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桑养蚕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对策探析

2021-12-07袁万顺

湖北农机化 2021年14期
关键词:蚕种桑蚕桑园

袁万顺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农业推广站,广西 河池 547100)

1 桑蚕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桑蚕产业逐步朝向中西部地区发展

种桑养蚕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广西地区作为物质较为丰富的地区,其桑蚕产业发展情况逐渐有超越东部地区的势头。近年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力发展桑蚕产业。目前,全县桑园面积达1.324万hm2,养蚕农户4.7万户,种桑养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2019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桑园面积达到1.304万hm2、产茧量28.8万担、农民种桑养蚕收入13.05亿元、惠及贫困户6234户。

1.2 桑蚕产品市场需求量不断提高

我国的桑蚕产品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桑蚕产业的实用性强、使用范围广泛,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都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我国的桑蚕产品每年要销往国外150个国家中,并且随着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家纺、衣物类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蚕丝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了,其市场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

1.3 种桑养蚕环境、政策优势较为明显

东桑西移政策的实施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种桑养蚕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遇。种桑养蚕作为一项投资小、收益高、见效快的产业,在发展期间能够快速推动当地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并且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2 桑蚕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桑园管理不科学

桑树在种植期间需要注重水肥管理,还需要定期进行消毒、清园、除草和修枝整形等,另外还需要注重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对桑园的种植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但是根据目前的桑园管理工作情况来看,许多企业和农户过于追求桑园的种植产量,在施肥的时候过度使用氮肥,忽视了种植营养均衡,虽然能够产出更多的桑叶,但是整体营养价值较低,并不利于种桑养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整体养殖技术水平不高

近些年桑蚕产业在政策推动下虽然受到了极大的追捧,但是由于基层养蚕理念的落后、对于种桑养蚕的认知不高,其粗放化管理、没有把握关键性的种养技术,导致桑蚕业的经济效益降低。粗放化的管理模式会导致忽视蚕病的防治工作,一旦大规模爆发蚕病,即使采取相应的措施也无法提高养殖效率与经济效益。

2.3 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基层的桑蚕产业化程度有待提升。桑蚕产业发展阶段中所需要投入的劳动强度较高,对于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的投入较高,但是短时间内的劳动收入却较低,许多农户会选择转行。基层桑蚕产业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所需要投入的劳动力更多,再加上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资金来源等都导致了桑蚕产业的发展受限。

3 桑蚕产业的后续发展对策

3.1 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

培养基层桑蚕产业人才是确保桑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样也是确保桑蚕产业增收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乡村桑蚕产业发展过程中,只有通过组建专业的技术团队,才能够确保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种桑养蚕产业时,需要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方式来培养出一批专业技能过关、具有经营管理意识的基层管理队伍,为今后种桑养蚕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管理经验,这样才能够确保当地桑蚕业获取长期、稳定的发展。

3.2 加强蚕种管理,确保市场供应能力

为了确保桑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规范蚕业市场的监管制度,保护蚕农利益,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来控制蚕种,禁止销售不合格的蚕种,只有确保优质蚕种的足量供应,才能够从源头控制桑蚕业的品质。其次是要做好蚕种供应、发放的计划。若是在本地缺种的情况下需要适时从外部调用适合的蚕种,并做好质量把控。并且要全面禁止在无蚕种经营许可的情况售卖蚕种、蚕药等行为,为当地蚕种饲养安全提供保障。

3.3 建立桑蚕高效示范园地,延伸桑蚕产业链

首先为了全面推动种桑养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建立高产高效桑园来起到示范推广的作用,加大种桑养蚕技术的推广力度,降低养蚕设施的投入、提高蚕放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蚕房设施不足、资金投入大等问题。其次需要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来延伸桑蚕产业链的发展,通过扩建茧丝加工企业来减少蚕农的种养顾虑,同样也能够起到推动当地桑蚕业的稳定发展,并积极扶持当地龙头企业的发展,加强品种开发能力和技术升级,从而逐渐提高企业的产能与经济效益。

3.4 采用复合式经营模式,提高生产效益

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完善的市场运行、发展机制,利用市场手段来调节桑蚕生产环节中的利益关系,从而降低政府的管理难度和经济风险,避免出现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在进行技术推广、生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并强调政府职能的管理能力,结合多个部门的力量来对桑蚕产业的发展机制统筹规划。

传统的种桑养蚕模式是将桑叶作为蚕的食物,只开发了桑树的部分经济效益,但是忽视了桑葚的产出价值、蚕粪的药用价值、桑树的环保效益等。目前多数蚕农的种养观念较为落后,仅仅将种桑养蚕作为维持生计的工作,没有意识到复合经营的效益。这对于桑蚕养殖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随着种桑养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型的生产管理模式逐渐取代了单一的农户生产,养殖的科学、合理性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为桑蚕种养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种桑养蚕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桑树的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从而全面提高桑蚕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西部地区的桑蚕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近些年国内外的桑蚕产品需求量处于不断上涨的趋势,为桑蚕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在桑蚕产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桑蚕养殖管理工作,做好初期的选种,并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全面提高蚕丝的质量与产量,全面探索、完善桑蚕产业链,提高其经济价值,从而确保我国桑蚕产业获得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蚕种桑蚕桑园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关于科学桑蚕养殖技术带来的思考
浅析桑蚕生产产业的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