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3+3中高职衔接学生的职业素养
2021-12-07陈跃
陈 跃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1 提高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 教师过于偏重理论知识
在当下中高职院校教育中,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等问题很常见,在中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展开教育时这种问题更是被放大化。对于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这个专业而言,尤其强调了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如果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是一味地按照老方法,只是单纯地布置任务,讲解作业,对学生缺乏一定的引导,就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大多中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只是得过且过,走个过场,将内容灌输给学生,也不管学生是不是学会、掌握的情况如何。中高职院校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方面也有责任,相关院校没有为学生安排到定时定量的技能训练,学生在平时没有机会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就没有很好的学习体验,无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这是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
1.2 中高职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中高职学生具有一定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会开始逐渐成熟,这些特点表现在: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家庭中表现欲望极其强烈,希望受到重视,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位成熟的大人,从这些表现可以看出来学生们个性特征开始明显,而且这也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教师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教育和引导,如果当学生的自尊心开始变得强烈起来,而教师还是采取一味的老思想和旧方式,那么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就会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碰撞。而且大部分中高职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意识及学习能力,中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的辍学生,这些学生多数是因为文化教育学习吃力才会选择中高职教育。因此,这部分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较差,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又是一门比较复杂的专业,学生学习起来可能会更加困难。学生在对待教师布置的任务时往往也都是草草了事,以应付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也不会产生什么基本的职业素养。
2 提高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措施
2.1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将课堂上教授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针对目前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技能训练教学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学生们的平时表现进行分析,通过学生平时的技能训练结果来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做出评价。
2.2 教学和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
中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与其它的专业不同,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性,要培养的是紧跟时代潮流,顺应社会发展,能够满足各种任务要求的优秀人才。中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因为其复杂琐碎的教学内容,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备课时要合理地选择自己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筛选,积极开办一些创新型课程,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和掌握。所以,教师在针对中高职学生展开教学时,也要注意与时代特征相结合,要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同样地,中高职院校要为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多开展活动,促进学生在参加活动时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受到专业技能的重要性。
2.3 教师的引导
对于中高职生来说,虽然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是也会出现一些钻牛角尖的情况,这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提升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3+3中高职衔接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一项庞大、系统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想要使中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都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这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学生不断地积极进取。身为教师,要做到对自己所教授的知识了如指掌,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来进行不同教学方式的教学,要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最终将其培养成优秀的创新型人才,能够以良好的职业素养来完成社会上的各种任务。
2.4 学生之间的交流
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能力,教师可以进行小组分配活动,4人一组或2~3人一组,进行分工学习。教师还可以分配小组任务,让小组内部学生进行合作完成以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来看看哪组的完成度最好,配合最默契,这样做也可以提升学生们的配合能力和交流能力,学生可以在交流中学习到专业知识,也带动了许多学生一起学习,加强学生对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步。
3 结语
总的来说,提升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3+3中高职衔接学生的职业素养要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相结合,着重强调对技能的训练和提高专业性的训练,以此来提高人才的专业性。所以中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要想得到很好的发展,还是要把重点放在对人才的专业技能训练教学上,学生不能只会学习书本内容,还要学会和实践相结合,在训练时能够将书本上的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也才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