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解图景中的“他者”
——海外教育人类学作品导读概述

2021-12-07马效义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他者人类学少数民族

马效义

(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督学研修中心,北京 100120)

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核心命题是教育与文化。少数民族教育和文化一直是教育人类学研究的传统领域之一,而今越来越多的民族志作品也将教师、学生、教育政策等主流教育问题写入了教育人类学的田野,而在此方面的学术贡献,彰显了教育人类学的学科优势和解释日常世界的魅力。

通过本期的四篇导读作品,能更好助力我们深入理解原著,不仅能投入到作品的事实层面了解其“现场”,而且还能透过作品中的问题线索,理解解释框架的构建和理论对话的文脉。从研究选题看,包括教师日常生活史、男性青少年亚文化的教育实践、学校教育的革新和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和文化实践等四个议题。从研究国别看,涉及到苏联、澳大利亚、韩国和中国四个国家,这也正与四篇导读作者的研究领域和专业背景契合。四篇导读如同四位专业导游将读者带到四个异域场景,解读不同社会文化图景下的教育迷思。

白娜和马强博士撰写的《苏联教师群体的深描画像:〈教师的日常生活〉导读》,原著是俄罗斯青年学者Н.А.别洛娃(Н.А.Белова)的民族志作品《教师的日常生活》,呈现的是前苏联时期科斯特罗马地区的教师日常生活群体画像,通过社会特征、工作条件、家庭关系和价值观念等概念建构,再现了苏联国家社会体制不断构建的历史进程。我们能感受到俄罗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透着浓浓的历史学科味道,这大概与俄罗斯人类学一直处于历史学分支的学科传统有着密切关联。

关于青春期成长危机焦虑的讨论一直是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热点议题。米德(Margaret Mead)的《萨摩亚人的成年》、威利斯的《学做工》、怀特的《街角社会》等都堪称此类研究的经典。而董轩博士的《与众不同”的成年——澳大利亚青少年的学校生活与男性气质构建》,是对澳大利亚人类学学者John Whelen的著作《男孩与他们的学校教育:“与众不同”的经验》的导读,该文提供的是澳大利亚男性青少年在校生活与亚文化实践的图景,正如作者董轩博士所言,其理论贡献在于提供了一个反思学校制度和男性气质构建之间张力的澳洲案例,为解释主体性、性别与性别化的实践提供了可能。

如果说教育场域内对教师和学生的关注是学校教育中重要主体的话,那么对学校教育起着导向作用的政府主导的教育政策的关注,也被纳入了人类学者的研究视野。杨渝东博士的《韩国不成功的世纪之交教改——读〈学校的革新之路,从教育人类学的观点出发〉》一文,正是给我们提供了韩国政府教育改革路上艰难前行的个案。教育政策改革之所以进展不顺的主要原因在于忽略其文化要素在政策运作中的作用。作者认为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寻求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群体两者权力之间的契合点。本部作品也启发了我们对国内教育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羁绊的重新思考,是否可从人类学视角建构意义关联,寻求一种解释的可能性。

少数民族教育是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马效义博士和周锦硕士候选人撰写的《“他者”视域下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一文,是对美国著名学者白杰瑞(Gerard A.Postiglione)主编的《文化·教育与发展——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一书的导读。透过“他者”视角,原著记录和再现了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眼中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社会文化图景,讨论了人类学领域的核心议题:族群、文化和教育,尤其是关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少数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等问题的探讨,导读作者结合时下背景,与上述议题进行了反思与对话。

“教育是折射一个民族的一面镜子”。四篇导读作品让我们眺望到了神秘而又异域的远方,也激发了我们反观自身身临同类教育场景的思考。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美国等国际学者试图通过研究教育领域中的“小切口”,反观教育中的“大问题”。既重视对教育现场的深描,也关注寻求关键概念勾织框架,将其投射于社会文化结构中搭建理论对话,探寻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解决之道。透过海外教育人类学作品,有助于我们对本国内的教育问题所依赖的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差异进行重新理解,可作为认知的“他者”来审视我们对本国的教育改革、教师群体、青少年成长中的危机等问题的理解和实践,以期更好服务于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的发展,积极贡献中国本土化的教育人类学作品,提供解决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实践的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他者人类学少数民族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逸入”与“生成”——音乐人类学表演研究的“交互”路径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少数民族的服装
传统的重建:现行朝鲜族婚礼的人类学解读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