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12-07石云凯
石云凯
因为牙胚发育不良,导致牙齿数目缺少,牙列不完整,称为先天性缺牙。其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牙齿功能。临床上,多单独操作牙齿正畸改良,或口腔修复术,用以修复先天性的缺牙畸形,长期观察发现其修复能力不甚理想[1]。近年来,有许多医院开展了正畸技术和口腔修复技术联合治疗的项目,收到了不错的临床效果和患者的满意[2]。此次试验收集了70 例先天性缺牙患者的情况,通过将牙齿正畸改良和口腔修复术相结合使用,用以修复先天性的缺牙畸形,评估其效果,找出一种更加合理安全可靠的技术,来更好的完善先天性缺牙的修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大连市口腔医院寺儿沟门诊部收治的70 例先天性缺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 例。观察组男19 例,女16 例;年龄14~45 岁,平均年龄(23.5±7.2)岁;缺失牙颗数:1 颗14 例,2 颗13 例,3 颗4 例,4 颗及以上4 例;安氏分类:Ⅰ类17 例,Ⅱ类10 例,Ⅲ类8 例;缺失部位:第二前磨牙9例,中切牙12例,侧切牙14例。对照组男17 例,女18 例;年龄15~43 岁,平均年龄(26.1±5.7)岁;缺失牙颗数:1 颗16 例,2 颗13 例,3 颗3 例,4 颗及以上3 例;安氏分类:Ⅰ类18 例,Ⅱ类13 例,Ⅲ类4 例;缺失部位:第二前磨牙10 例,中切牙13 例,侧切牙1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先将患者的牙弓、牙轴倾斜、牙齿错位、缺牙、面形、覆盖及覆领等形势调查清楚,根据放射线建立一个牙齿的图像模型,从中获悉其缺牙的各个情况。然后清楚操作面的所有障碍物,常规清洗牙齿表面和牙龈。对照组患者实施普通的口腔修复术,根据所缺的牙齿个数和部位,并兼顾牙龈等周围环境,提出一个合理的方案,选择一个牙齿替代品,修复患者所缺失的部分:①制造一个临时的冠面,可以使患者的压根收到保护;②确定安装假齿的部位,并对两齿的缝隙进行填充,安装假齿,安装完成后,观察牙齿间隙的接合程度。评估安装的假齿和旁边的牙齿是否接合紧密,可通过牙线穿过齿缝,感觉有没有阻力出现,如果有阻力,就证明相邻的牙齿接合紧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牙齿正畸手术:①根据放射线建立一个牙齿的图像模型,从中获悉其缺牙的各个情况,根据所缺的牙齿个数和部位,并兼顾牙龈等周围环境,提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清理剩下的牙冠和牙根,常规清洗牙齿表面和牙龈;②使用标准的矫正材料,逐渐调整患者的牙齿位置,若出血牙齿的错位、扭转或倾斜,要马上改正,使患者的上下牙的咬合面,在治疗时始终对齐一致,轻微调整患者的牙床、中轴、牙齿间隙。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语言和咀嚼功能评分及其恢复时间、满意度、治疗效果。语言功能评分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根据患者构音的能力,通过5 个项目,每个项目有三个选择,分成1~3 分,满分是15 分,如果分数较高,则证明语言能力越强。咀嚼功能评分同样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评估假齿在做咀嚼动作时,其异物感、坚固程度、是否担心某种食物、是否愿意使用假齿、咀嚼完食物的完整性、可以咀嚼的食物种类、是否干扰食物的消化,共7 个项目,分4 个选择,分成1~4 分,满分是28 分,如果分数较高,证明其咀嚼能力较好。治疗满意情况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3]。疗效判定标准:①治疗后,牙齿是否美观,张合动作是否异常,闭合能力是否完好;②第一恒磨牙的闭合能力可以是中性的;③整体牙齿是否完整,前牙可完整舒适的覆盖;④咀嚼和沟通能力未见异常;⑤治疗后,牙根位置保持整齐,没有根尖缺失;⑥患者在用矫正器时没有复发。评估治疗效果,若6 项都符合,可判断为治愈;若任何5 项都符合,可判断为显效;若任何4 项都符合,可判断为有效;若只有≤3 项符合条件,则判断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语言和咀嚼功能评分比较 经过修复后,观察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9.52±1.75)分、咀嚼功能评分(9.55±1.0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78±1.39)、(7.22±1.0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语言和咀嚼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语言和咀嚼功能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语言和咀嚼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经过修复后,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时间(16.95±4.62)d、咀嚼功能恢复时间(21.57±5.12)d 均短于对照组的(25.62±5.34)、(27.18±4.75)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语言和咀嚼功能恢复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语言和咀嚼功能恢复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满意度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n,n(%)]
2.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n,n(%)]
3 讨论
先天性缺牙其主要症状是患者的牙齿数目缺失,多是因先天的牙齿发育不佳导致,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其缺失部分主要在上颌侧切牙和上、下颌第二前磨牙[5]。因为导致先天性缺牙的病因不甚明确,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理论,而绝多数的专家认为,要根据遗传及非遗传的原因进行研究。遗传原因主要有3 种:①若患者父母的常染色体中,带有隐性基因,导致其出现隐性遗传,所以其发病率,与性别无关;②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若患者父母的常染色体中,带有显性基因,则使得下一代都出现发病;③若患者父母都没有发病,但是母亲却带有隐性基因,则可以出现性染色体及隐性遗传,其代表是隔代遗传,致使男性大于女性[6]。非遗传因素包括母体妊娠期发生病毒感染、染色体变异(以高龄产妇为多见)、体内某些激素水平异常等[7]。先天性缺牙的患者,由于破坏了口腔的牙列完整度,所以患者的牙齿失去旁边的牙齿的固定,致使完整的牙齿出现偏移直至掉落。其不但会降低患者的咀嚼和发音功能,而且也会使食物残渣阻塞在扩大的牙间隙和空缺的牙位,导致出现牙龈和牙周炎症。同时,患者的面部形状,会由于牙齿排列欠缺,导致变形,致使患者心理造成打击,失去信心。所以,找寻一种可靠有效的修复先天性缺牙的方式,可以明显缓解患者口腔问题,对患者的心理也会有很大帮助,其意义重大。口腔修复术通过人体基本解剖结构,复制各种人体替代品,修复其面部的各种缺陷,矫正面部畸形,美观外形[8]。而先天性缺牙患者,其许多都会有面部形态构成缺陷,所以口腔修复术可通过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选取不同的修复手段。在恢复牙齿基本功能的同时,可以解决面部的缺陷问题,使患者心理得到舒展,提高治疗满意度。牙齿正畸改良技术,通过矫正器的纠正功能,逐渐改善牙齿的形态,使其达到一个完美的形态,可辅助口腔修复术改善先天性缺牙患者的面部畸形,使牙列美观,缩小牙齿缝隙,预防口腔卫生问题,并且可以调整安装假齿时位置,使之更好与其它牙齿契合,改善咀嚼和沟通能力,对患者的身心都有极大的帮助[9]。本研究中,采用牙齿正畸技术与口腔修复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其恢复咀嚼和沟通的能力,都明显好于单独一种治疗方式的患者。临床普遍认为,患者牙齿的不同生长阶段,均能干扰牙齿修复的治疗效果。根据已有的研究证实,10~14 岁是采取牙齿改良治疗最合适的年纪,治疗周期也不能过长或过短,一般在1~2 年最宜。所以,最好在发病的早期就进行修复,其治疗也较方便,其疗效也较良好[10]。在治疗期间,要随时检查是否有治疗不当或不到位的地方,保证假齿所在功能区没有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将牙齿正畸技术和口腔修复术相结合使用,用以修复先天性的缺牙畸形,可以使患者的缺牙状态明显改进,加速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的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率均较高,临床可以广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