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1-12-07祝尚先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8期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耕地

祝尚先

(甘肃省山丹县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甘肃 山丹 734100)

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方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完善了耕地基础设施,有效提高了耕地利用率,而且进一步优化了耕地灌溉方式和农业种植结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田产量。国家针对农田建设管理职能分散的情况加大改革力度,实现农业农村部门集中管理,从农田布局、建设标准到建设项目的组织事项与监管考核均制定统一管理模式,为农田建设与发展打造了新的格局。

1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帮助农田实现耕地充分利用,进一步发挥耕地价值的有效途径。传统农田建设中存在耕地布局凌乱、土地规划缺乏统一性、耕地利用不合理等情况,不仅影响到农机装备的科学应用,同时为田间作业带来很多困扰,无法有效激发机械化性能优势。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农田建设持续深入,为进一步提高农田建设的机械化水平,必须对农田规划与耕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1]。

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总结传统农田建设经验,以粮食核心产区为出发点,现代高效农业为发展方向,积极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有效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产量,不断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农田建设中耕地技术、灌溉排水等是必要环节,若灌溉系统不完善,或者耕地技术应用不到位,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农田产量。传统农田中受到各方面束缚,田间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整体上农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农田建设现状,设定“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建设目标,确保农田生产经营中真正做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生产模式以及农田环境等有效改善,满足粮食产量提高的标准,增加农业生产发展科技含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农田建设以及粮食保障都至关重要,正因如此,必须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2]。

2 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受到传统农田建设和耕作模式的影响,加上各地区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资源分布等农田基本条件,遇到很多建设问题。为了取得理想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效果,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必须客观剖析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总结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

2.1 农田基础设施维护机制不完善

一是农田基础设施维护机制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制度,虽然提高了农田建设的重视程度,但是维护机制方面却没有及时创新。当前农田生产依然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侧重点,对农田灌溉基础设施维护重视不足,甚至缺乏系统的基础设施管理规范,加剧农田基础设备维护不到位的现象。二是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均设置在室外,在外界因素影响下,设备会出现各种损伤,如此不仅缩短基础设施使用寿命,同时也会影响农田建设进程。农田基础设施主要管理部门为村委会,但是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管理执行不到位,维护及时性缺乏,基础设施管理行为不当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设施安全。

2.2 机械化作业条件限制因素较多

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期间,科学技术与机械化水平提高是必要内容。自动化农田作业模式实施过程中,因农田地理位置或者周围道路等原因,导致机械化运用受到制约,不仅如此,农机设备一般都属于大体积类型,机械设备的运输难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二是政府针对农田建设中道路、设备运输与维护等积极制定解决措施,但是在实施中却面临着农田全局规划不到位、田间道路维护不彻底等问题。尤其是农田使用者私下进行田地置换,为农田规划的实施造成不便。雨雪天气下,道路过于泥泞,车辆行驶安全风险增加,机械设备出现受损。

2.3 受建设规模影响资金无法保障

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普遍较大,建设期间会消耗大量建设资金。虽然农业经济结构积极创新,但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集中调配资金,这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二是农田建设资金涉及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林草、水利等多个部门,不同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实现资金的统一调配与使用。但在实际建设中农田建设涉及部门缺乏系统的沟通,项目区分不明确,很大程度上增加资金集中应用困难。甚至在建设中频繁出现资金过度消耗或者不必要浪费的情况,建设项目执行步骤重复,项目所需资金审批流程复杂等。资金的过度分散规划,严重影响到资金应用效率。

3 解决措施

3.1 纵观全局科学规划,完善农田管理机制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为了加快建设步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必须纵观发展全局,对农田建设进行科学规划,正确认识农田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完善农田管理机制一定要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实际情况,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落实《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突出农田建设重点,整体推进农田建设步伐,统筹农田建设区域,分期落实建设措施,着重对粮食生产功能区进行建设,规划农产品保护区,优化区域布局。积极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的地理环境及气候变化等进行调查,并且制定严谨的建设计划,为田间机械化操作创造便利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需对建设区域展开综合管理。首先成立专门管理小组,统筹协调农田建设[3]。其次是设立农田建设问责机制,针对性地解决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是政府统一对农田建设进行领导,部门积极完成建设任务。积极打造质量循环管理模式,针对农田建设范围广、工期紧、技术高等特点,科学选择参与农田建设的单位,从每个环节进行农田建设监管,尽早完成农田高标准建设。

3.2 优化农田基础设施维护机制,树立正确维护意识

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提高对农业生产相关的基础设施维护意识,优化基础设施维护机制,不断树立正确的维护模范,保证农田基础设施运行安全与质量。农田基础设施维护过程中,维护力度加大的同时,还要提高对细节方面的关注度,提高保养质量。就管理制度方面的完善,着重关注设备维护薄弱环节,以全方面管理模式,保证农田基础设施的安全。贯彻落实奖励激励机制,若遇到故意破坏农田基础设施的行为,必须严厉惩戒。落实农田管护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维护资金投入,制定基础设施维护计划,尽可能延长农田基础设施应用寿命。

3.3 贯彻落实建设标准,加强耕地质量管理

建设标准与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需要加强对耕地质量的管理。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具体情况,对粮食产区以及农作物产区进行优化,积极改善农田土壤属性,应用先进耕作技术,进一步提高耕地产量,增加土地肥力培养力度,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抑制农田建设中的过度消耗。科学改善重金属污染现象,有效清除农田农膜残留,确保农田质量优化措施的全面覆盖,以达到提高农田耕种质量、产量的目的。

3.4 加大专业培养力度,打造专业农田建设团队

高标准农田建设包括一系列建设内容,涉及土地资源、水资源、作物学、水利工程、公路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电力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等诸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及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和标准,因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处于初步阶段,很多方面经验缺乏,加之相关人员对高标准农田认识不足,限制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面对这种情况,积极从现有建设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并加大学习与研究力度,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确保所有项目的建设均达到规定标准。积极健全农田建设机构,吸引更多高质量农田建设专业人才参与其中,改善人才短缺的状态,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技术衔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步伐。

4 结束语

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的重要举措,农田建设中因为各方面因素影响出现各种建设问题,尤其是基础设施维护以及规划落实方面。面对这种情况,要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提高对耕地质量、管理机制执行等的重视程度,打造专业的农田建设团队,改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建设模式,加快建设步伐。

猜你喜欢

高标准农田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保护耕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高标准高质量转入“三年行动”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农田创意秀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