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动漫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教学实践研究*
2021-12-07陈晓君
陈晓君
(集美工业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2)
1 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背景
1.1 政策背景分析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及“职教二十条”等文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产教融合,这就要求动漫专业发展要将教“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1],在产教融合等政策的支持下,动漫专业将产教融合融入人才培养方案,逐步构建起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模式。
《厦门市投资指南》[2]的数据显示,文化创意产业是厦门市“十二条千亿产业链群”中的重要一条。目前,厦门的创意设计、影视产业等核心内容产业发展迅猛,而动漫产业作为文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对动漫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因此,中职院校动漫专业的建设应适应动漫产业发展的要求,对新的育人模式进行积极探索。
1.2 教学现状分析
在动漫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推进的过程中,存在教学项目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脱离、学校教师的专业技能与行业专业发展不同步、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企业行业与职业院校,互为职业教育供给行为与职业教育需求行为的主、客体[3],因此,企业行业对职业院校专业教学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在当前动漫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对校企双方协同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动漫专业教学改革深入,G校动漫专业为进一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校企协同育人项目,结合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教学实践的开展及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等,将动漫专业教学实践与厦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相结合,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教学实践探索。
1.3 研究内容分析
校企协同育人教学实践是指校企双方都作为动漫专业育人的主体,共同修订专业教学标准、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设计校企协同育人教学项目、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教学实践,校企双方都承担动漫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并逐步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行业企业培育动漫行业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储备人才。
校企协同育人项目以企业动漫IP形象优化设计为课程教学项目,符合动漫专业对动漫形象创意、动漫手绘技能、动漫文创产品开发等的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校企协同育人项目中,以校企双方调研为基础,结合中职动漫专业学生学情分析,筛选符合中职动漫专业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企业项目,并将企业项目分解为教学实践项目,提升学生动漫设计专业技能。
2 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实施
G 校动漫专业校企协同育人项目,以动漫IP形象优化设计为项目引领,与校企协作公司的项目团队共同设计教学项目;以动漫行业兴起的动漫IP形象设计为项目教学内容,校企导师共同进行课程安排、教学内容调整、项目流程设计,并共同进行项目教学,引导学生在动漫基础技能学习中提升专业制作能力、创意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项目创意设计,也有助于学生创新团队的培育。
2.1 校企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G 校动漫专业结合行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坚持面向动漫市场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推“三教改革”,变革教法、优化教材及提升师资水平,从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需求出发,通过教师企业实践调研、行业问卷调研、教师企业实践、毕业生企业实习等方面收集行业育人要求,对接动漫行业岗位能力、融入企业行业标准。
学习内容是对职业工作过程的有机集成,强调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中的校企协同作用,强调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跨界对接[3]。因此,G校在动漫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融入文创类动漫人才需求的要求和标准,结合动漫专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在传统二维动漫制作的基础上,融入三维动漫设计制作对人才的要求,引入动漫IP形象设计的全流程文化创意项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育出符合企业行业需求的文创类动漫专业人才。
2.2 校企共同开展专业课程教学
项目形式的学习系统,是一种基于多学科关联以及群体间互动与跨职业组合的主题学习体系,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与问题解决紧密相关[3]。校企协同育人项目教学中,动漫设计公司与G校开展产教融合“双元”育人,将“动漫IP+设计+创意”融入项目教学,引导学生在动漫IP形象优化设计中的德技兼修、工学结合,将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在项目实践中融会贯通。
2.2.1 工学结合一体化项目设计
首先,以新规范、新工艺重树新目标。在校企协同设计的动漫IP形象设计项目中,明确课程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动漫IP设计过程中,提升创意设计能力和规范绘制技能,促进学生对动漫设计的认知,增强对动漫设计师职业认同感。
其次,以新要求、新标准重构学生知识。校企协同育人项目推动动漫教学改革,动漫专业的学生已经学过动漫形象设计、原画设计等专业课程,同时熟练掌握图形图像设计、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专业技能,结合动漫IP设计的时代之美、叙事之美、视觉之美等新行业需求,对接动漫设计行业新标准,引导学生重构成为动漫设计师所应具备的知识。
2.2.2 项目式教学组织行业实操
首先,以融产业、融课程提升项目内容。动漫IP形象优化设计在校企融合“双元”育人的推动下,将动漫行业工作需求与动漫专业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优化网络课程体系。教师与企业讲师共建三维动画制作、动漫IP设计网络课程,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与行业脱离、教学过程与行业流程不匹配以及师资结构单一等问题。
其次,工学结合一体化项目的重构。在传统实习实训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受到教学空间、时间的影响,学生很难有接触动漫企业项目制作的机会,在校企合作动漫公司讲师团队支持下,将动漫IP形象优化设计的公司项目带到学校,引导学生在团队协作及创意表达中提升技能、收获成长。
3 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总结
以校企合作为办学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培养模式,就意味着要从单一的学校形式的教或学,发展为复合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形式的教或学[3]。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从传统单一的学校形式的教学转变为以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相融合的协同式育人,在协同育人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升课程项目教学质量,促进动漫专业人才培养与地域经济发展相融合。
3.1 校企协同,优化专业项目教学
校企协同育人项目教学中,通过动漫IP形象优化设计项目,将行业企业创新性的动漫设计项目引入学校教学,更新学校动漫教学内容,促进动漫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更新与重组,推动动漫专业课程的优化升级,同时为学校培育符合地域文创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奠定基础。
企业导师通过校企协同育人项目深入学校教学,将行业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景、工作任务及工作要求带入课堂,帮助动漫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中直接接触真实岗位技能,进一步培育符合地域文创产业需求的动漫专业人才。
3.2 德技并修,深化教学改革内涵
在动漫IP形象优化设计的过程中,既有学生在创作中寻求自我成长的创意表现,又有对传统动漫规范绘制的传承,还能帮助学生领会动漫原画设计师寻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校企导师共同的引领,动漫领航企业与学校教学的深入融合,在项目制作中巩固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及其应用能力,引领学生结合创意进行动漫IP形象设计,并进行动漫IP形象的衍生品设计,将动漫与文创产业融合。
3.3 一课双师,培育“双师”教师团队
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将课程教学与行业设计融合,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组建创新型教学团队,构建“一课双师”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协同育人项目,校企双方共建专业发展、共研专业课程、共编专业教材、共建师资团队,在校企双方导师共同开展动漫IP项目优化设计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企业导师协助优化专业教学的同时也帮助了校内教师提升专业教学技能,改进项目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已进入提质培优的发展时期,在动漫教学改革实践中借校企协同育人的改革实践契机,从专业教学技能的提升、教学方法的优化、课程教学的创新等方面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从而全方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形成了校企双主体的教师培育方式,共同培育创新型“双师”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