以,研究目标污染物,能够确保植物修复效果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

2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2.1环境友好型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在土壤修复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效果比较快,会在较短时间里起到良好的修复效果,土壤中的污染物能够得到有效的消除。但是化学修复的缺点在于土壤中遗留下其他的物质,这些污染虽然污染性不强,但是会对土壤的酸碱值有所转变,对作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环境友好型修复技术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举措对土壤污染问题予以解决,同时能对土壤的伤害降到最小。从目前的修复情况来看,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技术对环境基本上不会产生污染,是环境友好型修复技术,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2.2复合型修复技术

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同时存在的,污染修复时,如果单纯的使用某一种技术很难提升修复效果。所以,在实际的过程中,可以同时使用多种修复技术,联合使用的手段进一步提升修复效果。土壤修复过程中,最常见是将物理和化学、植物和微生物技术结合起来的。如果希望土壤的修复能够在较短时间里完成,或者是污染面积和深度不大,可以将化学和物理修复结合起来,但是如果面积不仅大而且深,污水已经开始慢慢对周边产生影响,则可以将微生物和植物修复技术联系起来。微生物是可以随着目标的流动移动位置,植物的根系可以将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固定,这样就起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2.3原位土壤修复技术

物理以及化学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相对来讲修复效果比较好,一般情况下是原位土壤修复,主要是指将可能遭受污染的土壤及时的进行挖掘,将其离开之前的位置,放置在污染修复区域统一进行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挖掘土壤的费用、运输费用以及回填费用等。所谓的原位土壤修复技术主要是指在被污染的地块直接进行土壤修复,这样人工和运输成本明显减少,修复时也不会受到污染土壤量的限制。如果被污染的土壤比较深或者是被雨水冲刷,可以对受污染的区域进行动态评估,做好原位修复。相关部门需要在联合土壤综合修复以及原位土壤修复这块加大投入力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设备、技术的投入力度,确保能够满足不同的土壤类型,将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

2.4蒸汽浸提技术

蒸汽浸提技术也属于物理修复方式,主要是通过注射空气再抽取气体实现修复的,带出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方式科学处理。这项技术资金的投入比较少,也不会产生副作用,可以对污染区域大范围的修复,但是也存在有不足,适用范围比较少,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很难大面积的推广。

3结语

综上所述,污染土壤修复已经成为修复生态、发展农业的基础,其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在技术研究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土壤的修复需求,还需要综合分析修复土壤需要耗费的成本。从目前来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开始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研究的深入和适用性也明显提升,为打造一个文明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原位重金属污染物
物归原位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重金属对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未培养微生物原位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ICP-AES、ICP-MS测定水中重金属的对比研究
再生水回灌中DOM对重金属迁移与保留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