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节能型风景园林施工技术
2021-12-07
(广州市林华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1 影响风景园林节能施工的主要因素
1.1 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新型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支持,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才能促进新型技术的发展。目前,在节能型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相关政策存在一定漏洞,还要进一步加强完善。现阶段,我国的节能型风景园林审批流程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导致各个地方之间的差异较大,制约了节能型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发展。节能型风景园林的建设成本会比普通园林的成本高,导致部分建设团队不愿意参与。对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推动节能型园林的建设,但部分政策形式化,不够精细,导致一些人以此为商机投机倒把,为自己谋福利,并没有达到实际的应用效果。
1.2 建设施工不完善
风景园林施工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工作量非常大。现阶段,我国风景园林建设的施工管理还需进一步完善。建设施工不完善,不仅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同时还制约了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施工环节复杂,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需要较多的施工人员,但施工人员专业素养差异较大,对自己工作定位、岗位职责不明确,导致浪费人力资源,影响正常施工。施工环节复杂,有些环节存在冲突,如植被种植与道路维修就会存在冲突。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冲突,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影响生态环境。
2 节能型风景园林的主要施工技术
2.1 清洁能源应用技术
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充分利用绿色能源及可再生资源,确保各个施工环节都能做到节能减排。现阶段,太阳能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清洁能源,太阳能的电热板,能有效将热能转化成电能,再利用配套的电池储存电能,满足施工过程及施工设备所需的电力需求。通过太阳能技术能有效改善风景园林所需的光照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2.2 回收再利用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出现很多污染问题,如大量污水的产生和排放。污水必须经过合理处理才能排放,如果随意排放到下水道,会污染水源,浪费水资源。因此,要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象,因此,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生活污水的回收再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施工企业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管道和基础设施,有效将生活污水引入园林施工过程中,并通过净化和加工处理再用于灌溉,从而有效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3 园林小品技术
园林小品是一种较小的建筑,用于点缀和修饰园林景观,为人们提供休息场所及欣赏空间。园林小品常见的有座椅、长亭、走廊、指示牌、雕塑、景墙等。木材的可塑性较强,通过加工就能作为各种类型的建筑装饰,如座椅、小桥、长廊、装饰灯等。使用木材能有效增加园林的形式美、艺术美,更具自然气息,同时,随着时间不断流逝,还会具有一定的质感美。
3 应用节能型技术的注意事项
3.1 做好施工规划
在实际的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要融会贯通节能理念和相关技术,首先要做好施工规划。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工作量较多,内容复杂,各项设计要求较高。要整体规划各个项目、各个环节,使其符合节能型风景园林建设的要求。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设计施工内容,细致安排施工时间,统筹分配施工环节,合理科学安排施工材料,有效应用建筑材料,减少资源浪费,切实提高工程施工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
3.2 节能利用建设材料
现代风景园林建设材料资金投入巨大,做好材料预算,能节约成本,减少材料浪费。要实现节能的目的,要了解当下最先进的工艺和施工技术,引入工艺和环保理念。如钢筋材料,为了避免实际施工过程中产生浪费,要避免传统的施工方式,可采用先进的焊接技术,不仅能避免浪费钢筋材料,还能提高建筑质量,也能满足节能型风景园林的施工要求。
3.3 节约水资源和其他能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峻。特别是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部分地区由于水资源紧缺,束缚了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目前,在很多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浪费现象,利用循环水能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引水施工为例,要根据具体情况改造水管,使水资源能够循环利用。针对风景园林工程耗水量巨大,要确保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施工现实相结合。如在浇灌园林植物过程中多采用喷罐技术,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能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更有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科学规划喷水管道,还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防止沙尘,也是城市的一道独特景观。
3.4 充分利用太阳能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可使工作更加方便,也能降低工作难度,减少工作人员的压力,但风景园林面积相对较大,设备耗电量大。可充分运用太阳能技术,太阳能是可再生的安全生态能源。因为风景园林大多是室外露天,能把太阳能转化为施工过程或日常过程的电力资源,降低电力消耗。太阳能作为新兴能源,不会被地理因素的条件所限制,同时也不会污染生态环境,既能提升风景园林整体施工的效率,也契合了节能理念。
3.5 采用新能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能源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新能源也能应用于园林建设工程中。新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新能源便捷、绿色、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目前,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新能源,能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因地取材,高效快捷。
3.6 施工人员专业素养
在追求风景园林高速发展中,为了快速度完成相关项目,施工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要高质量完成风景园林项目,施工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素质与高水准的专业技术。在聘用施工人员时,不能在关键环节滥竽充数,要分工明确,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确保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制定施工人员考评监督机制,责任具体化,环节具体化,项目具体化,防止因个人私欲和素质低下影响风景园林建设的完善性。
3.7 不断完善节能激励机制
在我国,节能型园林的相关政策法规没有形成系统的标准,只停留在较为表面的指南及规划中。园林绿化的行政主管部门缺乏统一认识,在一些领域依然无法可依,这会形成园林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要健全节约政策,资金的合理预算制度,能源规划制度,土地规划制度,材料高效应用规定,避免盲目投资,导致浪费资金和资源。要尽快建立行业标准,在遵循绿色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准则下,加大实际监管力度。还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投资商、开发商及施工人员选择节能材料,或应用节能技术。建立节能试点,通过定期展示,线上线下宣传专题培训教育,进一步增强节能园林的建设优势的认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风景园林不仅能提高城市的建设质量,还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在园林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贯穿落实现代化人文理念,应不断加强研究、改造升级节能型施工技术。要围绕可持续发展理念完成项目建设,不要只顾眼前的经济效益而牺牲未来的利益。应科学规划,确保节能理念渗透到园林施工的具体过程中,这样既能保障建设质量,也能更好地促进风景园林建设的发展,为城市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还应加强民众节能环保意识。目前,我国人口多、资源短缺、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节能型风景园林要从理念转变到现实,还需要漫长的过程,需要全方位提升开发商、施工方及民众的素质和意识。因此,需要国家、政府部门、相关设计人员等加强对节能型风景园林的关注度,制定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形成系统的体系制度,明确自身职责,促进我国风景园林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社会创造更多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