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布拖县2010-2020 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分析
2021-12-07何粤发苏光玉张富平
何粤发,苏光玉,张富平,刘 琼
(1.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 健康管理科,广东 佛山 528000;2.布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凉山 616350)
布拖县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凉山州东南部大凉山区,传染病仍是危害当地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当地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趋势,从而为控制疫情,也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依据,2021 年3 月起对该县2010-2020 年在国家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了分析,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国家传染病报告系统导出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2010-2020 年病毒性肝炎病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1)基本信息:包括基本情况、生活方式、既往病史及家族史;2)流行病学情况:发病时间,治疗情况;3)实验室检查: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等;4)人口资料:从当地公安户籍部门收集,人口标准构成从中国年鉴收集。
1.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比较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 表示,比较用T 检验,检验水准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率
由表1 可见,2010-2020 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1 511 例,其中男性1 169 例,女性342 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1.35/10 万,年平均标化发病率为67.03/10 万。
表1 布拖县2010-2020 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统计表
2.2 性别分布
在1 511 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男性1 169 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5.92/10 万,年平均标化发病率为51.58/10 万,女性342 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3.73/10 万,年平均标化发病率为15.45/10 万。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X2=386.233,P<0.001。如表2 所示。
表2 布拖县2010-2020 年病毒性肝炎发病分类构成表
2.3 年龄分布
平均年龄:最小发病年龄3 d,最大发病年龄86 岁,平均30.26±14.33 岁。其中男性平均30.96±13.88 岁,女性平均29.25±14.11 岁,男性平均发病年龄比女性大1.71 岁,T=5.994,P<0.001。由图1 可见,各年龄组患病呈负偏态分布,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主要发病年龄15~45 岁,15 岁以上急剧上升,25~30 岁发病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15~20 岁之间女性发病高于男性,其余男性发病高于女性。
图1 布拖县不同年龄人群病毒性肝炎发病曲线图
2.4 时间分布
图2~3 显示,布拖县病毒性肝炎发病呈波浪上升趋势,近年急剧上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意义,X2=844.738,P<0.001;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3:1。
图2 布拖县2010-2020 年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动态曲线图
2.5 职业分布
图4 所示,布拖县2010-2020 年病毒性肝炎患者前3 位的职业构成为农牧民92.9%(1 403/1 511)、散居儿童3.6%(55/1 511)、学生2.4%(36/1 511)。
图3 布拖县2010-2020 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图
图4 布拖县2010-2020 年病毒性肝炎职业构成
3 讨论
病毒性肝炎仍然给全世界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主要特点是感染率高,治疗率低。据JESS Howell[1]等人报道,全球有3.2 亿病毒性肝炎感染者,其中大约有2.48 亿慢性乙肝感染者,8 千万慢性丙肝感染者,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肝衰竭和肝细胞癌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每年有2%~5%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和1%~5%的丙肝肝纤维化患者发展为肝细胞癌。SIMONE Lanini[2]等人报道,病毒性肝炎在全世界每年引起150 万人死亡,并影响数亿人的生活质量,联合国制定的《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要求消灭肝炎,并要求到2030 年减少90%慢性患者[3]。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的BARATHAN,MUTTIAH[4]等人报道,全球2 亿人受丙肝的威胁;美国KIM Hyun seok[5]等人报道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有62.0%来自乙肝和38.2%的丙肝感染者;莫斯科医科大学的OLISOVA O[6]等人报道,有5%的慢性乙肝感染者和2%的慢性丙肝感染者会发生慢性荨麻疹;台湾的陈德元[7]等报道,约有5%的慢性乙肝感染者和11%的慢性丙肝感染者会发展为肝硬化;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刘小畅[8]等报道2004-2016 年我国共报告病毒性肝炎1918.7 万例,年均发病率为110.4/10 万;共报告甲肝61.6 万例,乙肝1541.0 万例,丙肝202.1 万例,戊肝30.7 万例,未分型肝炎73.3 万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6/10 万、88.7/10 万、11.5/10 万、1.8/10 万和4.3/10 万。我国居民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小幅下降后走平趋势,但仍然处于高位;甲肝、乙肝、未分型肝炎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下降12.1%、2.5%和11.5%;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14.4%;戊肝发病率在较低水平波动,病毒性肝炎年均死亡率为0.67/10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孙校金[9]等报道,中国甲型肝炎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风险降至较低水平。但西部省份、5 岁以下儿童甲型肝炎发病风险仍较高,2004-2015 年中国累计报告574 697 例甲型肝炎病例,平均发病率为3.62/10 万,2015 年甲型肝炎发病风险为2004 年的0.23倍,四川、新疆、云南的发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数的27.27%。2012-2015 年中部、东部省份发病率均降至2/10 万以下,分别为1.21/10 万和1.08/10 万,西部省份仍较高为3.46/10 万。由于加强了疫情防控,大范围的病毒性肝炎暴发疫情已得到控制,最近5 年,全世界仅2015-2016 在印度西北旁遮普省阿姆利则地区年发现了水源性病毒性肝炎(HAV/HEV)暴发[10],其中感染戊肝占68.42%,甲肝占2.1%。但是,戊肝的总发病情况仍不能乐观,2004-2017 年中国累计报告329 519 例戊型肝炎病例,报告发病率由1.27/10 万上升至2.10/10 万,呈逐渐上升趋势[11],可能与近年提高了戊肝的检测率有关。另外,病毒性肝炎感染者的治疗率亟待提高。YVAN J F Hutin[12]等报道,2015 年,不到10%的乙肝和丙肝感染者获得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影响疾病预后的关键。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和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癌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对于部分患者应尽可能追求“临床治愈”,但大多数病毒性肝炎感染者无法达到停药标准,实现“临床治愈”。史继静[13]等人认为,宿主免疫应答是决定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转归的重要因素,机体抗病毒免疫功能不足,尤其是HBV 特异性T 细胞功能缺陷是造成HBV 感染慢性化的主要原因。现有抗病毒药物虽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损伤和延缓疾病进展,但由于无法恢复患者机体抗病毒免疫功能,因而无法彻底治愈HBV 感染。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HBV 抗原抑制剂降低或清除表面抗原和HBeAg、HBV cccDNA 抑制剂减少或控制病毒储存库,同时联合新的生物治疗策略恢复机体HBV 特异性免疫功能,可能是彻底治愈慢性乙肝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以HBsAg 清除和HBV DNA 持续检测不到为标志的功能性治愈或临床治愈逐渐成为国内外临床指南推荐的理想治疗终点,已有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包括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以及干扰素(IFN)或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NAs 治疗安全且耐受良好,但停药后病毒学复发率高,疗程长甚至可能需要终身服药,PEG-IFN 治疗的优势包括疗程有限、应答更持久以及不产生耐药。然而,仅部分患者对IFN 可获得持续应答,且副作用普遍存在,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广泛应用。病毒性肝炎治疗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是治疗的药物比较难获得;二是药物昂贵,普通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的感染人群难以承受持久而高昂的治疗费用;三是治疗周期长,一般需治疗数月甚至数年,许多感染者难以坚持。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抗病毒治疗药物的推出,以及各国政府医保政策的倾斜,病毒性肝炎感染者的治疗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缓解。
布拖县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应进一步加强。该县病毒性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71.35/10 万,年平均标化发病率为67.03/10 万,病原体以乙肝、丙肝、甲肝为主,与凉山州罗进[14]等人报道相近,高于沈阳[15]2013-2018 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5.96/10 万,远高于山东潍坊市[16]2004-2019 年年均发病率为9.09/10 万的报道,低于绵阳涪城区[17]2005-2018 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32.35/10 万,永泰县[18]2014-2018 年均发病率为153.55/10 万,南阳市卧龙区[19]2009-2018 年均发病率为110.17/10 万,以及武汉市[20]2004-2017年均发病率98.76/10 万的报道。但是,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一方面可能与检测技术的进步,人群检测率提高以及传染病的漏报率降低有关;另一方面提示病毒性肝炎的疫情防控仍应加强。包括做好扩大传染源的筛查和治疗,传播途径的控制,特别是加强医源性感染的控制,保护易感人群等工作。
做好甲肝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是目前控制这2 型病毒性肝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布拖县乙肝病毒感染构成占55.1%,提示在人群中,特别是适龄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需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