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2021-12-07吕云云
吕云云
在我国肝衰竭主要以慢加急性肝衰竭及慢性肝衰竭为主,而乙型肝炎病毒是导致肝衰竭的重要原因[1]。当前临床对肝衰竭主要采取人工肝支持系统干预,其中血浆置换是常用干预措施[2]。但是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其存在置换不足及血浆资源紧张等问题,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为此,本文对本院收治的41 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实施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现就研究相关内容作出以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3 月~2020 年3 月本院收治的82 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1 例。常规组女12 例,男29 例;平均年龄(43.08±4.69)岁;疾病分期:早期10 例,中期31 例。实验组女13 例,男28 例;平均年龄(43.12±4.72)岁;疾病分期:早期11 例,中期3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经临床检查后均被确诊为肝衰竭[3];②所有患者均因慢加急性乙型肝炎所导致的肝衰竭;③患者及其家属存在知情权,在了解研究内容后表示自愿签署相关文书。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患者;②存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者[4];③有药物性肝损伤以及酒精性肝病者;④伴有其他病毒性肝炎者;⑤依从性差,不愿意配合研究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同时采用去除黄疸、护肝、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常规组患者予以血浆置换治疗,干预前于股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利用Future F20 型血液净化设备及VLPLasma 血浆分离器(自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时置换血浆总量2000 ml,设置流速90~120 ml/min,血浆分离速度25~30 ml/min。开始治疗前使用葡萄糖酸钙及地塞米松预防过敏,使用体外肝素化抗凝。实验组患者予以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其中血浆置换方式与常规组相同;血浆置换完成后利用血浆分离器再串联阴离子胆红素吸附柱及HA 树脂血液灌流器(自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双重血浆吸附治疗,液体治疗总量6 L,利用体外肝素化抗凝。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实施心电监护,均持续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肝功能指标,分别在上机前、上机4 周后及随访12 周后对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实施检测。②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肌酐及血细胞水平,分别在上机前、上机4 周后及随访12 周后对两组患者肌酐、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实施检测。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有显著改善,同时凝血酶原活动度>60%属于效果优异;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有所缓解,同时凝血酶原活动度在40%~60%属于效果一般;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无变化,凝血酶原活动度<40%属于效果差。总有效率=(优异+一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肝功能指标比较 上机前,两组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机4 周后及随访12 周后,实验组血清总胆红素低于常规组,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肝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肝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肌酐、血细胞水平比较 上机前及上机4 周后,两组肌酐、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 周后,两组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 周后,实验组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肌酐、血细胞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肌酐、血细胞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68%高于常规组的75.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肝衰竭发病机制目前临床还尚未完全明确。对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而言,在短时间内可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并且临床表现相较于急性肝炎起病更加严重[5,6]。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干预对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当前临床治疗肝衰竭的重要方式,其利用肝细胞再生功能,采用体外的生物、理化以及机械装置对机体内各种有毒物质进行清除,并为其补充机体必需物质,从而调节内环境,能够暂时性发挥肝脏部分功能,进而为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提供基础,延长患者等待肝源的时间[7]。其中非生物型人工肝则是通过物理化学原理,使用物质交换以及活性炭吸附等按时将有害代谢物质进行清除,其主要有血浆置换、血浆胆红素吸附以及血液滤过等多种形式。在李永超等[8]的研究中,其对肝衰竭患者实施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干预后患者肝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幅度较小,因此其认为对肝衰竭患者实施该干预措施可发挥重要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上机4 周后及随访12 周后,实验组血清总胆红素低于常规组,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 周后,实验组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结果可知,血浆置换能够有效清除血液内小、中分子毒性物质及胆红素等,另外还可为机体补充必需物质,继而一定程度上改善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再生,有利于恢复肝功能[9,10]。但是其对于水溶性毒素,例如炎性介质以及肌酐等清除效果不佳,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大量血浆,受到血制品紧缺等因素影响,进而限制其广泛使用。双重血浆吸附则是通过血浆分离技术将血浆分离出来,单独对血浆进行吸附治疗,其中胆红素吸附器中树脂能够特异性吸附胆红素,依据亲脂结合以及静电作用特异性对内毒素、胆汁酸、胆红素进行吸附。而血液灌注器内的树脂利用骨分子筛作用以及范德华力对中大分子毒素进行吸附,有效清除细胞因子,可促进肝细胞再生,有利于肝功能恢复[11,12]。将上述两种方式进行联合使用,能够从不同方面发挥协同作用,进而促进肝功能恢复,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开展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减轻对血细胞的损伤,提升治疗效果,发挥一定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