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探究
2021-12-07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陈 奇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 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应用的必要性
1.1 降低施工成本
资金是开展建设施工的先决条件,所以在施工中控制成本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节能型技术在建设施工中逐步成形,节能型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保证风景园林施工的顺利进行,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根据节能型技术的理念选购绿色环保型的建筑材料,可以极大地提高园林景观的质量,减少后期的保养与维护,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保证了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
1.2 保护生态环境
节能型技术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通过技术手段对设备进行系统化管理来达到节能的效果;第二,通过利用自然环境的天然优势来实现节能的转化过程。通过以上两种方式都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目的。
1.3 助推风景园林工程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性是节能型技术的重要特点,在园林风景施工建设的每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建筑落成后的可持续性发展更是节能型技术追求的目的。在风景园林中应用比较多的节能型技术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与路灯系统相结合,从而实现路灯所需要的电能的转化,保证了路灯的正常照明功能,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技术将多余的电量存储起来,保证后期应急事件电力的使用。因此可以看出,节能型技术的应用不仅达到了节约能源,更是有利于风景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 节能型技术概述
2.1 主动式节能技术
主动式节能技术是通过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将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能量进行转化,从而变成园林施工中可以应用的能量资源。目前的主要利用方式是将不会给大自然造成污染的清洁能源转变为电能、热能、动能等投入使用,其中比较广泛的是太阳能及风能在节能型技术中的运用。在园林工程的施工阶段,根据施工中资源的需求,通过现有技术和条件对能够转化的自然能源进行合理利用,使之投入施工建设中,既满足了工程设计的需求又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但是在对能源的利用研究方面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对能源的利用有限,因而对于节能型技术的研究还需要不断地加强。
2.2 被动式节能技术
与主动式技术对自然资源的技术改造利用不同,被动式节能技术是依托现有资源,如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等,与园林施工中的设计需求相结合,在不破坏原有环境及资源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开发,既保证了建筑的美观性、功能性,又节约了资源。例如,通过海绵城市技术手段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一系列措施净化后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将其释放加以利用,例如用作绿化灌溉等。这样既保证了植被的正常生长,又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3 风景园林中应用节能技术的问题
3.1 节能技术施工专业性问题
(1)节能技术应用以及工程维护难度较高。由于风景园林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对环境进行美化,但其同时也属于建筑工程,建筑施工过程往往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并且会对周围自然、人文环境带来一定影响。例如,新能源设施的搭建需要对某些供电线路进行修改,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长期的维护与检修。很多技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在施工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管理。例如,在草皮铺设过程中,前期需要大量的调查和研究,选择合适的景观植物,考虑土壤的状态。有些地区盲目追求风景园林的美观,忽视了对生态的保护,也忽视了植物客观的生长规律,在风景园林地区选择不适合本地区自然环境的植物类型,导致最后植被的成活率非常低,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对原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与此同时,先进的机械设备应用不到位,往往会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费,例如园林工程中对水资源的用量巨大,但目前仍然采用传统的开关水阀,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2)风景园林工程节能环保材料应用不当。当今环境下,建筑材料的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风景园林工程通常是外包给企业的施工团队,这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以及应用可能监督不到位。此外,由于环保材料成本较高,部分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很少会应用环保材料或者应用不当,并且材料来源以及运输相关产业链没有得到严格的把控,不能保证材料的质量与安全性。不仅如此,在铺设工程上,铺设材料的质量较差,应用过程中不仅损耗较大,废弃的材料反而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由于园林工程通常会暴露在外界环境下,工程材料的耐高温、耐低温性能以及吸水性能等都有不同的要求。目前,为了延长风景园林的应用寿命,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需大大增加对安全环保材质的应用,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3)相关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由于节能技术应用于园林工程时间较短,在专业人员更新上仍然存在滞后现象,很多园林设计人员以及工程施工人员在节能技术的应用上存在较大问题。如果没有提前要求,部分施工方往往并不注重节能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这就导致了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以及图纸规划过程中常常不采用节能技术。并且考虑到施工人员的专业性限制,采用新型节能技术无疑提高了设计的难度。另外,园林工程的施工人员通常以建筑施工经验为导向,缺乏节能技术的应用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不仅如此,即便在施工过程中有节能工艺的融入,也常常会出现施工不到位的现象,导致工程质量下降。
3.2 节能技术在风景园林应用的投入产出比重问题
相关节能技术比如太阳能、风能等技术,虽然已经得到发展,在某些地区的应用也得到重视,但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新技术的投入资金往往要大于它初期本身产出的经济效益,尤其是需要大量的工程设施,比风景园林施工的本身要复杂、困难得多。节能技术的应用一定是顺应这个时代发展趋势的,但是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需要更专业的人员操作,某些节能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最终产生的经济效益低于技术投入,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效率还是达不到建设的预期。这就对节能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提出了新的问题:是否要为了追求生态效益,不顾经济效益盲目地大量应用相关节能技术。
4 节能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4.1 重视节能环保导向,优化风景园林施工方案
对于风景园林施工而言,节能技术具备综合性、细节性等特点,其能够渗透到施工的各个细节中。与此同时,风景园林工程是一项复杂性、综合性较强的工程,针对施工方案规划及改进,必须要重视节能环保理念导向,进而在保障园林项目建设质量的基础上,落实节能目标。首先,相关设计人员不能盲目设计方案,应重视全面调研与考察实际施工位置情况,充分了解该区域内水文、地质、植被等,并结合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实现对于自然风貌的融合应用。此外,在风景园林施工中,还需要应用主动式节能技术,并结合经济适宜的原则,实现绿化景观的建设,确保有效缩减成本投入,落实节能创效、节约资源的园林建设目标。
4.2 重视污水处理及水资源的利用
风景园林在建设及后续的管理过程中,都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其是园林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要素。一方面,在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资源,且会产生部分工程废水,因此,相关人员需要结合风景园林多个施工环节,进行适当的污水、废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对于简单的生活污水或工程废水,采取特定的净化或是处理方式之后,再投入到风景园林水景观装饰或园林绿化给水系统中去,能够有效地贯彻节能环保理念,改善水资源短缺问题,减少水资源浪费。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合理利用输水管道,对净化后的水资源进行引流,并针对其流向及流量进行适当地把控,以此为基础,借助喷灌或滴灌等技术,促进绿化植物的成长。对于雾化喷灌过程,也可以借助这一技术来防尘除沙,打造出更优良的风景园林。风景园林中海绵城市技术的运用,可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4.3 充分发挥太阳能资源价值
太阳能资源的应用是风景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施工技术的一个重点表现。太阳能资源具备显著的安全性及可再生性,是典型的绿色能源。此外,风景园林由于其景观特殊性,针对不同的景观需要安装多样化的设备。风景园林工程项目往往有较大的面积,对于电力的需求量非常大,而太阳能应用技术能够实现太阳能向电能的转化,应用太阳能电池储存电能,并作为动力源实现对于各类设备的电力供给,能有效地减少电能资源应用。另外,园林景观中的一些用电景观或者照明系统也是十分重要的,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风景园林的美观度,为居民提供更优良的观赏体验。将太阳能资源应用到这一系列施工中,能够为工程施工带来极大的便利,且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环保、无污染的特点,后续的维护也不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
4.4 促使落叶枯草循环再生
风景园林中的植物类型较为多样,但随着时间的变迁,季节的更迭,会存在枯黄落叶的情况。由于园林景观的植物较多且涉及的区域面积较广,不予以清理会使风景园林景观的美观度与维护工作开展受到一定的影响;若开展清理工作,清理难度较大,还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应用节能型技术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促进落叶枯草循环再生,有效地实现对于落叶枯草的收集处理,实现对园林绿化的肥料投放,弥补传统清扫模式所存在的弊端,为后续风景园林维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尽可能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其长远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保证风景园林项目的节能质量和目标已然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在传统园林建设方案中融入节能环保技术,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节能型园林景观,以推动风景园林领域的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