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鹂山房
2021-12-07
卷首语:
本期栏目推出的是三篇评论和一篇小说。这四篇文章关注与侧重各有不同,蔡岩峣的小说聚焦一位少年的心事,展现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易察觉的孤独感;钱晖和冯帅的评论都选择了女性作家的小说进行解读,在分析文本时同时提到了拉康的镜像理论,但她俩阐释的路径却完全不同;而白小云深刻而精准的书评为张柠的小说集提供了一份具体而详实的导读指南。
具体来看,蔡岩峣的《四棵树》是一篇讲述少年心事的故事。在少年时代,家人们都不在,只有少年一个人留在孤零零的院落,他只能和院子里的那些树玩耍,因此就有了这篇小故事。枣树、桃树、石榴树、枇杷树,那可能是他亲眼看着父亲种下的“少年玩伴”,而那些与树的对话,确乎出于一个少年的幻想,但這些幻想又都那么真实。对于一个童年场景里的孩子来说,可能不必提什么“魔幻现实”,他只需要知道万物有灵。当某一天那棵颇为茁壮的枇杷在一夜之间枯萎、坏死时,这位“少年”才突然明白生命的意义。但是当然,树是不会说话的,所以他渐渐把那棵树淡忘了,而当后来他再度回想时,才开始领略到一个少年寂寞心事里那些弯弯曲曲的东西和美好。
钱晖的评论《破碎、圆满以及“爱”的生成》探讨了当代文学史上一篇经典的作品——《祖母绿》,这篇作品由著名作家张洁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在这篇评论中,钱晖从“如何确立自我主体性”这一角度具体地分析了小说女主人公曾令儿的坎坷人生以及她对“无穷思爱”的深刻理解,并将小说中容易被读者忽略的一对新婚夫妇理解为是左葳和曾令儿的镜像,透过新婚夫妇的命运悲剧,深入阐释了曾令儿对爱的幻灭、质疑以及生成的过程。在细读文本时钱晖不囿于女性主义的观点,而是采取了多样化的理论视野进行深入把握,全文论述精细,文字考究。
冯帅关注的则是虹影的小说。在《从“被凝视”到“反凝视”》一文中,冯帅以《饥饿的女儿》和《好儿女花》两部作品为例,敏锐地捕捉到了虹影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凝视困境。她以萨特、拉康与福柯的三级凝视理论作为剖析小说的钥匙。随后,进一步分析在外部世界的凝视中,主人公六六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被凝视者、客体和他者的。女性意识和作为底层人的心灵困境这两个问题,是冯帅所着重希望讨论的。通过提出“反凝视”的概念,冯帅阐释出了虹影为抵御这种外在凝视并建构新主体的一种积极策略。但与此同时冯帅又指出,这样的策略只能取得有限度的成功——“反凝视”的尝试同时陷入了凝视先在性的圈套。
白小云的评论《梦幻城市,平安抵达何处》聚焦于张柠新近小说集《幻想故事集》。在这篇评论中,白小云撷取了六个侧面,对张柠的创作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她认为,张柠的小说写出了传统文明与高速发展的城市文明之间的冲突,也写出了实用主义与神秘主义、自然主义之间的矛盾。谎言、荒诞、碎片、真相、梦境、寓言、预言共同构成了城市这只可怕而又迷人的巨兽。白小云指出《幻想故事集》及其副标题“八个城市梦幻”,展现了作为小说家的张柠所具有的幻想的权威性和灵魂驾驭的权威性,张柠创造了空间、时间可不断打开、向内拓展的文学世界,更为可贵的是他同时塑造了“安达”这一新时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