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绿道景观规划设计探究
2021-12-07李悦
李悦
(淮安市园林设计研究院,江苏淮安 223001)
城市寸土寸金,公园绿道景观是非常宝贵的空间资源,随着城市生活需求的改变,公园绿道景观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绿道景观的塑造度和可变性使其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城市绿道景观可与周边建筑和谐融合,为城市居民提供兼具观赏性和功能性的公共活动空间。开发和利用城市绿道景观,是打造21世纪新型化城市的有效途径。
1 城市公园绿道景观的特点及功能分析
城市公园绿道是重要的城市公共交往空间,为城市中繁忙工作和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交友娱乐、休闲健身的户外活动场所,对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城市公园绿道让人们更贴近自然,对居民身心健康的改善和促进作用不容忽视,具有健康理念的城市公园绿道景观设计是现在的主流设计方向,城市绿道景观不仅要具有生态性和观赏性,还应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总体来说,城市公园绿道景观具有生态防护,游憩娱乐,美化环境,文化教育的功用。
2 城市公园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意义
每一个城市公园绿道都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公园游客数量的增多及人们对公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对公园绿道景观人性化和精细化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园需要不断更新设计,拓展其功能及内涵。研究城市公园绿道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对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作用,城市绿道景观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的象征,合理布置绿道景观中的植物及配套设施,不仅使生态环境更和谐,还可使人们获得高质量的户外活动场所,在城市中放松身心,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还能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3 城市公园绿道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
3.1 遵循整体性的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公园绿道作为一个协调的有机整体,在设计时应注重其发展的整体性,在规划公园绿道景观时,应从城市整体出发,将城市空间目标和生态目标作为依据,在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景观的性质、摆放位置和规模,从宏观整体上进行规划,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最优化利用城市空间。
3.2 遵循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认识到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同时尊重人在公园绿道景观中的主体地位,在公园绿道景观设计中充分融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思想,保证人与自然发展方向健康,且人与环境的融合协调,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公园绿道景观设计应围绕人展开,以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进行设计,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规划和设计应尽可能满足人的身心需求,打造优美的景观环境。如在规划和设计中合理布置自行车道和步行道,设计自行车道和公交汽车站的无缝连接等。
3.3 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
公园的重要用途是供大家观赏,在配置公园绿道景观时,一定要凸显配置景观的美感,使公园的艺术价值和功能价值完美统一。公园景观配置涉及的内容很多,关系到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和植物景观的融合,在进行景观配置时,务必协调好配置的尺度和比例,更好地展现公园的美感。
3.4 遵循多样化原则
在公园绿道选线时,要充分关注城市的绿道资源,绿道线路应尽可能多地经过滨海岸线、江河水系、山地、公园、广场等,给人以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营造出多样化的绿道,使人身在其中惊喜不断。
4 公园绿道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要点分析
4.1 绿道出入口形象展示和疏导人流
绿道出入口主要作用是形象展示和疏导人流,特别是城市绿道中人流量大,应在绿道出入口设置阻挡机动车入内的功能。
4.2 绿道广场尺度适宜和风格一致
绿道中的广场规模相对较小,平均客流量较少,广场尺度应适宜,与周围环境的整体设计风格保持一致。
4.3 休憩节点环境因素和节点距离
重点考虑绿道的人流量、风向、日照等因素,一般情况下,2 个休憩节点之间相隔500m 为宜。
4.4 绿道驿站服务人群和环保节点
根据预计人流量设置适当的绿道驿站服务游客,在规划和设计时应提倡节约和环保的设计理念,将材料的损耗降到最低。
4.5 慢行道安全隔离和环保材料
绿道的慢行交通涵盖了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行道与自行车道间可使用护栏隔开。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要布置1~2 m 的绿化隔离带。另外,绿道的铺装可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排水降噪沥青、透水水泥混凝土、旧料再生利用材料等。
4.6 配套小品服务功能和创意表达
基础设施要有照明、垃圾桶、公共厕所、座椅、凉亭等;商业设施要有餐饮店、停车场、车辆租赁点等。艺术设施有雕塑、互动装置等;标识系统有警示标识、说明标识、指示标识和解说标识等。
4.7 绿道植物配置品种选择和空间营造
尽量选择本土植物,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和地被等植物,注重季节性和色彩性,打造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景观。搭配不同时期观叶、观果、观花的植物,保证春天枝叶初盛,夏天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桠横斜。植物围合应遵循“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原则,平坦的地方宜营造疏朗空间。
4.8 文化和科普标识系统和互动装置
设置观察点,让游人驻足停留,利用标识牌标注特色动植物,增加互动装置和专业课程,在活动中进行深度科普。
5 城市公园绿道景观规划设计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1 设计不能满足一些特殊群体的活动需求
城市公园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很少有城市公园绿道景观设计能考虑老人、妇女及残疾人士的活动需求,现在也要考虑对儿童的活动需求,缺乏老年人的活动健身设施,尤其轻视无障碍设计,对残疾人来说极为不便,缺乏残疾人坡道和导盲设施及残疾人游览设施,或只考虑了部分地段的无障碍设计,不少地方连残疾人的轮椅都很难以进入。因此,城市公园绿道景观在设计和建设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人群的需求,加深关怀老年人群和残疾人群,让规划和设计更人性化。在国外已经有专门的残疾人公园,这类公园在我国还比较缺乏,在公园绿道景观设计和规划时,应为残疾人士设计无障碍系统及专门为残疾人观赏的景区和活动场地。
5.2 失去以人为本的原则
公园是供人休憩和玩乐的地方,因此,在规划和设计公园绿道景观时切不可忽视人的作用,在设计时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设计方向,充分考虑人们的活动心理和生理需求,研究人在环境中的活动特征。但现在很多的公园景观设计只是追求形式上的美感,强调视觉上的审美,忽略了公众的行为活动需求,缺失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5.3 缺乏深入规划公园绿道景观
公园绿道景观规划和设计时运用的手法太过常规,缺乏创新,导致公园景观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和特色,没有体现公园所在地的本土文化内涵,此外,公园配套设施不足也是公园绿景观规划和设计的重大缺陷,如公园中厕所少,分布不合理;座椅、垃圾箱等配套设施形式过于陈旧,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设施形式不够艺术化等。
5.4 在规划和设计时需注重公园和城市的互动性
公园绿道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不只是一个故步自封的建筑小品,在景观规划和设计时,一定要处理好街景与公园景观的收放关系,关注景观设计和城市良好互动的协调关系,充分展现公园的观赏性和实用性,设计规划公园景观时,可合理有效利用城市中的站台、道路、排水沟及集市等空间,使这些空间也成为公园景观中重要的一部分。
6 结语
在公园绿道景观规划设计时,设计师的思维不应仅停留在简单的景观立意和主题表达上,而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创造出更具城市内涵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把握景观设计的时代感,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更具人文关怀、更有特色的公园绿道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