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兰林区红脂大小蠹防治技术研究

2021-12-07

现代园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羽化熏蒸成虫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河北 承德 068450)

1 生物学特性

红脂大小蠹在国外属次期性害虫,一般不大面积暴发,不是目录害虫。传入国内后,红脂大小蠹因其个体较小,繁殖很快,天敌少,成活率高,林木被为害后,容易暴发成灾,是自国外传入我国的一种为害极大的发热检疫性害虫,且严重为害疫区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安全,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带来巨大影响。迅速有效地控制红脂大小蠹灾情已成为维护木兰林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任务。

木兰林区的红脂大小蠹多为1 年1 代,能够以不同形态越冬,大多数是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及少量蛹和极少数成虫,蛀食林木基部乃至根部的树皮,栖息于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积累营养越冬。翌年成虫大多在4月下旬起扬飞,至5 月中下旬为扬飞盛期,直至6 月中下旬扬飞结束。成虫最早在5 月初开始产卵,5 月中初始孵化幼虫,6 月的第1 周为产卵盛期,6 月25 日左右为孵化盛期,新生幼虫在7 月中旬左右开始化蛹,8 月中开始为化蛹盛期。8 月初开始有成虫羽化,9 月前后10d 为羽化盛期。过冬的老熟幼虫多数在翌年5 月中旬后开始化蛹,连同新生幼虫的化蛹期可延续至9 月底。老熟幼虫化蛹后,7 月中旬左右开始羽化,7 月下旬~8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未化蛹的幼虫会在树干基部或根部蛀食越冬,且由于虫期不整齐,林内地温低、湿度相对大,导致幼虫发育缓慢,化蛹、羽化、扬飞的时间间隔更加不固定,自7 月上旬~l0 月初林内一直有红脂大小蠹扬飞,10 月中旬过后天气转冷,气温快速下降,成虫逐渐停止扬飞,未扬飞的成虫会滞留在树皮内。新生成虫产卵期始于8 月中旬,9 月初为产卵盛期,8 月下旬开始孵化至9 月中旬为孵化盛期,孵化后的幼虫多以老熟幼虫蛀食林木根部树皮越冬。越冬成虫的子代和越冬幼虫于翌年发育成子代,两者世代交替、重叠。成虫主要为害成熟林或过熟林,新鲜伐桩和长势弱的立木容易被侵害。除冬季外,林区全年均有红脂大小蠹成虫活动,雌成虫首先侵害林木,蛀入内外树皮直至木质部表面,在雌虫侵入之后较短时间里,雄虫进入坑道,共同蛀食,连续向两侧、向下扩大坑道,产卵后,幼虫继续向下蛀食。

2 红脂大小蠹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研究证明,森林生态系统越稳定,虫害爆发的几率越小。通常红脂大小蠹通过为害风折木、伐倒木、过火木等濒死树或损伤树,进而入侵健康木。因此,受自然灾害损害的种群,刚刚经过抚育采伐作业的林分,抗性大大降低,松脂散发的松香味,对红脂大小蠹成虫有极大吸引力。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虫害发生,因此每年的5 月和8 月是红脂大小蠹高发期。而11 月如果是暖冬的话,害虫容易越冬。成熟林和过熟林一般树势较弱,较易发生为害。郁闭度小的林分易受害。同样,温度较高的阳坡易受侵害。

3 防治方法

木兰林区自4 月下旬~5 月上旬开始,依次进行活立木熏蒸、树干注药、引诱剂诱捕和树干喷药。活立木熏蒸还可在老熟越冬幼虫成虫羽化盛末期(8 月份及前后,以熏杀钻蛀树干内的成虫及幼虫、蛹),春季实施以防止越冬成虫和越冬老熟幼虫经化蛹、羽化从树干皮层内咬孔外出寻找新的寄主为害,并部分熏杀致死。

3.1 树干熏蒸

适于树干蛀孔(上年度)在5 个以上,在越冬成虫从皮层内部咬孔飞出前。在树干最高一个蛀孔上15cm处,用手锯绕树干锯1 周凹槽,深至树皮裂缝处,要求凹槽底部光滑、无毛刺(以防刺破塑料薄膜有毒气体溢出)、水平、规整。刨开树干基部30cm 范围内的土层,依树干粗度将(厚0.06mm)大小适宜的塑料薄膜裁成梯形围绕树干一周。塑料薄膜上缘用线绳嵌入凹槽绑紧,地面处薄膜边缘至少距干基30cm 且成裙状,边缘用土埋实,内置56%磷化铝片剂3~5 片(依上一年度新鲜蛀孔数量),将塑料薄膜接口处用胶带粘牢进行密闭熏蒸。要求薄膜与树皮的距离3cm 以内(距离太大不易操作且易损),便于毒气扩散。密闭熏蒸,视情况进行第2次补药。

3.2 树干注药

适于树干蛀孔4 个及以下情况,树木萌动开始至成虫蛀入树干初期。在贴近地面的干基处,根据树木胸径大小,在南、西、东、北方向(南向必须钻蛀)钻蛀2~4个孔,孔深5~10cm,孔径0.5~1.0cm,每孔注射10%甲维吡虫啉(仿生制剂与烟碱类复配,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强内吸传导、渗透性能且具胃毒、触杀作用)原液4~8mL,然后用灌草叶片或湿土堵严实。

3.3 诱捕器诱杀

在越冬成虫从干基咬孔外出扬飞前,一般从4 月下旬~5 月上旬开始悬挂,在发生区松林的林缘(靠林内3m 左右,林分宽度30m 以上偏靠林内5~10m)、山脊,林间空地,每隔50~60m 悬挂1 个安装好的红脂大小蠹诱捕器。诱捕器最好牢固地悬挂于非寄主树木上,但附近无非寄主树木也可悬挂在松树上。诱捕器垂直悬挂靠近树木下面,下端距地面5~10cm。防治结束后,应检查诱捕器周围内的松树,若有受害树木应及时进行干基注药,或树干熏蒸进行处理,消灭害虫。每单位引诱剂持效期45d 计,更新3 次,计4 次,约合6 个月,确保整个扬飞期内均有诱捕器诱杀。设置固定专人,一般每周巡查1 次,将诱捕到的红脂大小蠹数量记载于表中,然后将红脂大小蠹收集在一起集中用氧化乐果药液杀死。

3.4 树干喷施绿色威雷

在成虫扬飞初期,对集中连片的受害松林或靠近发生区应重点保护的松树,对于未有被为害的松树树干1.2m 以下喷洒绿雷二代——长残效期药剂(持效期52d),以树干湿润为宜。在红脂大小蠹寻找新的寄主、落足树干上时,触角或足触破微胶囊,接触释放出的原药触杀而死。要求喷施2 次,第1 次以越冬成虫咬孔外出初期开始,第2 次以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咬孔外出初期开始。

3.5 营林措施

营造多树种、多林型搭配的混交林,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变林分结构;封山育林,恢复林分树势;抚育管理,提高林分健康状态。

4 效果调查

4.1 检查内容

成虫当年在树干上的新侵入孔数量。

4.2 检查时间

化学防治效果调查在防治后7~10d 进行,引诱剂、饵木诱杀调查在成虫扬飞结束后进行。

4.3 检查方法

在各种类型(龄级分中幼龄林地、近成熟林地,坡向分阳、阴、坡脚、山脊,树种油松、樟子松,3 个因素进行组合选出2 种以上类型设置标准地)防治区分别设置0.2hm2标准地,在未进行防治的发生区选择与防治区类似的林分设立对照区,在标准地内随机选取30 株林木,调查红脂大小蠹新侵入孔数量。

4.4 计算公式

用受害株减退率来表示防治效果。

4.4.1 受害株率。D=Np/Nt×100

D——受害株率%

Np——有效虫孔株数

Nt——总株数

4.4.2 受害株减退率。Dp=Db-Da/Db×100

Dp——受害株减退率(%)

Db——防前受害株率(%)

Da——防后受害株率(%)

发生(为害)程度:轻度2%~6%,中度7%~12%,重度13%以上。

5 保障措施

5.1 组织保障

成立以分场长为组长,主管副场长为副组长,营林区主任、生产资源股、计财股、森防检疫人员为成员的防治小组,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防治效果。

5.2 技术保障

做好岗前培训,加大防治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合格后上岗防治,不合格严禁上岗作业;同时继续雇佣有多年防治经历、具备丰富经验的当地居民组成防治队伍,既提高了防治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还要做好机具维修保养和防治材料的储备工作。

5.3 安全保障

为防治人员购买手套、防护服、防毒面具等劳保用品;为防治人员购买意外保险;与防治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施工员跟班作业,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解决,严格按照设计的用药量、浓度,切不可随意加大用量。防治期间禁止取食、喝水、吸烟,一旦发现防治人员异常,及时停止作业,尽快送医院。防治结束后及时用清水、香皂清洗裸露皮肤。

5.4 资金保障

加强资金管理,落实责任,严格履行出入库手续,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用。分场场长为防治资金使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主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场领导为直接责任人,认真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

5.5 严格验收

成立联合验收小组,森防人员、营林区施工员及时进行防治效果监测调查,对于达不到防治要求的地块要及时补防或返工,确保防治效果。

5.6 档案管理

一是施工员每天记录好施工日志,对防治地块、用药时间、防治效果、防治人员、是否有隐患等情况详细记录、整理。二是安排专人进行档案归档,施工完毕,达到防治效果后及时将方案、施工日志、责任书、合同、电子影像资料等及时整理存档。

6 结语

经过防治,红脂大小蠹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但化学防治易造成污染和杀伤天敌,今后更应注重营林措施和诱捕剂的诱杀。营造混交林、复层林,及时展开卫生伐,保持林内卫生,抚育作业时,避免损伤保留木,都是有效的防治林木受害的森林经营措施。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涉及社会方方面,必须紧紧依靠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病害检疫,要站在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一政治高度,将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严格落实各级、各类组织、人员责任,适时开展检疫、防治、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羽化熏蒸成虫
悼留民兄
苗药“活络汤”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不同海拔高度松褐天牛羽化规律观察初报
熏艾草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中药熏蒸配合电磁波治疗肘关节强直1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