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

2021-12-07刘宏伟普布顿珠

现代园艺 2021年6期
关键词:荒漠化覆盖率藏区

刘宏伟,普布顿珠

(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西藏拉萨 850000)

1 森林培育的主要工作内容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森林培育是林业工作中的重点,此工作主要由人力、机械开展立地、选种、育苗与栽种工作,在这种方式下,能够大大提高植树造林的整体水平,提高森林资源的覆盖率,构建更和谐的生态环境。在实际森林培育工作中,有关部门、人员需积极参与到森林培育工作中,在保障森林覆盖率、树木数量增长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与森林资源,用森林资源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捷,改变整体的生态环境。森林培育使得森林资源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助力可持续发展事业。

2 当前生态环境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我国乃至世界生态环境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4 个方面:(1)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率低是引发水土流失问题的重要原因,由于植被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发挥涵养水源、防风固土的作用,一旦区域内的植被覆盖率较低,在雨季将会增大水土流失的威胁。在我国西藏地区,水土流失问题极严重,具体表现为水土流失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的特征。(2)土地荒漠化。藏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相对特殊,当植被覆盖率较低时,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加剧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从根本上来看,生态环境弱化的突出表现就是土地荒漠化。(3)耕地资源降低。对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农业是重要的产业类型,而土地是进行一切农业活动的基础,若在藏区林业发展过程中,没有将林业与耕地资源保护相结合,将会恶化区域内生态环境,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耕地资源的退化。西藏处于极寒地区,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若在人类活动过程中缺乏耕地保护,将会影响藏区人们的耕作及藏区农业生产活动的稳步进行。(4)生物多样性减少。近年来,藏区发展过程中,人们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藏区内的植被覆盖率、森林占有率有显著降低,再加上有关人员缺乏保护与管理藏区森林资源,将会导致藏区内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藏区生态环境、人们生产生活等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损失。

3 森林培育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3.1 防治水土流失

现阶段,水土流失问题是重要的生态问题,这一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为满足短期的经济利益需求,破坏了大量的森林资源,植被覆盖率较低导致植被难以发挥保持水土、水源的作用,进而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从全球水土流失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远比其他国家要严重,此问题严重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制约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水土流失还带来了一系列的土地荒漠化、山地滑坡等灾害。而森林培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治水土流失,降低水土流失的发生频次。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每1cm 厚度的枯枝落叶层,能够将地表径流减小至正常状态的1/4,泥沙含量比原来降低约7%[1]。森林培育工作进一步扩大森林的种植面积,在雨季能够发挥森林资源延缓洪峰、控制洪水量的作用,而在旱季,森林资源可以发挥涵养水源、调节流域水资源的作用,在防治水土流失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2 防治土地荒漠化

森林培育通过种植各种林木,可发挥森林资源在防风固沙方面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在我国乃至世界,土地荒漠化都是极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土地荒漠化治理非常关键。土地荒漠化在一些地区非常严重,比如,在我国西藏、新疆、青海等部分地区,影响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改善此局面,这些地区都在积极探索森林培育,在荒漠化或潜在荒漠化地区,通过种植适宜林木,有效抑制了荒漠化的发展。森林在防风固沙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森林有效降低了灾害性风度,改变了风向。在一些沙尘较严重的地区,森林培育工作的进行还改善了大气环境,一些绿化工程的大范围开展大大提升土壤肥力,在抑制土地荒漠化、减小荒漠化威胁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西藏地区的海南州生态环境为例,此区域的平均海拔在3200m 以上,属于寒冷干燥、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全州的土地荒漠化面积达到了1266666.67hm2,荒漠化土地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28.3%,荒漠化问题严重,且存在严重的草场退化现象,通过森林培育工作,能够有效改善海南州的生态环境条件,对土地荒漠化具有重要的抑制作用。

3.3 保障物种多样性

生态环境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建设中,必须要保持生物多样性。全球生态环境中包含的各种生物非常多,而森林中的生物物种最丰富。当前,随着人类各种活动的加剧,严重地破坏了森林资源和一些生物物种的生长与栖息环境,难以保持物种多样性,濒危物种越来越多[2]。根据有关调查,在我国将近20%的物种面临较大的威胁。在当前发展背景下,要满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要加大在生物多样性保持方面的投入,保障生态环境中的物种多样性。森林培育是保持物种多样性的重要途径,森林培育种植了各种林木,使得植物种类、数量显著增长,为生物物种的保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4 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森林培育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提高了森林资源的覆盖率,各种植物每天都在进行光合作用,而这种光合作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根据有关资料,每1m3的林木能够吸收350kg 的二氧化碳,根据此原理,种植越多的林木就能够吸收越多的二氧化碳,对缓解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浓度呈逐步上升的过程,温室效应明显,成为了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由于森林资源可以在缓解温室效应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越来越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建设,通过更高的森林覆盖率减小温室效应的威胁。

3.5 保障农业生产

森林资源不仅与林业发展有直接的关系,更与农业、工业等有紧密的联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森林培育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森林培育下能够实现森林的防灾减灾、温差控制作用,避免在农产品种植中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其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森林培育大大提升森林资源的覆盖率,森林在生长时存在蒸腾作用,有效实现了空气净化、提升空气湿度,对调节局部小气候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达到预防干旱、霜冻等灾害的目的。

4 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应用策略

4.1 提高森林培育质量管理的科技水平

在森林培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科学技术的应用,应在森林培育全过程中,积极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用技术提升森林培育的整体水平。因此,藏区林业部门在开展森林培育工作过程中,需结合藏区林业发展的现状,建立一套完善的森林培育管理体系,用先进的技术提高森林培育技术水平,尽量实现森林培育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森林培育时不可忽视植株的质量检测,由专业人员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实时监测植株,详细记录各种苗木生长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并全面地分析树木生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要全面检测火险、病虫害等风险,为树木创造更理想的生长环境,提升森林培育的总体质量。

4.2 加强先进森林培育理念的应用

森林培育过程中,培育理念将会影响整个培育水平。随着藏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逐步出现先进的森林培育理念,这就要求在藏区森林培育过程中,更新传统的培育理念,用积极的森林培育理念克服消极森林培育理念的限制,形成良好的森林培育习惯与发展理念,投入相应的人力资源等恢复森林资源,提升森林培育的整体质量。藏区林业的发展受到人们乱砍滥伐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藏区政府要严禁林业资源、森林资源随意开发的现象,宣传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提升人们的森林培育意识。藏区林业部门需从长远性的角度出发,将森林培育与林业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相联系,推动林业的长远发展。

4.3 强化森林经营,形成林业产业链

在我国林业资源发展过程中,资金投入形式、林业发展表现都相对单一,在这种情况下,林业的各方面效益都相对较低,难以发挥林业本身的价值及其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因此,在森林培育工作中,需加强重视林业经营,丰富林业的基本内涵,逐步拓展林业产业链结构。藏区的经济发展、林业发展等都相对特殊,经济环境的改变使得藏区林业发展面临新的调整,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要以国家的相关政策为基础,形成林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

5 结语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的开展,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在森林培育方面的投入,以发挥森林资源在空气净化、生态保护、气候调节等方面的作用,用森林培育减少各种生态环境危害。

猜你喜欢

荒漠化覆盖率藏区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我国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中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
1986~2019年乌拉特后旗荒漠化动态演变及其成因研究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爱在黄河第一湾:“上海女婿”的藏区传奇
电信800M与移动联通4G网络测试对比分析
甘孜藏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手机媒体的使用与藏区稳定研究*——基于迪庆藏区田野调查的阐释
内蒙古西辽河流域荒漠化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