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2021-12-07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信息化大学生

左 玉 婷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天津 301830)

一、引言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提到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加快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根据文件内容,教育信息化即充分利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目前网络课程的开发、网络教学的兴起、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都是教育信息化的体现,教育信息化建设无疑是对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1]。

2011年5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文件要求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2018年7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文件指出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通过线下线上、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根据《基本要求》及《指导纲要》文件内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本门课程不仅旨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还注重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及应用心理调适的相关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心理素质。

近二十多年来,国内研究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进行了广泛研究,探讨了课程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开始关注翻转课堂、SPOC、混合式教学、微课等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运用,尽管如此,关于“互联网+教学”的研究还是较少。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加速了我国高校采用在线教育的进程。随着我国疫情好转,高校教学逐步恢复常态,在线教学成为常态下教学活动的有机部分也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2]。目前已有研究者开始探索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如基于课程目标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建立或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社区及数字化教育资源,将网络资源与传统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促进教学信息化、系统化[3][4]。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还处于初步阶段,还未形成系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体系,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精神,教育信息化建设将是今后高校教学重要的研究趋势[5][6]。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89亿。如今大学生多为00后,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学习、生活、社交息息相关。面对在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习者,教学也应该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大学生作为使用互联网的最大群体,高校需要适应时代需要,根据学习者的特点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如何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也是课程改革创新的一种发展趋势。

二、教学现状

根据《基本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该课程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这门课程不仅需要教师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还注重学生在互动体验、行为训练中掌握心理调适知识,提高自身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文献梳理以及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经验,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方面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课时较少

根据《基本要求》及《指导纲要》文件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设置为2学分、32学时,但有些高校该课程的课时并不足32学时[7]。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课时较少,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讲解理论知识,很难在课堂上有多余的时间与学生互动,也难有多余时间通过设置各种心理活动让学生在讨论、活动中体验、思考和领悟[8]。课程学时不够,无法保证学生只通过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提高心理素质。

(二)大班授课方式

目前这门课程大多为大班教学,人数在100人左右,大班授课的方式导致教师难以了解、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为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需求,导致教师讲授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学生认为教师讲授的知识无法解决自己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高;也由于大班授课,大多数学生只是来到课堂上课,课堂参与度不高,“隐形逃课”现象突出。

(三)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开始探索体验式教学、积极心理学、正念、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运用,但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仍然是目前大多数高校本门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9]。在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由于缺少师生互动,教师不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参与度较低。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学与体验分离[10]。

(四)考核方式单一

虽然目前已有高校将个人成长报告等方式作为该门课程的主要考核形式,但仍然有不少高校还是以考试、课程论文等形式作为本门课程的主要考核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表明了该门课程的特殊性,同时也说明了以开闭卷考试或课程论文作为本门课程考核方式的不恰当性。期末考试或课程论文这种“一考定音”的考核方式会造成学生不重视平时课堂互动,只在临近考试时“临时抱佛脚”,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注重学生在自我认识和技能等方面的成长和提升,可见,一纸考卷并不能够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考试的高分也无法代表其心理素质的提升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的结果。

三、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同时也是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不再满足当今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及学习需求,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模式应根据当今学习者的特点进行调整,探索如何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多年来教育部一直在推进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但目前来看,教学与信息化融合的效果并不理想,仍在探索中。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已有高校在探索、尝试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但运用仍不普遍[9]。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技术各有优势,两者融合有助于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此外,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由于该门课程课时有限、课程内容较多,互联网有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利用网络优质的课程资源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是解决课程课时不够的有效方法。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网络课程,可以减少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的时间,在线下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师生互动以及学生的心理体验[11]。(2)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网络课程资源,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网络课程资源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寻找适合自己的课程进行拓展学习,有助于扩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3)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大数据功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有一个具体的印象,这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更准确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干预,满足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6]。(4)信息化技术增加了课堂趣味性,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和互动性。某些APP能同步教师授课的课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APP上进行标记,还可以直接在APP上提出问题。信息化技术提供的环境能够减少现实环境、同学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学生更容易通过APP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11]。(5)信息化技术给教师节省了课堂时间,如一键签到的功能能够让教师不用单独花课堂时间进行签到。有些APP可以记录学生的互动、测试成绩等信息,教师可以直接使用APP记录的学生学习数据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这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8]。

四、教学改革内容

教育信息化指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具体来说指营造一种支持教与学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12]。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不仅需要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也需要做一些改变,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信息化技术不仅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还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基于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教育信息化的优势,笔者认为本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网络课程学习

由于本门课程课时有限、课程内容较多,挑选优质的、适合学生的网络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难题。互联网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网络课程有的是知名学者共同授课,有的是各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集体授课,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能够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的学生。网络课程其优势在于名师名课共享,可以反复观看、随时随地学习[2]。网络课程的这些优势,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另一方面,也是对线下课堂学习的一种补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扩展其知识广度和深度[5]。

线下课程开始前,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选择几种优质的网络课程,然后根据本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最终确定一种网络课程作为学生课前学习资源。由于网络课程具有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学习计划、把握学习进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反复学习。网络课程的学习不仅满足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任课教师在课前一周告知学生网络课程的观看内容,学生自行安排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为了让教师了解学生线上课程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起到学生学习自评的作用,教师根据网络课程的内容制作试题库,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随机组卷。换言之,学生自主学习线上课程后,使用教师指定的APP完成相应测试,测试结果即时反馈给学生与教师,测试成绩被计入平时成绩。学生得到测试结果后可以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学习计划;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了解学生网络课程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决定哪些知识点需要在线下课堂教学中进行集中讲解。

(二)线下课堂教学

课前网络课程的学习是一种知识的“浅层学习”,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掌握,线下课堂教学是一种“深层学习”,教师通过使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对网络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巩固补充,让学生在互动、讨论、体验中对知识得以深刻理解,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线下课堂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由于网络课程的内容有其局限性,有些网络课程的内容没有完全覆盖《基本要求》里关于本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如有部分网络课程缺少异常心理和生命教育部分,这就需要教师在线下教学中对网络课程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补充。2.在线下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网络课程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3.根据《基本要求》里每个章节的重难点知识点,教师进行重点讲解。4.教师留一部分时间对学生在网络课程学习中遇到的疑问进行答疑。5.在学生对理论知识都已经掌握后,教师组织互动教学,通过设置多种活动(如案例分析、讨论、情景表演、心理剧等)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学习。

(三)课程评价制度

改变传统的课程论文或开闭卷的考核形式,从“一考定音”向多形式多角度综合考核转移,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减少期末考核权重,将网络课程学习与线下课堂学习进行有机结合[13]。课程考核包括以下几方面: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网络课程学习测试结果)、线下课堂出勤、师生互动情况(线上互动、线下课堂互动)、学生线下课堂参与度(参与讨论、情景表演、案例讨论、心理剧等)以及期末考核。期末考核的内容注重考察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互动学习平台

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互动学习平台,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即时互动、线下延时互动成为可能。互动学习平台使师生互动突破了时空限制,学生在课外学习中遇到困惑,可以通过学习平台提出疑问,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为其答疑,其他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互相交流。互动学习平台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励学生互动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五)用于教学的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教师课堂管理与课堂教学,能够提高上课效率和质量。目前已有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课堂考勤、互动、随堂测试等功能。课堂考勤功能,节省了课堂时间,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互动功能,一方面使教师可以与学生实时互动,有助于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有疑惑的地方进行及时反馈;另一方面,促使一部分学生能够通过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提高课堂参与度,调动学习积极性。随堂测试功能,方便教师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化技术能够直接提供学生学习的所有数据,教师只需在系统后台将学生数据导出即可,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信息化技术在课下也可以使用,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将问题发送给教师,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交流,对学生给予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布置、收、批改作业,一方面提高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大数据功能,了解学生学习过程[14]。由此可知,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教师“教”,更有助于学生“学”。

五、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作为一门集理论知识、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为一体的课程,其课程性质决定了本门课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注重学生在体验中思考,提高心理素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当代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不能满足当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以及学习者的心理特点推动着国内学者以及一线教师对这门课程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教育信息化成为了课程改革创新的必然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不是简单地将信息化技术用于教学,而是借助信息化技术营造有利于教与学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结构,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目前本门课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处在初步阶段,未来将进一步探索信息化技术的教育教学规律,深入研究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有利于老师“教”、有助于学生“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当然这也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乃至社会的协同作用。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信息化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