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非瘟时期的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

2021-12-07赖小春钟常胜林绵芳

江西农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猪瘟畜牧猪肉

赖小春 钟常胜 林绵芳

(1.会昌县农业农村局,江西赣州 342600;2.会昌县庄口镇便民服务中心,江西赣州 342600)

肉食和粮食是农业的基础,在餐桌上极为常见,即便在食品种类十分丰富的当下,猪肉仍占肉类消费的60.00%左右。2016 年的环保风暴和2018 年的非洲猪瘟,导致我国生猪存栏大幅下降,价格水涨船高,因此对畜牧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迫在眉睫。

1 后非瘟时期畜牧产业面临的困境

1.1 病毒顽强 非洲猪瘟病毒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耐高温特点,且对酸碱度不够敏感,需将pH 值调整至强碱或强酸情况下,才可有效灭杀病毒。病毒的顽强属性,对畜牧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导致生猪受感染、存栏率降低。该病毒对高温环境具有一定敏感度,在温度为85℃的水中,病毒存活时间为10 min,而将病毒置于100℃沸水中,其存活时间只有数秒。病毒顽强的生命力给猪瘟疫情防控带来了困难,在具体工作中,应加强防控技术的应用,以畜牧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方式,有效解决非洲猪瘟带来的不利影响[1]。

1.2 难以短期控制 鉴于非洲猪瘟病毒具有顽强生命力这一特征,对其进行短期控制难度较大。研究证实,非洲猪瘟疫情传播速度极快,调查显示,病毒自然传播速度为每月覆盖5 km。综合考虑疫情在其他地区的传播情况得出,该病毒不仅在种群内部连续传播,而且也可在感染区外跳越传播,且规律不可预见,要想短期内对病毒加以有效控制难度极大[2]。2017 年2 月,俄罗斯伊尔库茨克报告了首例非洲猪瘟疫情,该地与上一猪瘟疫情严重地区欧洲直线距离超过4 000 km。2018 年8 月初,我国东北城市辽宁出现首例非洲猪瘟疫情,紧接着不到1 a,我国31 个省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非洲猪瘟,各省紧急应对,出台相应政策防控非洲猪瘟。但由于准备时间不充分,大部分政策作用效果与预期存在差异,致使我国生猪出栏率受到严重影响,波及生猪产品市场供应价格,制约了畜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3]。

1.3 成熟疫苗尚未研发 现阶段,我国对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取得了以下进展:一是成功分离了病毒有效毒株;二是增加了候选疫苗应用,对猪瘟病毒进行针对性控制;三是对候选病毒株进行了体内体外双重测试,基于病毒展开进一步研究,重点对传染性和复发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病毒株毒力返强问题未发生,疫苗有效性明显提升;四是对最小接种量进行了论证分析,并对大剂量接种和重复接种进行了安全性讨论,结果与预期相符合,病毒疫苗具有安全可靠特征;五是临床应用疫苗产品初步推向市场,对其进行了接种试验,效果基本达到预期。即便如此,我国成熟疫苗正式上市仍需一个过程,分析目前各国对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和临床试验得知,其研究进展仍较为缓慢,成熟商品化疫苗推出仍需相当长的时间。导致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组十分强大,免疫机制相对复杂,变异病毒株的疫苗研发工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获得安全可靠且对变异病毒具有高效免疫的成熟疫苗是推动畜牧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应对此予以重视,加大研发力度,使疫苗接种和推广工作更加稳定[4]。

2 畜牧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与策略

2.1 调整产业结构 ①加大肉鸡养殖力度。作为人体摄入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鸡肉的营养价值极高,其脂肪含量较猪肉更低,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属于健康食品。此外,肉鸡的生产性质也更符合人们的期望,即饲料报酬高、生长速度快、给环境所带来的压力较小,因此值得加大力度养殖。巴西等国人民每年平均消费鸡肉40 kg,俄罗斯和欧盟国家达30 kg,我国仅10 kg 左右。②深入挖掘水禽潜力。现阶段,我国养殖水禽总量在世界位于首位,多数鸭鹅均由我国提供,其中,养鸭量为世界总量的70.00%,养鹅量为世界总量的90.00%,这表明我国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水禽养殖体系。与生猪养殖相比,水禽养殖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较高的饲料报酬上,而且药物、高铜和有机砷含量极低,具备向棉粕、菜籽粕等杂粕进行转化的条件,能真正做到高效且环保[5]。

2.2 调整饮食结构 实践表明,居民饮食结构与消费食材的市场价格存在密切关系,受非洲猪瘟影响,目前猪肉市场价格飙升,居民对鸡肉、鱼肉等替代品消费需求日渐增多,饮食结构出现明显变化。由此而带来的连锁反应,便是猪肉在饮食结构中的占比出现下降,这对畜牧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借鉴价值。行业相关人员应增加对家禽类产品的供应力度,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布局,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饮食需求。针对居民自身而言,减少对猪肉产品的摄入量,可降低卡路里和脂肪,事实证明,这样不仅能改善并优化自身的营养结构,还可缓解猪肉产品市场供应困难的局面,有利于我国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2.3 增加生猪供应量 虽然我国现已出台一系列政策,希望能使生猪产量有所增加,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无法做到供需平衡。这主要是因为生猪养殖无法做到设备配置齐全后,第一时间投入生产,正常情况下,每头母猪均要经过大约18个月的时间,才能进行猪肉供给。要想使生猪供应量有所增加,一方面要警惕无猪市、无猪县的现象,另一方面要客观看待原有养殖模式。研究表明,大城市要想维持安定,在特定区域对生猪进行养殖极为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即便由于重大灾情导致供应链断裂,当地居民仍能维持正常生活。原有养殖模式不足十分明显,即片面强调规模化,而未做到种养结合,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但该模式的优势也不容忽视,首先是能使农家饲料得到充分利用,其次是可增加就业机会,最后是能抵抗市场波动所带来的冲击。

3 结语

非洲猪瘟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影响,且一直持续到后非瘟时期。生猪市场是畜牧养殖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供应量直接影响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目前,非洲猪瘟疫情后畜牧产业面临严重的发展困境,生猪存栏量降低,市场价格持续走高,严重影响了畜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对此,畜牧产业发展中,相关人员应将工作目标放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畜牧产品饮食结构和优化生猪产品市场供应方式上,以便促进畜牧产业升级,推动其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猪瘟畜牧猪肉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猪肉价格连续回落 肉价仍将震荡下行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下半年猪肉进口速度或将放缓
猪肉价格“落地”后怎么走?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