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理念下的城市街旁绿地设计

2021-12-07张帆

现代园艺 2021年6期
关键词:生态效益绿地绿化

张帆

(黄骅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河北黄骅 061100)

1 街旁绿地规划设计的现状问题

街旁绿地在城市中介于各个道路与建筑之间,呈点状或带状散布在城市平面中,串联了整个城市的绿地系统,也承担着一部分展示城市形象的重任。城市的发展必然带来街旁绿地的发展和升级。传统规划设计中为了顺应城市快速发展,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决策者和设计者的审美取向为指向。倾向于追求豪华奢侈的园林建设,欠少考虑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在全国绿地建设生态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街旁绿地规划设计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的要求。

1.1 出发点上片面考虑人的感受

对街旁绿地的传统设计上出发点常片面考虑使用者的感受,较少兼顾美观需求和生态效益,忽略街旁绿地在绿地系统中对整个城市生态圈的影响。易造成不适宜的规划设计,不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1.2 形式上片面追求视觉效果

街旁绿地承担着一部分展示城市形象的重任,街旁绿地中景观雕塑小品的设置无疑是点亮绿地的景观要素。传统的街旁绿地雕塑小品追求气派高大,强调图形的美观和象征意义。倾向于建设大面积硬化广场,崇尚华丽丰富的铺装形式,较少考虑节约型、生态型的新型材料运用。增加设计与制作成本,忽略对生态效益的综合考量。

1.3 植物种类组成单调,生物多样性低

景观生态学上衡量城市景观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本土化程度。传统的街旁绿地设计中,对植物运用上容易单纯把植物看作一种形态和形象,重视植物服务于良好的景观效果,而忽略植物本身的活性,欠缺考虑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种植形式单一、呆板缺少变化;对本土植物缺乏深入的挖掘利用,不利于稳定的功能型植物群落的形成。

2 生态理念在街旁绿地中应用的探索及措施

2.1 思路与探索

生态景观设计已经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强调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降低消耗自然资源,减少破坏环境,提倡可循环的材料利用和维护本土生物多样性等原则。寸土寸金的街旁绿地建设中,更需要深挖绿地潜力,提高绿地质量、增强综合效益。

2.2 方案与措施

2.2.1 引入生态设计理念。随着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相关政策的出台,和生态设计实践案例的涌现,今天的街旁绿地设计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从片面的考虑以人为出发点逐渐转变为兼顾考量生态效益理念。将生态设计理念引入城市建设也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由最初的征服自然逐渐过渡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在本地自然环境规律中寻找突破口,利用生态过程中的循环再生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关联的和谐共生。这是整个园林行业从决策者到基层工作者需要认清的形势,街旁绿地设计引入生态设计理念,对推进城市绿地生态可持续发展建设有良性促进作用。

2.2.2 生态材料景观化利用技术。(1)生态材料作为景观园林小品。用于生态景观设计的生态材料是指绿色建材和可回收利用的废弃材料。新兴的绿色建材用于景观园林小品的有玉米塑料新型可降解材料和取材自然植物的竹子、芦苇、稻草等。废弃材料作为景观园林小品,一般采用废弃的建材、工业废料、各种零部件进行艺术化处理。韩国艺术家Yong Ho Ji 通过使用轮胎,利用其附带的钢材、木材或泡沫塑料打造而成的动物雕塑。艺术家Chakaia Booker 一共为国际女性艺术博物馆制作了4 个同类型的雕塑,使用材料都是废弃轮胎片,相互组合能形成别样的美感。

2.2.3 生态材料作为园路铺装。街旁绿地的道路、广场及活动场地建设中,一方面可运用生态透水混凝土和回收再生陶瓷透水平板等新型绿色建材作为道路铺装,降低投资成本,促进雨水的就地渗透,从而节约绿化灌溉水资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另一方面,利用废弃材料作为园路铺装,尤其是利用本地特色产业的可回收废弃物进行艺术化处理后使用,兼顾美观效益与生态效益。著名的加拿大汉密尔顿的铁轨铺装,设计师利用回收的铁轨,切断并排列出“地毯式”的花纹,嵌入人行道上。在回顾城市钢铁称著的历史,展现出别样的艺术风格。黄骅市湿地公园中的磨盘廊道,采用回收农户废弃的磨盘进行园路铺装,展示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提升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

2.2.4 生态材料塑造地形。在大部分地势平坦的北方城市,街旁绿地设计中经常倾向于采用堆山造景的方式改善过于平坦的地形,堆砌地形和建设大型广场等构筑物需要大量土方倒运。从生态设计角度考虑,可将废弃的建筑垃圾塑造地形,建筑垃圾堆砌塑造微地形。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地形塑造中,把建筑废弃物如混凝土、木材、金属制品、小五金模具等进行破碎筛分,用作绿化工程的回填材料,此法能消纳大量的建筑垃圾,为城市重塑生态环境。

2.2.5 高效益植物群落配置技术。(1)营建稳定的低维护植物群落,提高生物多样性。乡土植物在本地繁衍,最适应本地自然条件。合理利用乡土植物可提高抗病虫害能力,降低植物维护成本,发挥植物的自养功能,形成稳定的低维护植物群落。景观配置可打破惯用的修剪草坪,整齐的绿篱造型,适当采用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土植物组合的乔灌草群落。设计上可以从多年稳定生长的城市自然遗留地植物群落中寻找灵感,从自然中获得启发,运用这个规律在绿地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人工造景生境。

其次,提高生物多样性。充分认识并巧妙地利用动植物的共生共存关系,在街旁绿地的规划设计中,合理设计植物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在阿姆斯特丹的希普霍尔机场绿化方案中,设计者在树下种植红花草,利用生物固氮作用为树木提供肥料,在树间安置蜂箱,利用蜜蜂传播红花草的种子,在原本荒芜的土地上建立微型的生态圈。街旁绿地以点和面的形式散布在城市各个街角,在设计中可以考虑为候鸟休憩和停留提供条件,在候鸟迁徙廊道与街旁绿地重合的地块上,重点设计为鸟类提供食物的观果植物,设置候鸟停留和休憩的场所及设施,丰富街旁绿地生态景致的同时,促进人与生物之间有益的共生影响。

(2)植物修复土壤。利用植物改良土壤是最温和的方式。利用乡土植物先行改良土壤,可以在几年之内减少裸露土壤,对城市街旁固沙固尘起到良好作用。这样投资成本低,取得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此方法适用于建设中的空地绿地提前规划,比如街旁废弃地。在本地街旁绿地中可引进对深浅层土壤改良效果好的盐生植物搭配种植。柠条发达的根系为微生物生长创造有利环境,减少盐分,增加植物生长的微量元素,为物种的发育和长期生存提供基础;碱蓬对表层土壤改良较好;白刺耐盐能力极强,根系发达,对深层土壤的脱盐改良效果明显;柽柳是盐碱地种植的首选植物,其蒸腾作用降低地下水位,减少了盐分在地表的累积。可起到盐生植物对盐碱地和滨海盐渍土明显的生物修复作用。

(3)街旁绿地中的立体绿化。街旁绿地资源紧缺,利用各种形式的立体绿化能够增加综合生态效益。传统的立体绿化采用植物直接吸附粗糙墙面或者利用网架辅助攀缘植物绿化,增加建筑表面绿化面积,提高建筑景观质量,取得的绿化效果较好,改善了局部环境。街旁绿地中同样可采取此方法,利用廊架、景观小品花架等设施,打造生态“绿墙雕塑”、“绿色屏风”兼顾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4)植物净化空气技术。街旁绿地介于建筑与道路之间,区域内空气质量较差。可以通过植物的空气净化技术提高生态效益,在街旁绿地中临近座椅设置的绿化带内,适当配置芳香植物、抗污染植物,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改善局部空气质量,达到空气净化的效果。比如,夜来香有一定的驱蚊效果,这类芳香植物的特殊成分能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兼具药用价值,促进人体吸收O2,使人心旷神怡。

3 结语

设计在为人们创造活动空间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生态过程。街旁绿地生态设计实际上也是一种自然系统基础上的自我更新能力的再设计。从生态景观设计角度提出了几点街旁绿地设计的思路与方法,阐述了街旁绿地的设计可以兼顾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生态设计理念是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是风景园林良势发展的设计思维模式,对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发挥着良好的作用。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和先进生态科技的不断创新,生态景观设计理念在街旁绿地中的应用将会迎来新的局面。

猜你喜欢

生态效益绿地绿化
小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研究
朱屺瞻《绿化都市》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软件系统的研建1)
走进绿地
我爱绿化
小猴栽树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