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师范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转型发展探究

2021-12-07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师范新建英语专业

刘 春 鱼

(内江师范学院, 四川 内江 641100)

一、引言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些院校自身存在的短板逐渐显现,内涵式发展遇到诸多困难。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引导普通本科院校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构想。作为配套措施,国家将采取试点推动、引领示范的方式,分阶段、有步骤地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1]。普通高校可以将整个学校一起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也可以将部分专业转型为应用型、技术型专业。作为最早建立的专业之一,英语专业对各个学校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英语专业在招生、人才培养以及学生就业方面遇到了诸多困难,它们纵横交错,成为制约英语专业内涵式发展的短板。本文将着重讨论技术型、应用型转型时期,新建师范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二、新建师范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转型发展的背景

(一)新建师范本科院校存在的不足要求学校转型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1999年以后由专科院校通过独立升格或合并升格的方式组建的普通本科高校[2]。本科教学历史相对较短,本科教育办学历史积淀不够是这类院校的典型特点。他们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师资建设、教学科研水平和服务地方的能力方面都存在自身难以解决的难题。一是在整个高等教育生态链中,新建本科院校整体处于弱势地位,获取教育资源能力有限,办学经费和教学硬件条件不足。二是办学目标定位脱离本校实际,导致各个学校定位趋同,发展错位,前景不明。三是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学用分离,培养的学生既没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也没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四是科学研究“重科学,轻孵化”,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学技术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自身发展与地方发展脱节,服务地方的能力弱。五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重学历与理论水平,而忽视将理论转换成现实生产力的实践能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这些院校招生不理想,就业率低于全国本科院校平均水平,自身发展举步维艰。向应用型、技术型大学转型,从而从整体上改变学校处境,促进学校全面提升,实现学校价值已成为必然。

(二)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存在的不足要求转型

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对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逐渐减少,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然而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素质以及师资培养方面存在着不足,严重影响英语专业的发展。一是人才培养定位未能与本校办学条件、生源状况、师资水平以及当地市场需求状况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二是课程设置比例失调,语言技能课程比例偏高,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偏少,培养学生专业研究方法,学术规范以及学术操守等内容的课程偏少。三是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缺乏实践性,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方法与基础教育阶段脱节,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四是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知识以及思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创造性思维能力差、应变能力不易提高。五是教师科研能力有限,以研促教的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导致新建师范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在招生上举步维艰,在就业上困难重重。

三、新建师范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转型发展措施

新建师范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转型发展应本着‘做优做精,服务地方’的原则,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实践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加强师范生技能培养,狠抓教育实践质量,为当地培养更多合格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英语培训教师。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及各个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该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和广博的文化知识,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从事翻译、教学以及科学研究工作[3]。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高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以及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差异巨大,要求各院校的英语专业按照同一模式办学未必合适[4]。因此,各高校的英语专业应该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师资状况、生源特点,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符合本校定位,体现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5]。新建师范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应着重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和技能,知晓其它行业知识的“应用类通用型外语人才”,这类人才的培养在本科层次主要体现为对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6]。

(二)课程设置与实施

课程设置是培养优质教师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反映了高校对于培养合格教师以及教师培养过程的基本认识和基本实践[7]。与老牌的师范院校相比,新建师范本科院校在生源质量方面存在先天的弱势,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发展的不成熟。因此,课程的设置应紧紧围绕夯实学生语言基本功,突出课程的实用性、针对性以及师范特色进行。要合理配置专业基础课与教师教育类课程比例,将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相结合,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相结合,提升他们从教的能力。首先,可适当压缩专业技能课比例,增开教师教育类专业知识课程,如“中学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中学英语教学综合实践”等,做好与基础教育的衔接,突出师范特色。第二,在现有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与教师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如外语学习理论、第二语言习得、英语测试与评价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第三,在本科阶段增加英语教学研究方法,学术规范与操守等选修课,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科研与学术道德规范意识、创新意识以及从业后以研促教的能力。第四,课程设置完成后,要重视课程的实施以及对教学效果的监控,一定要避免只是换了课程名称,教学内容、方法没有转变教学理念的现象[8]。

(三)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根本在教师。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发展转型的基础和关键[9]。在做好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要建立和培养一支业务能力强、热爱教育事业、勇于实践和创新的教师队伍。一是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探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以及“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理念对教师教育专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到学院的转型发展与课程改革上来。二是创造条件,培养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形成团队力量,同时也要根据教师的不同专业背景及发展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培养一批教学能手、科研能手。三是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合理配置教师的年龄与职称,形成以老带新,以高帮低的格局。既要重视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也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水平[8]。四是与当地中小学建立互通机制,聘请优秀一线教师参与教材、教法课程教学以及教育实习指导工作,并派遣教学教法教师到中小学参与教学工作,确保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中小学教学实际保持一致。

(四)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涉及到多种知识与技能,是培养合格师范生不可或缺的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开展行动研究可以促进师范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完成由“学生”向“教师”的转变 [7]。针对师范院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理论储备、试讲指导以及实践环节确保师范生实践教学质量。一是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做好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在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基础上,增开英语教材分析与英语教学综合训练技能课。一方面丰富学生的英语教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教材设计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教学手段的能力。二是注重试讲环节。安排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从备课、说课、讲课以及教学反思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确保学生有能力进行教学实践。三是狠抓教学实践环节质量。与当地中小学建立互通机制,定时组织学生聆听优秀一线教师讲课,仔细观察他们的教学活动,体会这些活动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此外,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可以聘请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中学一线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督促学生备课,聆听学生讲课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反思,引导他们实现由‘学生’向‘教师’的转变,逐渐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两个文件的颁布,新建师范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时代已经到来。英语专业应该紧紧抓住这次机会,秉承“做优做精,服务地方”的原则,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实践四个环节狠抓师范生培养质量,培养更多的合格的中小学英语教师,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猜你喜欢

师范新建英语专业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2016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