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研讨会”做出一个珍馐般的馒头
2021-12-07余清平
余清平
说实在话,现在的微型小说作者是幸福的。不仅有《金山》《微型小说选刊》《故事会》(蓝版)等名刊刊发,而且,连中国作家协会旗下杂志《小说选刊》《作家文摘》也给予一块发表阵地,还有许许多多的各地报纸副刊也青睐微型小说。究其原因,是许多年来,微型小说进入阅读课本,选入语文试题,加上有不少优秀作品被大量读者喜闻乐见。因此,微型小说评论家应时而生。可以说,作品与评论文是孪生兄弟。
那么,在微型小说研讨会或者笔会上,应该让二者有更好的结合?
首先,我想指出当下微型小说的现状。微型小说同质化很多(短篇小说也有同质化现象,闪小说就更不用说了)。在这样的大境况下,评论家也好,研究微型小说的教授也罢,都在痛陈微型小说这一弊病。现在,有一些作者模仿别人,也有重复自己的,这导致微型小说作品被诟病。生活中,是有这三种情况:一是重复(自己或别人,相对的),二是创新,三还是創新。而到了文学作品这儿,也是如此。不过,作品的重复与生活的重复是不同的。作品中的重复不是让你生搬硬套,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写出新的东西,就如老树发新芽,就如老房子新装修,就如马路修整。创新就更好理解了,要写出作者自己的经历、阅历以及思维触及的与过往不一样的作品。
记得2019年,我去梅州市平远县参加广东省小小说学会颁奖典礼暨陈耀宗作品研讨会,作家刘公意外获得一个天然树雕:枯黑的老树蔸、枯黑的树干,显得孤独而又寂寞,可是,在枯干的树干近顶端处,却有一支新绿展示着生命的惊奇与风采。我惊叹这生命神奇的时候,顿悟人生,写了两篇微型小说。一篇《木雕》,写的是父子情,是廉洁题材,获得孔繁森杯优秀奖,后刊发《南叶》杂志,被《微型小说选刊》转载。另一篇是《彩书结》,刊发《辽河》杂志和《梅州日报》,被《微型小说选刊·金故事》选载,是爱情题材。同一个物品,写出两篇作品,而故事情节却大相径庭。可以这么说,这就是重复中的创新。
千百年来,比如爱情,比如亲情,每一个时代的作者都在写,且颇有佳作。为什么?追根究底,原因出在作者自己身上。多数佳作能推陈出新,写出自己的特色,同样是夫妻情、父子情,笨拙的重复是没有特色的,智慧的重复会焕然一新,让读者眼睛一亮。很多人说,《红楼梦》重复《金瓶梅》,可是,这两本名著给予读者却是完全不同的感悟。还有,少年时,我曾经阅读过一篇作品,写的是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些建筑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房子里面的装修却是焕然一新。这个应该令写历史的作者有所感悟。再如,重复写作如同修路。前人的一条小路,被后人拓宽成了马路;再被铺上水泥,成为水泥路;还被铺上沥青,成为沥青路。同样的是路,后者与前者就不同,必须有新的东西。创新作品就不用说了,是新修一条路。
作为一个小说作者,我是主张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因为光有思维阅历还不够,要有生活阅历才能够写出打动人心、脍炙人口的作品。小说必须是生活的艺术品。有的作者自认为思维丰富,富于想象,觉得能填补阅读、生活阅历。不过,我觉得没有阅读阅历、生活阅历,思维再怎么丰富,也是有局限性的,也让小说有或多或少的失真。这是小说作者应该注意的,微型小说作者因篇幅短小的局限性,更应该注意,否则,是闭门造车。这一点,顾建新教授也一直在提倡,作者需要生活体验。
最后,回到相裕亭老师的《倾听“海外”之声》里讲的这个建议。相裕亭老师是优秀的微型小说作者,在武陵颁奖时,我们相遇过。他身材魁梧,为人十分谦和。他为微型小说把脉并进行诊治,是有其独到的眼光的。不过, 我也有另一种看法。我倒觉得,评论家和作者最好不分家。“笔会”也好,“研讨会”也罢,评论家讲作者听,与作者讲评论家听,估计是馒头与馒头的关系。能否让作者与评论家同时参与(互动)。作者先讲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是怎样进行创作的,评论家听过作者的心声后,再针对性地点评,指出作品的优劣与注意事项,再论述微型小说创作的走向,供作者参考,这样是不是更能做出一个味道别致、珍馐般的馒头?我想,应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