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进程中的街道景观设计探究
2021-12-07
(浙江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也是现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运动轨迹,特别是进入21 世纪后,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原有的城市机能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城市化的发展。随着城市人口膨胀,一个城市可能出现多个核心区,同时城市的产业结构、居住人口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城市的建筑物、环境、交通不断影响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更新势在必行。
在城市更新中,面临着缓解或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居民的活动需求期望与现实场地空间调整的矛盾,并期望记录城市发展历程中各个阶段,作为城市发展的记忆保留,又能以街道这一种城市“毛细血管”的功能,来重新唤起城市各个躯干机能的新活力。
1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原则
1.1 以人为本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原则之一,就是以人为本。真正的城市精神,需要城市居民能够有自治、自由和自我的精神,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市民精神。所以当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改造时,要充分激发居民的参与意愿与需求,从而让街道有活力,成为城市风貌的一张名片,能更有效地展现城市生活。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好坏,体现在对人是否有吸引力,只有兼具审美和便利性,最大限度达到人们生活需求,才是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上乘之作[1]。
1.2 整体构造原则
城市街道景观的再设计,应重视街道景观整体完整性。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生活化、艺术的手法,为城市风貌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满足城市居民功能需求的同时,又能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基于此,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应和城市特征形象贴切、相符,不应在街道更新设计上,让人们的城市印象反差过大。
1.3 继承历史原则
在城市街道更新时应注意,城市面貌的进步,往往不是简单的以新换旧,完全摒弃旧事物,大量城市更新的经验表明,进行更大包容度的“微更新”是当下城市发展更新更易落地的方式。站在与时俱进的角度,改造城市旧面貌,为城市赋予新的生命活力,营造较为和谐的城市状态。
挖掘满布于城市各个角落的街区历史,结合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与城市街道的功能,成为设计中既便利又易于表达的手法,同时又能有效控制投资。在城市街道周边存在着很多老旧建筑,在当今可能失去了建筑功能,但其历史文化价值正是新城市建筑缺乏的特点。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要发掘老旧建筑新的价值,并运用新的艺术手法予以加工提升,展现一座城市所具有的独特历史美感。
1.4 可持续性原则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既是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是推动城市进步的重要理念。从现实情况来看,统一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街道景观的生态性、多样性发展将会成为大势所趋。在城市街道更新的景观设计工作中,同样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重视应用自然景观要素[2]。
2 城市街道更新挖掘新景观空间
2.1 广场景观设计
城市街道广场是主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之一,不仅能极大程度地丰富城市人群业余生活,而且好的景观更新能发掘出新的景观空间,成为一座城市的新地标性场所,彰显城市活力与风貌。因此,在城市街道景观更新中,有必要适度开发、挖掘出小广场空间,并融入具有活力、参与感强、带有人文氛围的休闲景观广场。在广场上,通过建设特色明快的灯光装置、文娱设施、城市小品等,结合当地风土民情,有效体现时代内涵,体现出文化传承的价值,营造较为轻松的城市人居环境。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可设计加入现代化的装置投屏等,展现文化风俗的同时,又能适时更新主题内容,提升城市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为文化传承提供较强推动力[3]。
2.2 绿化景观设计
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和城市街道的生态风貌及城市气质效果息息相关,也影响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当前社会越来越重视绿化环境的背景下,城市街道景观更新中的绿化设计,发挥着更有效的积极作用,不再仅是广义上的绿廊景观,不再单一发挥空气净化、隔音屏障的绿化效果,而且还能从生态景观、园林艺术的美学高度重新定义街道的空间功能,使城市道路的空间布局错落有致,并提升了城市居民的审美价值。这也是提升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效果,重视绿化景观设计的现实意义。在具体设计上,城市街道植物还兼具划分街道上不同空间的功能,以不同高度,不同季相,不同品种、形态的植物,重新定义街道上各个功能区的使用分类。同时选用当地植物资源,适应当地气候,省去了大量植被维护管理成本。在街景的设计上,应重视景观的典型特征,也可依照道路区域特点,在道路两侧布置雕塑或者标志物,通过地域植物进一步彰显地域特色[4]。
3 以郑州为例分析城市街道景观设计
2020 年,中原区内重要的老工业区城市道路——华山路做了城市道路的更新设计。以华山路的设计为例,探索郑州市老工业区城区道路更新设计。华山路全段设计全长2.3km,南北向两段,街区沿线涵盖商业、社区、老工业厂区等功能性质,在街道景观更新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街道沿线的城市功能特性,既要保留街道老工业文明的整体印象,又要结合现代社区生活的需求转变;既要为未来工业厂区搬迁后地块功能发生转变做出预留的预判,又希望能将最具典型代表的解放初期工业厂区文明,用另一种新时代的表现方式呈现给当代的城市居民。设计的具体工作做了以下3 个设计。
3.1 交通街道的景观设计
考虑到交通街道的基本特征。在街道的改造提升设计时,应专注提升十字路口的交通流线,并在景观层面满足人们在车内走马观花的观景需求。在街景的设计上,重视郑州当地社区文化对景观的需求。另外,依照道路周边带有的工业区区域个性,在道路两侧以耐候钢板和不锈钢结合的形式,布置一定的城市小品、标牌美化,挖掘出一些小体量的、适度休憩的临街场所,并通过植物组景加以点缀,进一步彰显地域特色。
3.2 彰显工业特征
在华山路上现存有中原区最大的万达广场,而在华山路沿线有郑煤机厂和郑州第二砂轮厂两个超大体量的老工业厂区遗址,郑州城市规划定位将两个工业遗址作为未来郑州新城市地标,结合双创文创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在华山路的改造同时需考虑两个工业主题双创园区对华山路的整体影响。同时现有沿街分布各种店铺,人流量较大,在街道宽度的设计上,考虑正视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矛盾。未来双创产业升级,周边商铺又将面临产业聚集,产业聚集效应所引发的街道景观形态更迭。同时更新沿街建筑、店招店牌、行道树等元素,景观模式统一延续工业文化元素,保证街道和建筑物之间的协调性和连续性,同时又达到空间的均衡性,尽量彰显华山路的工业文特征。
随着商业文化在场地内的蓬勃发展,万达金街也在娱乐、美食、旅游、休闲、文化多重元素加持下,不断焕发出新的魅力和活力。但与此相对,万达广场的商业气息浓郁,结合整个华山路工业文化特征符号的大文化背景之下,彰显地域文化在属地与其他街区的最大差异,以获得最深刻的城市记忆。因此街道景观更新的魅力不仅是渲染单一文化内容,在设计时应注重场地完整统一的整体性,以及相辅相成的互补性。现代的城市街道景观也成为了传统文化表现的重要载体[5]。
3.3 社区街景设计
社区街景就是城市中的小巷、胡同。华山路周边都是郑州老工业区所属形成的老家属院社区,至今依然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充满历史文化风情的背街小巷。尽管随着时代发展及现代生活发展的需要,这些背街小巷都面临着需要拓宽,雨污管网更新等一系列的基础工程改造,但是老社区文化特色的传承,依然侧面证明了老街的文化传承价值。注意建筑形象的完善,重视街道植被的本土化,和四季景观相搭配,通过相关环境要素影响人们的感官,强化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带来的体验[6]。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街道景观更新设计,应充分结合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以“微创手术”的刀法,最大程度彰显地域特征,提升城市居民文化认同感,提升城市整体美感,丰富城市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