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存放在西经 90度的时光

2021-12-07郭诗语

中学生天地(B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纽约商业

郭诗语

在“哥村”(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的校园生活已入佳境,除了背着相机到处跑的新闻摄影课,我还选修了商业与经济报道课——依然是只有十几位同学的精品小班课。这门课又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挑战与机遇呢?在“哥村”待久了,我会向往繁华大都市的生活吗?时间给了我最好的答案。

财经记者的入门之路

我们商业与经济报道课的Marty教授60多岁了,她是一位眉目慈祥的太太。如果不是事先查看了学校官网,我根本不会想到她的履历那么牛: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财经新闻系,就是Marty在2002年一手创办起来的;除了教授这一身份外,Marty还是美国商业编辑和作家协会主席,去过40多个国家,培训过数千名记者,曾领导对中东地区女性记者的培训。

Marty在教学上非常负责,她的课有一大亮点,绝不纸上谈兵,紧贴生活和时事。我们的课安排在下午,而她给我们准备的课上阅读材料,很多都是当天早上才发生的新闻。那段时间的经济热点是美国、墨西哥、加拿大三国的贸易协定,Marty带着我们一路追踪分析,让大家受益匪浅。

Marty布置的作业也很有特色。我们的第一次作业是阅读《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纸质媒体中的财经新闻,并对照观看福克斯财经、CNBC、彭博社等视频媒体的日间报道,写一篇比较各个财经媒体风格的报告。这个作业并不轻松,好在新闻学院图书馆的资料应有尽有,我泡在图书馆里整整三天,才把报告写了出来。

开课第二周,Marty就发下一份有十几页名词解释的文档——我们要学习众多商业术语,比如资本充足率、债务重组、对冲基金等等。课堂上,Marty以游戏竞赛的方式来考察我们的记忆力,获胜小组还能得到星巴克礼券等奖品。课程难度每周都在加大,我这个之前从未接触过财会的文科生,居然也学起了会计,甚至还学会了分析财务报表。在痛苦学习的夜晚,我常常忍不住泡一碗方便面来陪伴,脑容量扩充的同时,体重也不知不觉地涨了不少。

我们的作业也层层升级,从分析本地商业发展到了研究州经济模式。我实地调研过学院对面那家星巴克,扒过政府网站数据,写过微软案例分析,似乎有模有样地成了“菜鸟”财经记者。Marty实在是资源强大,她布置过好几次为美国国家金融教育基金会撰写理财博客之类的作业,写得好的Manrty直接送去发表,那位同学能拿到一笔不菲的稿费。虽然很辛苦,但我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专业能力在飞速提升。

大都会之行

天气日渐寒冷,期待已久的课程旅行在十月末如约而至,Marty带着我们全班17名同学前往纽约,实地走访各大传媒和金融公司。凌晨三点半,我们在浓重夜色里赶到学院门口集合,乘车两小时前往圣路易斯机场。如我在上篇所写,“哥村”的机场十分简陋,如果你们看了今年的《脱口秀大会》,应该会对张灏喆的吐槽印象深刻,他觉得在那里起降的也许都是“绿皮飞机”。

早班飞机降落在纽约。来到东部时区,时间往前跳跃了一小时。从地铁站出来,我们就到了曼哈顿中城,感觉世界的运转一下子调成了两倍速,摩天大楼扑面而来,电子屏上的时尚广告不断变换,人群步履匆匆,街上穿梭着醒目的亮黄色出租车。

我们的第一站是位于列克星敦大道的彭博新闻社——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公司。三位密大新闻学院的校友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热火朝天的演播室、各司其职的工作人员、实时播放的晨间新闻,新闻人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下午,我们驱车前往郊外的CNBC总部。CNBC是全球财经媒体中的佼佼者,每天进行15小时不间断的商业新闻直播,并在晚间和凌晨时段提供脱口秀、调查报告、纪录片等节目。我们参观了剪辑室和演播大厅,负责人给我们讲述了电视新闻的制作流程,这是一份分秒必争的高强度工作——密密麻麻的显示屏播放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画面,数不胜数的计算机前坐着全神贯注的员工,这样的工作环境实在让人震撼。

第二天的行程同样“高大上”,我们又十足地开了一把眼界。美国商业编辑和作家协会峰会在路透社美洲分社举行,我们坐在会议厅里,聆听着行业领袖对前沿问题的探讨。36楼的窗景很开阔,时代广场就在脚下,印有通讯社logo的本子拿在手里,这种时刻我会有一种自己已经是一名国际新闻记者的错觉。也许,我们需要这样的高光时刻来为自己注入鲜活的动力,支撑日后那些默默沉淀、坚持爬坡的年岁。

我们在曼哈顿如棋盘般的街区穿梭,来到了华尔街日报社。《华尔街日报》以深度报道見长,其特稿写作模式深深影响了当代英文新闻写作,在美国大学新闻系被广泛教授。在中文写作中,从小人物悲喜落笔、向大主题扩展、结尾再回归到开头人物身上的“华尔街日报体”也是最受欢迎的深度报道结构。此刻,我们就在这家著名报社的编辑室里,目睹最新的新闻报道如何诞生。我带走了一沓当日报纸,这是最好的纪念品。

听完福克斯商业频道节目制作人的讲课后,我们又回到路透社大楼参加晚宴。如果你有心想在纽约求职,这样的社交场合不失为一个绝佳时机。十月底的纽约已冷如冬天,夜晚寒风凛冽,我们走过第五大道,那些曾在电影和书籍中见到的地标一个个出现在我面前。在洛克菲勒中心顶层俯瞰曼哈顿全景,灯火璀璨,也难怪全世界那么多人为纽约而来,付出再多艰辛亦甘愿,只想在这座大都会亮一盏属于自己的小灯。

第三天,我们奔走于华尔街,走访了金融业S&P Global、数字媒体业Business Insider等商业公司,最后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口照了一张班级合影。我们的纽约之行不同于任何一次旅游,深入媒体腹地,面对面倾听前辈的经验传授,这种独一无二的体验是Marty送给我们的礼物。我真切地意识到,如今的传媒公司早已融合新闻传播、数据分析、商业金融于一体,不仅提供事实报道,还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预测未来趋势。我们要努力成为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亲爱的“哥村”

有人说,不了解乡村,就不算真正了解中国。其实,在美国也有类似的说法。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伍斯诺在《小镇美国》一书中说,小镇是美国文化的基石。思想家托克维尔也曾说过:“小镇是美国这个民族的力量所在。”在典型的美国小镇“哥村”生活的这半年,我触摸到了另一种文化内核,这是留学的隐性价值。

从纽约回来的那个下午,我坐在大巴车上,看见那一座座刷成莫兰迪色的低矮房子和大片森林,内心变得无比安宁。纵然大都会有举世繁华,但就如《纽约客》中的独白“个人的悲欢离合,飘浮其中,如沧海一粟,翻转便淹没了”,而“哥村”却能以它温暖的善意来抚平我的不安。当我去过纽约、迈阿密、洛杉矶等大城市后,发现最想回的还是“哥村”。

Downtown是五颜六色的,每家店都有独特风格。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喜欢坐在街边喝杯冷饮,看艺术系学生画墙绘,看人们笑脸相迎,看乐队街头演奏,生活真的很明朗。

小镇的冬天很漫长,学校会因为暴风雪而停课,积雪有膝盖那么高。生长于江南的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情景,满心雀跃地在雪地里撒欢,人倒下去,摔出一个大坑。学生中心的壁炉生起了火,我们就着热咖啡奋战期末。小木屋在清冷的白雪中透出暖黄色的光,多么像童话里的世界。

隐藏在内陆深处的小镇保留着淳朴的美好,密西西比河、农场、玉米,这些是中西部人的精神图腾。人们辛勤劳作,互帮互助,爽朗的性格就像灿烂的阳光和一望无际的平原,没有遮挡。我的忘年交Melinda多年前从芝加哥回到“哥村”,她说她热爱家乡的一切。Melinda带我参加慈善机构的聚会,带我去她家里一起做布朗尼和巧克力曲奇,无私地照顾我。“哥村”重视每个居民,报社坚持为每一位去世的“村里人”写讣告和纪念文章。

在“哥村”学新闻,我拍过很多陌生人的笑脸,拍过经历了几辈人的老店的纪录片,拍过中学足球赛,写过当地人的故事,写过当地商业经济的变化,这些经历都让我更紧地拥抱“哥村”。对于这个小小的地方而言,我不是来观光的游人,而是与其共享过一段生命的伙伴。

猜你喜欢

纽约商业
纽约(节选)
成为纽约人
我把纽约搬走了
纽约往事
商业前沿
纽约,纽约!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