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近室温热电转换的液态热化学电池

2021-12-07

海外星云 2021年16期
关键词:液态结晶溶剂

各种形式的近室温热

从全球一次能源利用的能流图可以看出,一次能源消耗中大部分以热的形式被浪费掉,包括近室温热。一次能源消耗中,大概有1/3以近室温热的形式被废弃掉。

一次能源消耗的能流图

其實,近室温热转化为电能,非常有意义,也非常有应用价值。比如,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驱动无线传感网络的供电。再比如,利用大数据中心散发的热量去发电,有助于减少外供电量,同时实现近室温废热被资源化利用。

各种形式的近室温热

实现近室温热电转换的一种非常简单、理想的策略就是利用温差热电池,即在热源和冷源之间加入一个热电池,热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温差热电池是一种直接的能量转换过程,静态无噪音,并且理论上说寿命很长。

经典的温差热电池是基于金属或者半金属的固态热电池,原理就是存在温差情况下,载流子从高温端向低温端扩散,形成载流子的定向输运,从而实现能量的转换。

那么温差热电池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呢?从输出电压上来讲,根据公式可以看出,固态热电池的塞贝克系数比较低,大约0.1mV/K,同时温差也小时,产生电压比较低。从效率上来讲,温差小,本征的利用效率就比较低。另外,在经典的热电池中,常用的体系是Sb2Te3/Bi2Te3,价格比较贵。

因此,发展高塞贝克系数、高效、低成本的热电新体系是解决近室温热电转换瓶颈的一个重要途径。

温差热电池原理和经典形式

液态热化学电池的介绍

段教授团队研究的是TGCs,与传统的温差热电池相比,有两个不同之处:(1)TGCs的能量转换是基于液态的;(2)TGCs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是一个化学过程,而固态热电池是一个物理过程(载流子的定向输运)。

TGCs是如何工作的呢?构成TGCs的核心是液态电解质,里面需要含有氧化还原离子,即氧化还原对。当两个电极间存在温差时,氧化还原对在高温电极和低温电极表面的反应方向不同,在高温电极可能是由还原态变成氧化态,而在低温电极则是由氧化态变成还原态;一端失电子,一端得电子,再通过中间的物质传输,实现平衡和电能输出。

TGCs的原理示意图

TGCs对综合性能和商业化应用预测

TGCs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本征塞贝克系数比较高,通常在1mV/K;(2)成本低,主要的材料是液态电解质,组成为水加无机盐;(3)由于中间转换介质是液态的电解质,具有柔性,并且容易放大,难度小。不过,TGCs也存在短板——效率低,核心原因是离子的传输速度比电子/空穴的传输速度慢,内阻较大,电导率低。

综合来看成本和性能,TGCs的性价比较高,单位瓦时的成本低。有很多专家预言,结合TGCs低成本的特点,如果其相对卡诺循环效率能够达到5%,就具备了商业化的可行性。

过去40年,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但是效率很难有一个大的提升。近几年,随着大家对新能源的关注,TGCs的研究也处于一个上升期。2016年,韩国一个团队报道,做到相对于卡诺循环效率3.95%,虽然是很高水平,但是仍然达不到商业化的门槛。

那么,TGCs真正实现应用的挑战在哪儿?

一是,如何大幅度提升单电池的效率。效率与三个重要的热电参数相关,即塞贝克系数、电导率和热导率。这三个参数存在强耦合的特点,难以协同提升。

二是,如何实现封装。单个电池的输出电压有限,需要将多个单电池串联集成,以满足实际应用器件所需要的较高电压。但是,TGCs的电解质具有本征流动性和高的热膨胀系数,这就导致TGCs封装比较困难,容易漏液和交叉污染等问题。而这也是TGCs走向应用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工程问题。

段将将教授的部分研究工作

在过去5年时间里,段教授团队在单电池、器件集成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如下图所示),来解决TGCs实际应用的问题。

问题和挑战一:如何提升液态热化学电池的效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从本质的热物理机制上了解清楚温差电池发电的原理,为何能量转换介质——氧化还原离子在高低温端朝着不同的方向反应。

任何离子在水里面,都以一个水合结构存在,即离子周围都形成了一个水合层。由于氧化态和还原态离子的水合层形态不一样,导致二者的熵存在差异,即溶剂化熵。正是由于溶剂化熵的存在,高低温端的氧化还原对朝着不同的方向反应:低温端,反应朝着熵减小的方向进行;高温端,则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另外,对于一个反应来讲,如果反应物浓度高、产物浓度低,是促进反应朝着生成产物的方向进行。其实,浓度差也是一种熵的体现,称为浓差熵。那么,氧化态和还原态离子浓度不一样,也会导致反应方向不一样。

反应背后物理机制的了解,可以指导研究者尋找提升效率的方法。根据公式,TGcs的效率正比于塞贝克系数的平方和电导率,反比于热导率。由于效率与塞贝克系数的平方成正比,那么提高塞贝克系数,会更有助于提高效率。因此,段教授团队就想如何通过大幅提升塞贝克系数,来提高效率。

塞贝克系数与两个熵因子相关:离子溶剂化结构熵差和离子浓度熵差。这两个熵差越大,则塞贝克系数越大,相应地,效率就越大。因此,提升塞贝克系数的策略就是,调控离子溶剂化结构和浓差熵。

溶剂化结构熵差是如何形成的呢?氧化还原对的电荷密度不一样,在溶液中的库伦场就不一样,这样就导致对周围环境中溶剂分子的约束能力不一样。以水为例,氧化还原对的电荷密度越高,形成的水合层比较紧凑,熵就比较小;反之,水合层比较松散,熵较大。高温时,肯定是朝着熵增的溶剂化结构转换,低温时则相反。通常采用的溶剂是水,而水与氧化还原对的相互作用差异不大,形成的溶剂化结构熵差就比较小。

溶剂化结构示意图

溶剂化结构调控示意图

那么如何增大溶剂化结构熵差呢?段教授团队的策略是寻找一种添加剂,可以有限参与一种离子的溶剂化结构,基本不参与另一种离子的溶剂化结构,从而形成比较大的溶剂化结构熵差。

基于这种思路,团队也确实找到了这样的添加剂,比如针对氧化还原对——铁氰根离子和亚铁氰根离子,找到了尿素和胍离子。尿素是一种常见的氢键配体,与铁氰根的作用很强,与亚铁氰根的作用比较弱;而胍离子(离子配体)与铁氰根的作用比较弱,与亚铁氰根的相互作用比较强。把这两种添加剂引入到氧化还原对中,由于相互作用的差异化,导致铁氰根离子和亚铁氰根离子的溶剂化结构出现巨大的差异,进而形成较大的熵差。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加任何添加剂时,体系的塞贝克系数是1.4mV/K,已经算是比较高了。加入添加剂后,塞贝克系数可以达到4.2mV/K。除了具有较高的塞贝克系数,该体系的功率也比较高。

添加尿素和胍离子体系的塞贝克系数和功率

基于添加尿素和胍离子体系的电池测试

理论上来说,塞贝克系数提升了3倍,那么效率正比其平方,应该会大幅提升,但是并没有。主要原因是尿素是一种中性分子,导致电导率降低。这意味着并没有实现热电参数的解耦,即塞贝克系数虽然提升,但同时电导率下降了,导致效率并没有大幅提升。

那么,如何在提高塞贝克系数的同时,实现热电参数解耦,进而实现效率的提升。

除了溶剂化结构熵差,还有一种策略是提升离子浓度熵差。

通常,在高低温端,离子浓度是均一的,不存在浓差。若强行把离子分开,会呈现浓差,使得塞贝克系数增大。但是,强行分开形成的是一个热力学不平衡的状态,会自发扩散,最终回到一个平衡状态,即浓差状态不能持续。怎么解决浓度梯度不可持续的问题呢?

热敏性结晶诱导可持续离子浓度梯度示意图

众所周知,冰在低温时是固态,高温时溶解,是一种很好的热敏性结晶。那么,是否可以让液态热化学电池低温端生成的离子结晶,比如通过一些诱导剂使其形成结晶,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到高温端;在高温端,结晶溶解掉,释放出很多离子,进而形成天然的、可持续的浓度梯度。

基于这样的理念,寻找到了热敏性结晶——胍离子。胍离子与亚铁氰根离子的作用很强,若提高胍离子的浓度,其会选择性地与亚铁氰根离子形成结晶,而与铁氰根不会形成结晶。通过长单晶和解析发现,形成的是一种全新的结晶结构。不但形成了结晶,而且这种结晶的热敏性非常好。通常,结晶在水里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的提升而升高,但是提升幅度比较缓慢。但是,胍离子与亚铁氰根形成的结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非常剧烈,即热敏性非常好。把胍离子加入到电池体系中,在高低温端形成较高的浓度梯度,可以达到47倍,从而使得塞贝克系数提升。

引入胍离子,形成热敏性结晶,带来了47倍的浓度梯度

同时,胍离子是一种阳离子,不会影响电导率,并且利于降低热导率(热对流被抑制),这说明成功实现了热电参数的解耦。

另外,从实验结果看,效率有了大幅提升,达到11.1%,这是目前报道的最大值,突破了商业化的门槛。

团队做了由20个单电池串联的电池器件,施加50摄氏度温差,可以直接给手机充电(如下图所示)。该电池用的是普通石墨板做电极,电解质为水和盐,不需要昂贵的原材料,制备也简单,所以成本较低。

引入胍离子,形成热敏性结晶,成功实现了热电参数的解耦

器件模组及性能展示

问题和挑战二:如何封装,实现器件集成

做柔性器件时,会发生一些物理形变,若用液态电解质,容易泄露。因此,团队采用准固态凝胶电解质取代液态电解质,构建了可穿戴热化学电池,实现了人体热发电。

采用准固态凝胶电解质取代液态电解质,构建可穿戴热化学电池

这项工作中,首次报道了热化学电池中的P-N型翻转。为什么要实现翻转呢?

电池通常是需要P型和N型单电池交替串联集成,而P型和N型热化学电池对应的是两种氧化还原体系。用两种氧化还原体系有挑战和问题:热化学性能较好的氧化还原对种类本来就有限;不同氧化还原对的电势不一样,接触会导致交叉污染问题。

是否可以使用一种氧化还原体系呢?段教授团队选用了I-和I3-氧化还原对,高温时发生I3-到I-的转换,低温时发生I-到I3-的转换。该体系的特殊性在于:这两种离子亲疏水性存在差异,I-亲水,3-疏水。引入了一种亲疏水性可以转换的纳米水凝胶,高于32摄氏度时疏水,低于32摄氏度时亲水。高温时疏水,捕获溶液中自由的I3-,通过布朗运动,扩散到低温,又变成亲水的,把离子释放出来,这样就在高低温端形成了浓度差,反应发生反转,从P型翻转为N型。

从实验结果的电压值也可以得到验证:原本电压是正的,加入纳米凝胶后,电压变成负的。因此,团队利用一种氧化还原对,就可以实现串联集成,杜绝了交叉污染问题。

采用準固态凝胶电解质,电压测试及器件集成测试

液态热化学电池的一些应用研究

此外,段教授团队还做了一些应用研究,主要瞄准的是环境热能的回收。实际上,空气中也存在热。空气中的热,不存在空间维度上的温差,但液态热化学电池需要有空间维度上的温差。那怎么办呢?

空气中的热虽然不存在空间维度上的温差,但在时间维度上是有温差的,比如一天不同的时间点、不同季节。基于此,段教授团队设计了热电池,通过相变迟滞,耦合光热/辐射制冷实现全天候的环境热能回收。

可以想象,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上面的电极与环境温度变化同步,下面的电极温度变化会发生迟滞,维持在相变材料的相变点附近,这样就形成显著的温差。引入的PPy纳米颗粒会进一步把温差效应放大,由于光热效应,白天吸光,使得电极温度远高于环境温度;晚上,由于辐射制冷效应,使得电极温度远低于环境温度。

还开展了利用太阳光热实现海水淡化的研究。界面处温度和下面海水温度存在温差,也存在盐差,利用这个温差和盐差实现发电和海水淡化。

另外,构建了一种热触发火灾预警。目前侦查和监测火灾,是通过卫星和红外相机,但卫星监测的周期长(以小时计算)、分辨率低(很大面积才会发现),这也是火灾很难预防的原因。

除了卫星和相机,还有一种策略是布置大量的传感器,但是需要电,也比较难:森林多在郊区,离电网远,较难供电;用电池的话,换电池费时费力。那么是否可以从环境中获取能量,驱动这些传感器呢?由于森林的光线穿透力差,光伏电池就不好用。

段教授团队设想可以利用开始起火时的温度急剧升高,驱动热化学电池,进而去驱动传感器,目前初步证实了可行性。

热电池设计,实现全天候的环境热能回收

热化学电池设计,实现热触发火灾预警

结语

液态热化学电池(TGCs)具有成本低、易放大、柔性、绿色无毒、不易燃等特点,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低温热电转换课题。据预测,TGCs相对卡诺循环效率若达到5%即有望实现商业化应用。

段教授团队在TGCs单电池效率、串联集成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现了11.1%的效率(相对卡诺循环),突破了5%的商业化门槛。另外,利用热敏性结晶的策略,解决了串联集成中交叉污染等问题。还探索了一些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综上,近室温热能(<100摄氏度)是一类巨大的可再生能源,面对全球的能源与环境压力,实现这部分能量的转换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随着液态热化学电池的不断发展,有望使近室温热转换利用成为可能,并且发挥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摘自美《深科技》) (编辑/华生)

猜你喜欢

液态结晶溶剂
洗衣服真的可以不用水吗
液态金属走进百姓生活
液态二氧化碳在矿井防灭火中的应用
适当添加单甘酯 合理调节棕榈油结晶
柚子皮对阳离子染料结晶紫的吸附性能研究
用液体覆盖法减少铅炉铅渣的生成
干洗是什么
浅谈大型榨油厂地下溶剂库选型
你家的蜂蜜结晶了吗
蜂蜜结晶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