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急诊胃镜诊治的效果观察
2021-12-07赵亮
赵亮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老年群体患病人数不断增多,使得该群体就诊率也在不断提升,进而对医务人员的诊治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消化内科,由于老年群体机体功能逐渐衰退,且伴随多种基础疾病,给疾病的治疗增加难度[1]。胃镜是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工具,其能探查患者的病灶情况,进而查明病因,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但胃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部分患者害怕其引起的不适,故而放弃此种诊治方式,延误疾病治疗时机,同时,胃镜检查具有一定的禁忌证,老年患者使用率低[2]。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提升,无痛胃镜在临床得以推广及使用,急诊胃镜开始在老年患者中使用,其不仅能缓解患者不适,且诊断率高,可达90%,且患者可及时行内镜治疗,能快速止血,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3]。本次研究将100 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分析应用急诊胃镜诊治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2 月~2020 年1 月本院收治的200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观察组(老年患者)和对照组(非老年患者),每组100 例。纳入标准:①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符合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②伴有呕血、黑便、心悸及多汗等症状;③配合胃镜检查,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继发性上消化道出血;②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③配合度不高,不愿参与本次研究;④存在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观察组中,男72 例,女28 例;年龄68~88 岁,平均年龄(72.47±8.51)岁;出血位置:食管10 例,胃45 例,十二指肠40 例,其他5 例;平均出血到入院治疗时间(12.58±2.01)h。对照组中,男70 例,女30 例;年龄40~77 岁,平均年龄(53.17±7.95)岁;出血位置:食管11例,胃46例,十二指40例,其他3例;平均出血到入院治疗时间(12.45±2.05)h。两组患者(除年龄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伦理健康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急诊胃镜诊治,对患者进行血常规、乙肝表面抗原、凝血时间、生化指标及心电图检查,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采取对症治疗措施,贫血患者及时补充血容量,低血压患者及时进行升压治疗,及时给予止血芳酸等止血药物,防止出血过多引发休克。如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可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实施胃镜检查时,尽快确定出血位置,术前将患者胃部清洗干净,采用Olympus GIFX0260 胃镜检查,检查前,先排除胃镜禁忌证者,然后通过胃镜检查找出患者出血原因,确定出血位置。在镜下喷洒8%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溶液,共计40 ml,凝血酶2000 U,对于活动性出血病灶,给予1/10000 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溶液,内镜下多点分次注射,直至出血点不再出血。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包括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黏膜病变及食管静脉曲张。②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患者活动性出血止住,且其休克情况得以纠正为痊愈;患者活动性出血减少,休克情况得以纠正为好转;患者出血情况难以控制,病情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③并发症包括发热、疼痛及再出血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情况对比 观察组消化道溃疡及消化道肿瘤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黏膜病变及食管静脉曲张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情况对比 [n(%)]
2.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0%,与对照组的99.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与对照组的1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发生在屈氏韧带以上的位置,主要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等组织,多数患者可见明显的呕血及黑便情况,常出现血容量减少的情况,导致周围循环衰竭,该种疾病为消化内科常见急腹症,其病死率在8%~14%,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4]。临床证实,患者出血量如在400 ml 以内,多无明显症状;出血量在500~1000 ml,可引发贫血、头晕、昏厥、乏力、口渴及血压偏低等;出血量达到1500~2500 ml,患者会进入休克状态,出现烦躁、神志不清、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等,如不及时加以处理,患者随时面临生命危险[5]。急诊内镜在消化内科使用有十几年的历史,其能快速判断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使得疾病的诊出率得以提高,而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死率高,在13%~18%,中青年群体在7%左右[6],年龄越小,疾病病死率越高,因此,老年患者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相比较普通胃镜,急诊胃镜遵循无痛原则,舒适度在不断提升,一般老年人为胃镜诊治的禁忌群体[7-9],但急诊内镜不仅能快速诊断疾病,还能在检查的同时及时进行内镜治疗,针对不同的出血部位,采取不同的止血方式,以防出现盲目治疗的情况,使得治疗效果得以提高,从而降低病死率[10,11]。患者即使内镜治疗失败,但明确病灶可为下一步治疗指明方向[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0%,与对照组的99.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内镜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非老年患者中的效果差异不大,适用于老年患者。且观察组消化道溃疡及消化道肿瘤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黏膜病变及食管静脉曲张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因素较多,需要掌握其发病特点,及时对疾病加以判断。研究可知,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与对照组的1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急诊胃镜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可放心使用,其对患者损伤小,效果显著,优势明显,老年患者可接受。
综上所述,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急诊胃镜诊治效果显著,与非老年患者比较差异不大,不仅能全面了解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还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加大力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