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未来

2021-12-07

现代园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园林设计风景园林园林景观

(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

心理学上将人的需求分为基本物质需求和更高层的精神需求,近年来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和生活环境的舒适性、美观性要求,中国风的园林设计和园林景观成为当前的热门行业领域。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其发展趋势,例如美学、园林学、植物学和建筑学等,焕发出新时代的新生机。于润物细无声的人与自然融合之美,展现出温馨和谐的人文情怀;于中国元素的巧妙挖掘中,蕴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于其间,这是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在未来兴盛和绽放的重要基础土壤。

1 相关概念

对园林的定义方式有很多种,建筑学中,园林主要是应用一定的设计方法改造自然景观,加强其美感和建筑功能,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是一类自然与建筑融合的场所。在世界的园林范围中,中式古典园林别具一格、天人合一的园林特点,更是打动了世界各地的观赏者们,让他们心为之所往。我国的园林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广大文人墨客的重要游览聚会之地,也是达官显贵家中撑起巍峨门面的重要景观类型,发展至今则已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审美中。

而景观是现代园林的重要发展形式之一,主要指人工开发的或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地表景观,是园林中美感的主要来源,也是园林发挥其审美作用的主体元素。例如中国最常见的苏式园林小桥流水、景洞窗等,在园林建筑方面,可将景观指代那些对人工及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景色。

园林设计从本质上看,是通过人类的智慧,对人、自然和建筑做协调处理,从而达到增强其美感,发展生活情趣等作用。风景园林自诞生至今,见证了几千年的历史兴衰,例如古代的宫殿园林,既有四季草木枯荣,也有枯骨尘沙和椒房盛宠。风景园林也参与到人类的生活中,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审美精神环境,例如我国的古典小说幸好有园林添色,才能丰盈美丽地讲好风花雪月。园林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融合了现代化的景观设计学,发展出许多新的丰富内涵[1]。

2 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特点

2.1 独特的精神内涵

道家的天人合一理念在我国有很深的文化影响力,自古就被我国文人孜孜不倦地追寻,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中国风景园林这种文化氛围浓郁的园林设计中。让那些看起来简单的景观建筑,却让人有一种天然的舒适自在,能在细品中感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一净瓶一枯枝”便成一景的古代文人在园林建筑方面,也能够“一窗格一老树”便作一景观,加上那些牌匾、碑刻的人文景观,让人仿佛置身园林,便更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既是因为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布置者融入了自身的独特智慧、人生思考,也是一代又一代园林设计精研求进后,让中国风景园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设计内涵[3]。

2.2 与外部环境完美融合

中国风景园林往往依山傍水、山林与水道交错,即便原先无山水,也会主动造山水。但更主要的是园林本身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尽管设计精心、建造精细,但融入周围环境的特点让园林不会显得过分穿凿。例如假山这一非常普遍的部件,看似是简简单单的摆放,因为能够很好地融合在周围环境中,让假山不假;但实为经过对材质、形状等方面全面考量和分析的人工精心堆叠,于一定层次的假山中穿梭,好似回归到大自然之中。

从古至今,中国园林的发展穿梭了时空,但以山水为设计骨架的特点不曾磨灭。中国风景园林既以山水为审美灵魂,又以山水为点睛之笔,在山水的合理配置中,丰富了人们的多个感官。既有水流印骄阳的波光粼粼,又有山间小路的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园林设计与外部环境完美融合,既取自然之美,又以人工方式做了规划调整,形成了山水错落的中国风景园林。

3 风景园林设计的未来发展

3.1 注重使用自然元素和发展人文关怀

自然元素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要素,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等联系紧密,随着世界污染的严重化,在休闲和居住方面的自然性、生态性成为人们新的追求,而自然元素则是园林设计发挥生态性和自然性的基础。现在很多园林设计应用自然元素的方式比较单一和枯燥,导致所选择的植物品种或设计的构成和层次等方面,与周围环境存在一定的割离。在园林设计中应用自然元素需要注意以下3 个方面:(1)追求艺术感,满足大众发展性的审美要求。(2)保证合理布局,发挥设计的层次感和构成的美感。(3)重视色彩搭配,一花一树均有色,能配建筑才是园林。

风景园林的设计除了商业性,还具有艺术和文化的创作性,既能美化环境、增强生态和服务大众,也是一种发展和推广文化的方式。我国已经从原先亭台、楼阁等的审美,转变为新时代发展人文关怀、为民众提供审美休闲服务的重要建筑。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只有充分发挥其生活及文化功能,才能发展更重要的作用,增强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人文关怀作用。

3.2 发掘中国文化

多元与融合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中华民族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也孕育出丰富多样、底蕴深厚的文化。中国的风景园林设计不仅需要融入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还需要发掘新时代的新气象新文化。例如我国园林发掘古代李白的诗歌文化,结合其游历作诗路径设计了全国的多处李诗园林,在观赏美景的同时忆起民族先人留下的璀璨文化。而和谐发展、蒸蒸日上的中国当代核心价值观文化,则以更加隐晦的方式融合在园林设计中,林高水阔展现当代开阔高远的精神志向。园林是美的展现场所,坚持用美的视角看待和处理文化的符号化,这是处理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符号化应用所坚持的原则。可以选取其中具有一定特点的,通过提取局部的设计手法与建筑外立面、铺装或景观雕塑、小品相结合应用,例如秧歌、年画等。在室外展示的沂蒙彩印花布、蓝印花布即是使用这样的手法。提取花布代表性的图案,通过材料的探索,运用彩钢板印刷、雕塑与景墙组合进行展示。花布这一形式得到新的表达,在绿植背景的映衬下更加醒目。

在中国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发掘并合理利用和有效融合中国古今文化,有效地推动文化特色未来更好地发展,让中华园林能够在文化融入和园林建造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既能弘扬当地的特色文化,也能赋予园林独特的精神内涵和风格特点。

3.3 应用生态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是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的根本原则,以生态环保的原则达成审美和休闲作用,这也是我国当代推行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诠释。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生态环保原则,即园林充分发挥其生态自然功能。如合理应用低碳环保理念,积极使用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例如雨水收集、水循环系统、清洁能源等。而可持续发展原则既指园林在设计完成后,为游览中的人们提供美感体验,发挥经济作用,也指园林建筑本身能够在生态和人为的调节、影响下,保持正常的生态运行。我国园林的发展自古以来就是因地制宜、因地造景,而中国园林在未来也将继续坚持景观设计、园林建造与生态自然的和谐、共同发展。让园林景观能够结合丰富多样自然环境,展现出新的美感;也让自然景观能够在人们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过程中,成为中国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中熠熠生辉的游览赏玩地。

4 结语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的学科,其中不仅包含了美学、建筑学,还包含了环境学和城市规划等多种学科。在国内,园林景观设计并不局限于对单一的某种学科展示,而是综合表述当代人的审美趋势和生活诉求,且将这种综合的表述定义为现代城市景观艺术的终极追求目标。因此,园林景观不单纯是园林艺术、公共环境艺术,建筑艺术的表现。也是一种视觉传达艺术,对其施工和视觉除了要具有统一和协调性外,还应极具视觉的冲击力和美感。园林景观设计的语言也应该是视觉传达的语言,除了建立它基本的协调性之外也是在建立一种整体视觉组织形式,通过不同的视觉色彩元素将信息传达给大众。目前大多数的园林景观设计都较注重协调设计,易忽略景观设计中的视觉色彩元素,在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要了解相关概念及特点外,还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加强优化创新设计内容,使其未来发展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在未来继续展现独特的魅力,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园林设计风景园林园林景观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乡土植物在工业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地域文化元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景观园林设计要点应用分析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城市园林设计中历史文化的挖掘与表达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