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鄂西北山区马铃薯发展优势和管理措施
2021-12-08金汉娥王迎春贺祖娥
金汉娥 王迎春 贺祖娥 刘 霞 高 斌
(1.郧西县观音镇农业服务中心 湖北郧西 442600;2.郧西县农业农村局 湖北郧西 442600)
郧西县位于鄂西北山区,版图面积3 509 km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部分海拔在700~1 200m,属于副热带北界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年总降水量700~800 mm),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严冬时间短[1]。历年来,无论是中高山,还是丘陵平畈,农民都有种植马铃薯的习惯和经验。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劳力增多,留守劳力减少,小麦、油菜在收获季节缺劳力及时抢收。尤其在山区,又不能用机械收割,请工收割费用不断上涨,再加上机耕、脱粒费等费用开支大,种植油菜小麦收入微薄。马铃薯生产是一项播期相对较长、收获期不集中、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产业。抓好马铃薯生产,不仅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1 地理区位优势
1.1 产区相对集中
郧西县二高山以上地区都适宜种植马铃薯,尤其湖北口、关防、店子、景阳等乡镇种植历史悠久,且形成了稳定的种植模式。常年种植面积在0.36万hm2左右,2020年收获产量1.24万t,全县初步形成了以西北高山区为主的马铃薯种植区。目前,在上津、香口、土门涧池等乡镇也有大面积种植。
1.2 自然条件优良
郧西县有良好的产地环境,可以保证生产绿色马铃薯,土壤和空气无污染,加之山大沟深地形复杂,对各种病虫害的传播有着天然阻隔作用。马铃薯多数种植于海拔800 m左右的中、高山区,区域内土壤疏松,耕地富含钾,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雨热与马铃薯块茎膨大同步,适宜种植马铃薯。
1.3 品质优势明显
郧西县积累了丰富的品种资源,同时引进脱毒薯新品种,薯皮光滑,薯型整齐,含水量低,品质好,耐运输,耐贮藏。生产的马铃薯不仅可以作为蔬菜、粮食有效供给城乡需求,而且可以为马铃薯加工企业提供原料,形成产业化规模。
2 土壤资源状况
2.1 耕地资源分布
第二次土壤普查表明,全县耕地面积4.57万hm2,其中水田0.33万hm2,旱地4.17万hm2,水浇地0.03万hm2,几乎所有旱地都适宜种植土豆。
2.2 森林覆盖率
郧西县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适中,适宜种植马铃薯,辅之地膜覆盖种植,极有利于中、高山区发展马铃薯产业。
2.3 土壤肥力状况
全县土壤全磷小于0.05%的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7.2%,旱地比水田缺磷更明显,土壤速效磷大于40 mg/kg的面积占0.28%,而速效磷含量小于5 mg/kg的面积占60.75%。土壤部分缺钾,自然土壤钾素潜力较大,合理深耕炕土,释放速度加快,能满足马铃薯生长需要。
2.4 土壤物理性质
郧西县旱地土壤物理性质较好,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肥,完全能满足马铃薯的生长。
3 问题与对策
3.1 深度开发缺失,管理模式陈旧
目前,郧西县马铃薯生产仍是一种自发的、无组织的生产状态,无法形成较强的竞争能力,不能实现区域资源高水平、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加工尚处于低水平,马铃薯鲜食量占到80%,造成其商业化转化速度慢、增值不高,产销失去平衡;此外,在生产过程中,农民沿用习惯种植模式,只重视种和收而疏于田间水肥管理,严重影响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3.2 抓好配方施肥,加强技术指导
应加大种子改良,大面积推广脱毒薯,严格进行选种和消毒。切实抓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严格按照“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技术指导”一体化的技术路线,在全县马铃薯生产建设基地内使用[2],达到增产增收、提质增效的目标。加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采取农业、生物、物理方法进行防治;此外,还要加强技术指导,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紧紧围绕马铃薯产业发展目标,深入基层、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把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病虫防治技术送到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