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高职数控铣削实训环节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07李金平
李金平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1 “工匠精神”内涵实质及意义
1.1 “工匠精神”的内涵实质
工匠精神是指技术工人或从业人员在某一行业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与职业品质,是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精神涵养与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也是从业人员零件产品的价值取向。其基本内容包含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敬业精神、专注力和创新求变的驱动力等。
1.2 践行“工匠精神”的意义
“工匠精神”体现出来的意义主要是:保证零件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各道工序的加工质量与精度,保证零件产品的品质与售后的耐用度,进而体现制造工人的精细程度。从国家制造行业的层面上讲,“工匠精神”代表国家行业的整体制造质量,体现产业工人的素质与素养,也展现了国家制造业高质量的发展风貌。
“数控铣削加工实训”作为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主要的实训课程,让学生传承好“工匠精神”,对保障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行为习惯,保障毕业生各行各业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专注与严谨,保证零件产品的质量优良甚至一流,使世界其它国家感受“中国制造”品牌的美誉度对,树立国人心中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实践教学中“工匠精神”的渗透与融合
2.1 触动于心,见效于行
数控铣削实训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数控铣削的相关实训操作方法、技巧与零件的加工工艺,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技能;促进数控铣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的有机结合,并让实践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为使数控铣削实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并让学生的技能实训操作中充满“活的灵魂”,借助于该课程的实训过程与平台载体作用,让“工匠精神”的精神实质通过指导教师各种渠道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入心入脑。实训教学过程中通过制造业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等国制造业从业工人精湛的技艺和一丝不苟严谨的工作作风与职业态度而生产出让世人羡慕称道的工件产品实例的讲授,真正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制造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技能报国贡献力量。
2.2 细小着眼,“讲”“演”结合
数控铣削技能实训时,不放过很小的可以对学生进行“工件精神”等内容德育渗透的机会,哪怕是很细小的机会也要充分利用把握好。从细节入手,通过实例,把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情操等必须的企业操守与数控铣削理论知识、操作知识的讲授和实践操作演示充分结合。
实训中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工匠精神”必须贯穿于零件产品生产加工过程的始终,更让他们意识到培养“工件精神”不但要有吃苦耐劳和严谨细致的职业品质,还要掌操正确的实践操作方法。例如数控铣削实训过程中工件的高度(厚度)测量时,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是:一是握持量具的姿势要正确,二是要有耐性和认真的态度,三是测量时要手眼合一,以达到正确的测量姿势和观察视觉。而这其中,“耐性”和“认真”便是体现出来的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了;“正确的测量姿势和观察视觉”便是正确的操作方法了,这二者缺一不可。
2.3 项目引评,以评促用
数控铣削的实训课题,大多数是以项目化的形式把每个实训课题安排在实践操作的现场进行。实训的课题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授课时间的先后顺序计划安排好。每个实训课题可细化为若干个技能知识点,而每个技能知识点重点在于动手操作和加工工艺的把握上。同时评价并讲述该知识点所必须拥有的某种具体的工匠精神及其相关体现。因此,在设置加工参数时要认真,并且要对设置好的参数进行仔细检查。而一旦启动铣床“自动运行”后,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加工过程要耐心等待;并随时观察加工工况,时刻注意可能出现的偶发情况。这种体现为“认真”、“自信”的工匠精神是生产任何零件产品必须拥有的职业态度,也是做好其它事情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
2.4 提问学生,量化考核
学生作是进行数控铣削技能实训的主体。他们必然对实训指导教师多角度所讲授的“工匠精神”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印记。但如何检验他们的实训效果呢?他们在实训过程中是否真正体现了“工匠精神”的精神实质呢?作为数控铣削实训课的组织者与技能的传授者,实训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当场提问和量化考核的方式检验他们对“工匠精神”的感悟理解及技能实训效果。
提问学生,即对学生加工某个工件的工艺特征、现场工艺实施及必须有的某种“工匠精神”的具体种类与表现分别提问,让学生回答,然后指导教师再予以必要的补充,这样能大大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量化考核,即对学生所实训的工件列出评分标准,按评分标准每一项每一项进行评分,打出实训分数。最后根据对学生提问的情况,给出每次实训的总分并反馈给学生。
3 结语
高职层次数控铣削课程的实训环节,是数控技术等专业学生提高动手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也是他们走向社会、走向企业必经的阶段。学生的技能实训必须与“工匠精神”等职业情操教育紧密结合,才能提高他们一流的产品质量意识。在学生数控铣削技能实训课的教学与训练中,通过技能教学和多方位多角度的“工件精神”等内容的德育渗透与融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使“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真正树立起追求卓越的理念和一流零件产品的质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