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高职院校课堂小组学习模式探究

2021-12-07刘选俊王微

职业教育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堂模式高职院校

刘选俊 王微

摘要:团体动力学视域下的课堂小组学习是团体参与的行为,其动力来源于小组学习的竞争与合作。营造民主的团体氛围、确定团体目标以及均衡团体分组是开展课堂小组学习的基础;有效利用紧张系统和稳态理论来调控团体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课堂小组学习的关键;最终总结评价团体动力效果对于评估小组学习的成果极为重要,是下一轮学习模式改进的依据。用团体动力学理论来观照高职院校课堂,可以为优化小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团体动力学;高职院校;课堂模式;小組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1)11-0065-05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社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需要,培养具备较高技能的专门人才。在传授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高职院校更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实践知识,强化其实操能力和工作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然而,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复杂,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进入大学后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钻研兴趣,自信心不足,对未来缺少规划。体现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听不懂”“吃不透”“做不来”,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

高职院校要实现其培养目标,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学生成才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增强求知的欲望。如何改进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过程,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一直都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笔者基于“团体动力学”理念,谈谈对高职院校课堂设计与实施的一些认识。

一、团体动力学概述

“团体动力学”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德籍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的《社会心理学实验》一文中,是对团体内存在的不同潜在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个体行为受团体的影响以及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等方面本质的探索[1]。团体动力学以一个完整的团体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团体向前发展的推动力、团体与个体的关系。团体动力学注重研究对象的动力关系和相互依存关系,因此“动力”研究是勒温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动力”这个概念在心理学层面上涉及到有机体行为的内在驱动力量或潜在因素。勒温的研究是围绕着团体中个体的潜在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开展的。

勒温看重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突出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课堂中教师同样需要重视学生,重视引导学生产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感、意志力和积极向上的人格。课堂的物理环境和学生的心理环境,各个要素都会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不仅注重需求和动力的意义,还强调各种心理动力在一个系统中的交互作用,以及人的内在动力与环境因素的关系[2]。

二、团体动力学与小组学习的相关性分析

勒温的研究关注两个关键词:一是“团体”。“团体”不是简单的个体成员的集合,而是把多个个体组成的团体看成是一个整体,立足于这个整体去探寻推进整体发展的动力来源。二是“动力”。“动力”可以归结为人与其自身心理环境在内的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心理紧张系统。动力研究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突出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3]。只有在人与心理环境互相作用中观测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才具有整体的格式塔性。

(一)小组学习是一种团体参与行为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的小组学习,其核心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团体成员聚在一起,依靠相互团结的力量,通过互勉、互助和互爱,从而增进彼此情感,更情愿、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4]。在以小组作为学习单位的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小组学习是激发团体动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团体目标激发小组学习动机

任何一个团体都会秉持一种目标作为团体活动的行动理由,被团体选定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团体成员的行为、团体作用的发挥、成员对团体的依赖性以及成员的态度和信心[5]。团体的目标与成员的个人动机是紧密联系的,团体成员只有从心理上接纳团体目标,团体目标才会呈现出强烈的需求紧张,促使个体成员产生学习动力并朝着团体目标而努力。

(三)稳态理论促成小组学习合作

坎农在1932年发表的文章《躯体的智慧》中的重要理论,说明了稳态是一种可变且相对恒定的情况[6]。稳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强调的是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平衡状态一旦被新的需求打破,就会出现紧张状态,紧张状态下的个人或群体就会采取一系列行为来获取新的平衡,再次进入稳态。因此,勒温将达到平衡看成是一个动力过程。社会变化具有三个步骤:解构—流动—重构。这个过程就是不断打破旧有的平衡,被新目标所驱动,从而达到新的平衡。强化团体行为的促动力或者弱化团体行为的对抗力才能实现这个变化,就需要团体决策来实现。团体决策可以改变团体中的原有标准,小组内的所有成员为了共同的、全新的团体目标而一起努力,每个成员都在团体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承担自己的责任。在彼此互相接触和互帮互助中形成团体的凝聚力,团体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从而产生一致的责任性行为,逐步建立团体安全感,最终提高团体生产力,加速达成教学目标。团体所拥有的生产力远超个体生产力之和。在小组学习中,教学目标的达成应该是团体认知和合作能力的集体提升。

三、团体动力学在高职院校课堂小组学习的应用模式研究

建立高效的课堂是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课堂小组学习要想促进高职院校课堂的建构,教师可以尝试引用团体动力理论,积极利用团体发展的内在规律来构建新型的课堂小组学习模式。主要分三个阶段推进:初始阶段为小组学习奠基;过程阶段激发小组学习团体动力,创建高效课堂;总结阶段师生互评及生生互评总结经验。

(一)初始阶段

1.营造小组学习的团体氛围

在社会实验中,勒温及其学生提出了“团体氛围”的概念。勒温认为,专制是强加于人的,但民主是学会的[7]。成员之间在互动基础上形成的团体会对团体行为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这就是团体氛围。实验证明,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个体所处环境的影响。在专制环境中,学生表里不一;在民主环境中,学生和谐交往。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个体所处环境的影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创建高效课堂需要营造和谐并行、互帮互助的团体氛围,太过激烈的竞争环境往往造成学生交际紧张,不利于课堂气氛的良性发展。课堂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良好课堂的创建对教师和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通过积极的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8]。在小组学习中,营造民主的团体氛围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构建积极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以民主引导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以学习共同体的模式进行小组学习,以团体决策和团体目标来影响个人行為,促使一些课堂参与度低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2.确定小组学习的团体目标

确定小组学习目标是小组学习的重要关注点,团体目标能够促使团体成员朝着共同目标前进,目标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团体目标决定团体的性质,影响着个体行动的动机[9]。基于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划定教学目标,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可行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首先,教师确定小组学习目标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确立目标。不能过分拔高要求,也不能任意降低要求,必须符合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小组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案设计也应该是详细具体的,要有具体可行的实施步骤,应细化到教学过程中每一阶段的教师行为和预设出相应的学生行为。最后,小组学习目标一经确定,教师就应该让每个团体成员都清楚了解自己在小组学习中的任务并尽力完成。

3.均衡小组学习的团体分组

小组学习中的团体分组是学习的基本单位,合理分组有利于让学生在公平、开放的小组学习中塑造能力意识和增强自信心。目前的课堂小组学习多是以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来进行的。正式群体是教师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目标指定班级成员组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由班级学生在日常学习交往中依据自身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小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影响以实现共同目标。

科学合理的团体分组有利于提高团体小组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结合班级学生人数,全方位考虑学生的成绩、实际水平和个人性格等因素,分析具体的教学目标,考虑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兴趣趋向来进行团体分组。团体分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保证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综合水平不相上下,同时保证小组团体内部个体实力有一定差异。组间同质促使组与组之间通过公平竞争来互相促进,提供的是一个相对宽松且公平的环境;而组内异质使得组内团体成员互相帮助合作共进成为可能。团体分组一旦形成,团体之中就会通过相互接触从而相互理解达成信任的合作氛围。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结果、任务完成等情况来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优化团体分组。

(二)进行阶段

1.基于紧张系统,引入竞争与合作

紧张系统是勒温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只要一个人存在着一种心理需求,就会存在着一种处于紧张状态的系统”[10]。当有意向性活动时,这种紧张系统就会带来能量,促使人们完成这项行为。当最终完成这项行为时,紧张就会消失;如果没有完成这项行为,紧张就会持续存在。需要强调的是,行为不仅仅由紧张或者完成任务的需求来推动,行为目标本身也具备吸引作用。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当自己的目标实现需要依靠他人目标的实现时,人们就会产生合作行为。因此,教师布置课堂小组学习任务时,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积极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及时引导学生发挥个人的最大能动性,富有创见地完成小组任务。同时,给予各小组时间限定,让小组成员在相应的时间内产生紧张感,组内成员之间积极开展探索学习,以热烈的讨论完成各抒己见。教师进行适时的倾听与指导,给学生描绘完成任务时的美好前景,以目标的吸引力促使小组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

在群体关系中另一种形式是竞争,竞争是个人或者团体期望胜过别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教师可以设置组间竞赛,引导学生以小组竞争的方式刺激学生发挥潜力、锻炼思维。竞争与合作都是团体动力的来源,在小组学习中引入竞争与合作,有利于培育学生迎难而上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

2.基于稳态理论,设置挑战任务

课堂环境中每个学生个体内部都存在一个稳态系统。当教师提出一个新问题时,这个新问题的难度是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可以达到的层次,比现有知识层次要高。学生们处于紧张状态并陷入思考,脑海中原有的知识结构被解构,原有的稳态被打破,开始重组自己记忆中的知识结构以求解决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各小组通过团体决策来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就能进入到新的阶段。目标的吸引力也促使学生趋向于解决问题,最终各小组以团体创生新的知识结构解决问题,学生脑海中的知识结构在新的水平上重新获得平衡,这就是重构的过程。教师布置任务可以比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略微高一点,因为各小组不断经过“解构—流动—重构”来实现知识结构的重组和更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3.调控团体压力,激发学习动机

作为激励性质的团体目标,应该是所有个体所持有的共同期望,目标一旦形成,就会形成求同压力,团体中的个体会倾向于像团体内其他人员那样来行事。这种求同压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个体内心所产生的内在压力;二是由团体内试图影响他行为的其他个体带来的压力。这两种压力其实都指向一个持续性行为,所以这也成为团体标准。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的团体其实是一个动力整体,虽然团体的行动要由团体成员来完成,但团体对个体仍然有很大的支配力。个体成员在小组中进行发言以及活动,他人的评价及辅助会对个体成员产生影响,让个体成员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被评价,那么个体成员的动机意识就会变强。当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时,因为任务目标很明确,所以“求同压力”就会产生,对团体成员的行为就会产生指引整合的作用。如果小组团体中的个别成员与多数成员意见出现分歧时,个别成员会因为求同压力而趋向于采纳小组团体的观点。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小组团体内部会渐渐存在一些显性或隐性的规则,团体成员都要遵守,否则就会遭到其他成员的责备。这些规则会形成一种压力,促使个体遵守团体规范。小组学习规范需要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应该具备明确性和约束性。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忽略团体压力对个体成员的负面影响,因为这会导致个体在小组学习中责任淡化、参与动机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压力来促使学生思考,但要避免用压力促使学生趋同而让学生失去独立思考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的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明确,以目标作为导向推进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之前就将目标告知学生,让学生围绕目标完成来稳步学习。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个体的表现并及时进行指导。个体在小组学习中会推动团体向前发展,而团体的发展又促使个体能力的提升,因此,个体与团体是相互作用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团体行为和团体动力的积极作用,尽量规避消极影响。

(三)总结阶段

有效评价小组学习的过程和效果是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教师和小组团体成员都是评价主体,针对目标的完成度、小组成员的参与度等多个角度对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成员合作进行评价。教师在学生小组学习过程中应该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并行,关键是在团体任务完成后对小组内团体合作情况进行科学评估。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检验团体动力的结果,巩固团体学习成果,为下一阶段改进指引方向。

教师也有必要对自己的指导进行反思自评,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设定和教学过程调控,更重要的是对下列因素进行评估:团体目标的达成度、团体决策的质量、个人价值观和技能的形成以及团体间合作程度。

教师和学生结合以上几个方面,一起对小组学习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估,对于有创见的方面可以专门分享,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对于墨守陈规的方面集思广益,提出改善方案,建立一个从实践到反思再到实践不断循环的小组学习模式,构建长效的团体机制。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的小组学习应全面考虑影响小组学习动力的多方面因素。在初始阶段,营造良好的团体氛围、明确团体目标和均衡团体分组,为小组学习奠定基础。进行阶段基于紧张系统和稳态理论,在控制任务时限的基础上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教师调控团体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个体在团体中的优势,促进团体发展。总结阶段师生之间互评,关注成员间的合作程度,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改进依据,以评促进。小组学习互动性强,成员之间通过交流与接触培养自发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逐渐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民主和谐的团体氛围,整体提升课堂效率。从团体动力学的角度来构建小组学习的课堂模式,分阶段设计课堂场域,可为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有益指导。

参考文献:

[1]常雅慧.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基于勒温团体动力理论[J].吉首大学学报,2017(6):172-174.

[2-3]申荷永.论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J].心理学报,1991(3):306-312.

[4]冷晓萍,顾华.群体动力学视域下的课堂协作学习模式探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44-147.

[5]申荷永.团体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J].南京师大学报,1990(1):101-105.

[6]申荷永.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16.

[7][美]威廉·S.薩哈金.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 周晓虹,等,译.贵州: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482.

[8]吴晓义.国外积极课堂气氛形成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9):31-35.

[9]SHAW M E. Group Dynamics[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3(12):129-156.

[10]刘九林.当代社会心理学中“勒温传统”的内涵与影响[J].菏泽学院学报,2005(6):88-92.

(责任编辑:杨在良)

Study on Classroom Group Learning Mod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oup Dynamics

LIU Xuan-jun1, WANG Wei2

(1.Chongq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echatronics, Chongqing 402760, China;

2.Peibe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in Kunshan, Kunshan Jiangsu 215300,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oup dynamics, group learning in classroom is the behavior of group participation, originating from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of its members. Establishing the democratic atmosphere, settling the goals and balancing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re the foundation of group learning. It is the key for group learning that the tension system and the steady-state theory are effectively applied to regulate group dynamics and to motivate the students. Summarizing and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group dynamic is significant for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s of group learning and is the basis for the next round of amendment for learning mode. Therefore, studying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s within classroom among vocational colleges,withLewin's group dynamics theory,could provide some new ideas for optimizing the group learning mode and motivating the student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Group dynamics; Classroom Group Learning

作者简介:刘选俊(1980—),男,博士,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王微(1995—),女,硕士,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教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课堂模式高职院校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技巧
高三数学“先考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宽与活小学教育阶段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改革构想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