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述情障碍的影响:非理性信念的中介作用

2021-12-07鲁丹凤邱鸿钟王苑芮

关键词:教养消极过度

鲁丹凤,邱鸿钟 ,王苑芮

(1.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800; 2. 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 3. 惠州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广东 惠州 516007)

述情障碍目前被认为是一种人格特征,或者是患有某些躯体及精神疾病时较常见的心理特点或继发症状,主要表现为无法准确地识别和表述自己的情感、刻板等[1].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述情障碍状态比例较高[2-3].述情障碍的社会机制观点认为,述情障碍的产生与家庭功能及环境等因素相关[4].父母教养方式综合体现了父母的教养观念、行为及其对子女的情感表现[5],可通过人格或者某种人格特质而影响子女的心理与行为[6-7].多项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述情障碍的发展[8-9].

非理性信念是指对自己、他人、周围环境及事物的绝对化要求和歪曲看法[10].大学阶段是一个身心发展不平衡、多元观念不断碰撞的时期,大学生难免对自我、他人和环境产生片面甚至极端的认知和评价态度,存在一定程度的非理性信念[11].现有研究对非理性信念与述情障碍、父母教养方式关系探讨较少,Culhane等的研究表明,非理性信念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述情障碍[12].黄友兰调查了福建漳州781名初中生后发现,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可促进个体非理性信念的形成[13].本研究以广州市某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父母教养方式、非理性信念和述情障碍的关系,为大学生述情障碍现状的改善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4月在广州某大学开展问卷调查,307名学生通过手机在线答题的形式自愿参加.回收有效问卷307份,回收率98.4%,平均年龄为19.6岁.具体样本构成情况见表1.

表1 样本基本构成情况Tab.1 Summary of sample composition

1.2 研究工具

1.2.1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

本研究采用蒋奖等2010年修订的简式版[14],包括父亲版和母亲版两部分,每版21题,两版题目、维度相同,3个维度为拒绝、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其中拒绝、过度保护属消极教养方式,情感温暖属积极教养方式.问卷采用 4 点计分方式,因子总分越高说明父/母该种教养方式越明显.问卷各因子Cronbach’s α系数为0.74~0.84,重测信度为0.70~0.81.在本研究中,该问卷Cronbach’s α为0.859.

1.2.2 大学生不合理信念问卷 (IBS)

本问卷由王玉[15]编制,包括绝对化要求、糟糕至极、低挫折忍耐和概括化评论4个因子,共15个项目,采取5点计分的方式,得分越低说明非理性信念越低.问卷各因子Cronbach’s α系数为0.715~0.804,总量表为0.832,重测信度为0.850.本研究中,该问卷Cronbach’s α为0.825.

1.2.3 多伦多述情障碍问卷中文版(TAS-20-C)

本研究采用的量表为蚁金瑶等[16]编撰的中文版.量表含3个因子: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述不能、外向性思维,共20题,采用1~5级系统评分,得分越高,述情障碍情况越严重.该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 0.83,重测信度是0.87,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72~0.82.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为0.856.

1.3 统计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23.0及Amos23.0.0进行管理及统计分析.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显示,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16个,第一个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率16.2%,小于临界标准40%,表明共同方法偏差不显著.

2 研究结果

2.1 父母教养方式、非理性信念及述情障碍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为探寻父母教养方式、非理性信念和述情障碍之间的关系,对这3个变量进行了皮尔逊相关分析.

表2结果显示,除绝对化、外向性思维因子外,非理性信念、述情障碍、消极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拒绝、过度保护)两两显著相关.其中非理性信念的糟糕至极、概括化评论、低挫折忍耐因子与消极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拒绝、过度保护)正相关(r=0.15~0.41,P<0.01);概括化评论因子与积极母亲教养方式(母温暖)负相关(r=-0.14,P<0.05),低挫折忍耐因子与积极母亲教养方式(母温暖)正相关(r=0.11,P<0.05);绝对化因子与积极父母教养方式(父温暖、母温暖)正相关(r=0.23、0.39,P<0.01),与母拒绝因子负相关(r=-0.13,P<0.05).

表2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非理性信念、述情障碍的相关分析Tab.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irrational beliefs and alexithymia

述情障碍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述不能两因子与消极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拒绝、过度保护)正相关(r=0.17~0.26,P<0.01);外向性思维因子与消极父亲教养方式(父拒绝、父过度保护)正相关(r1=0.20,P1<0.01;r2=0.12,P2<0.05),与积极父母教养方式(父温暖、母温暖)负相关(r=-0.20、-0.32,P<0.01),与母拒绝因子正相关(r=0.26,P<0.01).

述情障碍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述不能两因子与非理性信念的4个因子正相关(r=0.12~0.49,P<0.01);外向性思维因子与非理性信念绝对化因子负相关(r=-0.23,P<0.01),与糟糕至极、概括化评论因子正相关(r=0.25、0.38,P<0.01).根据Baron等[17]提出的中介变量理论,上述结果显示可以对非理性信念进行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

2.2 非理性信念的中介作用检验

根据以上相关结果,本研究以父母教养方式为自变量,以父拒绝、父过度保护、母拒绝、母过度保护(即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为指标,将非理性信念的糟糕至极、概括化评论、低挫折忍耐因子,述情障碍的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述不能因子纳入中介模型进行分析,模拟拟合结果较好(χ2/df=4.09,NFI=0.91,GFI=0.94,CFI=0.93,TLI=0.90,RMSEA=0.10,SRMR=0.05),路径分析所得标准化模型见图1.

图1 非理性信念在父母教养方式与述情障碍间的中介效应模型Fig.1 The mediating effect path model of irrational beliefs between parenting and alexithymia

采用Bootstrap方法执行1 000次Bootstrap抽样,选取95%的置信区间,对中介效应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计算和检验,结果见表3.消极父母教养方式(拒绝、过度保护)对述情障碍(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述不能)总效应的Bootstrap置信区间下限为0.238,上限为0.496,不包含0,因此总效应成立;直接效应Bootstrap置信区间下限为-0.027,上限为0.220,包含0,因此直接效应不成立;非理性信念(糟糕至极、概括化评论、低挫折忍耐)中介效应的Bootstrap置信区间下限为0.154,上限为0.379,不包含0,因此中介效应成立.以上结果说明非理性信念(糟糕至极、概括化评论、低挫折忍耐)在消极父母教养方式(拒绝、过度保护)对述情障碍(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述不能)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

表3 父母教养方式对述情障碍的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Tab.3 The Bootstrap mediating effects of parenting on alexithymia

3 讨论

3.1 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与述情障碍相关分析

本研究发现,除外向性思维因子外,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即拒绝、过度保护与述情障碍(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述不能)正向相关,这与以往研究结果[18-19]一致.积极父母教养方式即情感温暖与述情障碍无显著相关,这与上述研究结果相反,但与董婕等[20]的结论一致.

本研究结果说明,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述情障碍的影响更大,这可能与被试大部分为“00后”有关.马川分析了近两万名大一学生的数据后发现,“00后”大学生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需求更多,人际边界感比“95后”甚至“90后”更明显,更加强调维护自己的权益,脆弱性略突出[21],因此,对于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更为敏感.当父母拒绝孩子的情感、思想时,常常在孩子不知情的状态下过度惩罚、大发脾气,对孩子的生活和行为过度保护和控制,孩子没有习得有效的情感辨别和表达习惯,就会逐渐封闭自我,不愿意向他人表露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难以识别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进行适当的情感沟通.

3.2 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与非理性信念相关分析

根据本研究结果,除绝对化因子外,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与非理性信念(糟糕至极、概括化评论、低挫折忍耐)正向相关.父母在亲子抚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养育态度、情绪表达、养育行为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亲子互动的氛围,会对子女产生影响[22].可以说,父母教养方式塑造了儿童的观念与行为,并且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个体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23].父母如较多采用拒绝粗暴、过度保护的方式对待子女,常常无缘由地苛责和控制孩子,缺乏理解、包容和尊重,将很难培养子女的理性分析能力,孩子往往从父母的消极教养方式中习得“任何失误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大家都会嘲笑我”等片面、歪曲的观念并在潜移默化中将其固化,难以接受失败和挫折,最终形成了非理性信念.

3.3 非理性信念与述情障碍相关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除绝对化、外向性思维两因子外,非理性信念(糟糕至极、概括化评论、低挫折忍耐)与述情障碍(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述不能)显著正相关.人格是个体的一种内在品质,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个体所具有的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品质组合系统,包含了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各方面的特点[24].个体认知观念促进了人格的构成和发展,非理性信念作为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也促进了述情障碍这种人格特质的发展.当个体用以偏概全的眼光看待事物、过分夸大灾难性后果、对挫折难以忍受时,就容易忽略客观事实和精神世界的真实状态,进而难以具体判断和描述个人内心深处的感受.

3.4 非理性信念在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和述情障碍间中介作用分析

本研究发现非理性信念(糟糕至极、概括化评论、低挫折忍耐)在消极父母教养方式(拒绝、过度保护)对述情障碍(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述不能)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说明拒绝、过度保护的父母教养方式促使大学生形成更高的非理性信念,述情障碍的情况也愈严重.临床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揭示,信念或认知、观念是影响人的情绪与行为的重要因素,许多负性情绪和不健康心理状态都和信念的非理性有着密切的、直接的内在关系[25].因此,那些非理性信念较高的学生,会比那些非理性信念低的学生,更易陷入到负面情绪中,导致自身情感的识别和表述困难,甚至对个体的心理状况产生负面的影响.这也是本研究所揭示出的父母教养方式对述情障碍影响的内在机制,即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并不是直接影响述情障碍,而是通过非理性信念的作用实现的.

本研究表明,预防和改善大学生述情障碍可从父母教养方式和非理性信念入手.家长需加强亲子沟通,避免以粗暴、控制化的方式对待孩子,在家庭中创建温暖、尊重和包容的氛围;学校应加强家校联系,注重对家长进行家庭动力系统知识的普及,关注亲子关系差的学生,通过心理咨询等改善亲子互动方式.同时,在学校中重视和开展理性信念的培养、非理性信念的调整,是有效预防大学生述情障碍甚至心理困扰、心理疾患的溯源性措施.从现有研究来看,Albert Ellis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是一项有效实用、应用较广的方法.此外,有学者尝试了内观认知疗法,也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26-27].

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使用的是横断数据,只能说明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可以追踪学生的发展状况,以进一步丰富研究理论.

猜你喜欢

教养消极过度
过度情绪反应的背后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教养方程式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让自己发光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