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杉栽植造林实用技术探索

2021-12-07宋如英董松

现代园艺 2021年6期
关键词:大苗水杉修枝

宋如英,董松

(日照市国有大沙洼林场,山东日照 276825)

1 水杉物种现状

水杉是世界范围内的孑遗植物,起源于中生代白垩纪,地球上的水杉植物曾集中在北半球,但在白垩纪末期,水杉几乎绝迹,仅在东亚、欧洲等国家存有水杉化石。20 世纪40 年代,我国植物学家于我国某省市的交界处发现水杉树,树龄约为420 年,后于某省县城区域发现水杉林,残存数量约为5000 株。之后,相关学者先后在国内发现水杉树,树龄约为200 年。作为稀有物种的水杉,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并且由于水杉身形高大、挺拔,横伸类似于宝塔,同时四季中枝叶颜色会产生变化。如春夏季树叶碧绿、秋季树木金黄、冬季树叶为棕红色,整体观赏价值突出。因此,在现阶段,部分地区设立水杉种植园,以强化水杉母树管理,并通过开排水沟、补树洞、砌石岸等方式,将5000 株水杉进行围挡,从而在保护水杉过程中,促进水杉育苗、造林工作[1]。

2 水杉栽植造林价值分析

水杉属于杉科植物,为落叶大乔木,整体形态高达通直,树形美观。水杉多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种植环境中,且适应能力、抗寒能力较强。据了解,水杉耐寒最低温度为-30℃,承受最高温度为40℃,在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湿润、土壤呈酸性的条件中,水杉生长情况良好。另外,在碱性较弱的土壤环境中,水杉同样能够生长,同时会对Cl2、CO2等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产生较强抗性,所以自20 世纪30 年代后,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种植水杉。因此,在当前时期,水杉已经成为中国特产珍稀树种,并且凭借自身树形、喜光性强等特征,成为各地区广泛运用的绿化树种。

具体来说,水杉栽植造林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经济价值。水杉边材、心材分别为白色和红色,材质整体较为轻软、结构略显粗糙,但材质纹理线条流畅,可作为建筑领域的板材原料、器具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发挥自身的经济价值。其二,观赏及绿化价值。水杉在各类景观园林设计中,被视为“秋叶观赏”树种,可通过片植、列植、丛植等方式,融入公园、景观园林中池畔与堤岸的绿化中,或是直接利用片植方法营造水杉风景林,突出水杉的观赏价值。另外,水杉在作为矿区、建筑物、人行道旁的树木时,可有效抵抗有害气体。由此可见,水杉栽植造林同样具有绿化、净化空气、预防大气污染的价值[2]。

3 水杉栽植造林实用技术

3.1 水杉大苗栽植技术

不同地质条件,水杉栽植技术会有明显差异,若水杉林场为盐碱地,为确保水杉栽植后的成活率,则需采用“大苗栽植”技术。首先,定植前期,需对选好的苗木进行抹芽、修剪,同时通过包扎树干的方式,避免水杉树体水分蒸发。在此期间,由于水杉本身的萌蘖力强,所以大苗移栽前应“强修剪”,一方面,修剪过于密集的枝条,留下较大的侧枝,且枝条预留部位、方位的合理性及树形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对已预留枝条的水杉大苗枝条及时进行抹芽处理,仅需预留5~6 个芽即可。

其次,大苗移植时,应提前挖穴,树穴应大于大苗根茎带的土球,树穴开挖后,种植前1d 在穴内灌满水,便于检查树穴渗水情况。正式栽植时,可将水杉大苗斜着吊起来放在挖好的种植穴中,随后调整树干、树冠,并用草绳临时牵拉,避免苗木倒地,在取出部分草绳、根系包扎物后,回填种植土、浇水,使其成为泥浆。泥浆半干后,回填种植土,在水杉周围做好围堰。最后,大苗种植后,为提高苗木成活率,还应加强养护,合理控制水杉浇水、施肥次数,同时注意病虫害的有效预防。

3.2 水杉育苗技术

3.2.1 硬枝扦插。水杉扦插育苗时,将成熟枝作为插穗在水杉繁殖中较为常见,且扦插时间多集中在春季。春插时所选取的成熟枝应为冬芽饱满的枝条、且枝条应为一年生。正式截枝时,应选取幼树中段、梢段,截取梢段需粗细适中、发育充实。树龄超过20 年的水杉母树,多选用成熟枝的中段,并选取距离梢段10~16cm 的枝条进行插穗。插穗过程中,需要将其直接埋在土壤湿润的沙土中,同时适量浇水保持沙土湿润,使其能够尽快产生根系。

在硬枝扦插时,春插时间应为2 月15~3 月15中,春插前使用生根粉浸泡水杉枝条20h,随后按照667m2地扦插2~3 万株,入土深度不宜超过8cm。春插后,水杉枝条会在温度上升中抽出新梢,同时在4、5 月快速生长,但在这一时期中,水杉枝条尚未生根,需要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养分、水分,将其转换为可维持生长的营养物质。待6 月温度逐渐稳定后,且气温高于20℃时,水杉插穗后的枝条会开始生根,生根实际位置主要集中在截取切口1cm 处。此外,由于生根过程中,对土壤养分要求较高,所以该阶段水杉插穗地上部分生长较为缓慢,根系完整后生长速度会逐渐提高,于7、8、9月进入快速生长期。

3.2.2 嫩枝扦插。于夏季初期进行嫩枝扦插,可突出水杉栽植技术的成活率高、生根快等优势。但由于夏季整体气温较高、水分蒸发快,所以在插穗后期需要强化水杉苗木的抚育管理,具体扦插流程如下。首先,在露水尚未完全干时,截取水杉母树上的木质化嫩枝,截取过程中保留枝条盯梢羽叶,截取长度为14~18cm。其次,将截取的插穗置于阴凉干燥处,定时喷水,使枝条上嫩叶保持新鲜,随后将其插入土壤内约6cm,667m2可扦插8 万株左右,实际扦插时间可选择6 月上旬,且平均温度为27℃。最后,嫩枝扦插中,嫩枝的生理活动较为旺盛,扦插20d 后将开始生根,但由于夏季温度较高,扦插后还应使用双重苇帘,为插穗遮荫。在8 月下旬气温逐渐降低后,应适当缩短遮荫时间,并在9 月下旬或10 月上旬去掉遮阳棚,加快苗木的木质化,提前为越冬做好准备。

3.3 水杉造林技术

3.3.1 造林密度控制。水杉生长迅速,喜光、主干通直,为保证水杉侧枝充分伸展,水杉造林密度不宜过大,但在控制水杉造林密度时,应根据造林要求合理调整水杉苗木的行距。成片造林的水杉林,可采用2m×3m 的行距,并且在水杉栽植10 年、15 年后,通过间伐将水杉植株行距调整为3m×4m、4m×6m。若水杉为单独栽植,仅需根据水杉周边的光线条件,将株距控制在2m即可。

3.3.2 苗木栽植。首先,用于造林的苗木应选择播种育苗、扦插育苗2~3 年后的苗木,苗木地径应大于4m,苗木高为2m。同时采用随起随栽的方式,完成水杉苗木的栽植任务,避免在移植、放置过程中导致苗木失水问题严重。若受场地条件限制,需将苗木长途运输后栽植,则应在栽植前期将苗木浸放在流动的水中,待苗木吸收水分后进行栽植。

其次,水杉造林时,需要根据栽植的行距整理,一般应用“大穴整地”的方式,栽植穴的深度、直径分别为50、60cm,填土时将农家肥、腐熟的有机肥施入作为基肥。最后,栽植时应重视水杉苗木根系是否舒展,并应用分层填土的方式,填土结束后将土拍紧。与此同时,在移植苗木时,应使苗木根系适当带土、保留侧根。移栽后逐步落实松土、浇水、追肥、除草等水杉幼林的养护工作。

3.3.3 造林时间。水杉造林时间,可选择晚秋、冬末、初春,其中冬末为水杉造林的最佳时间,在该时期,水杉根系恢复较快,整体成活率高,所以需要在育苗后,苗木萌动前1 个月内栽植。

3.3.4 抚育管理。首先,抚育幼林。水杉造林后,应强化抚育力度,确保水杉成活率,使其能够快速、健康生长。在此期间,可充分灌溉,并在每年4 月、5 月定期浇水。若栽植苗木为大苗,抚育过程中需要注意高温季节苗木的抗旱。此外,抚育水杉幼林时,应每年除草、松土2~3 次,成林2 年后施肥1 次,随后在水杉苗木生长旺盛时期追肥2 次,促进树木的生长。如果水杉林内土壤的整体肥力低,可适当种植豆科植物改善土壤肥力。

其次,修枝。水杉本身的休眠芽生命周期一般在2~3 年,成林前期无需修枝,避免修枝后植株萌芽难以再度萌发。但在成林后期,为完善水杉林通风、采光条件,为水杉创造更健康的生存空间,需在成林后适当修剪枝条,实际修枝时间应在水杉落叶之后的初春前期。正式修枝时应根据水杉具体情况,确定水杉修枝高度。

最后,病虫防治。为避免病害影响水杉造林,需要在水杉林的抚育管理中,做好猝倒病、茎腐病、大袋蛾等水杉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控。其中猝倒病主要会迫害水杉幼苗,对此可利用百菌清、代森锰锌等可湿性粉剂,防治猝倒病。茎腐病多发生在水杉幼树、苗木中,所以在幼苗期需要通过遮荫保护的方式,避免水杉树在曝晒后感染该病害。大袋蛾多发生在7~8 月,严重影响水杉树生长,可采用人工杀虫、生物预防的方式消灭大袋蛾幼虫。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杉栽植价值的不断显现,国内水杉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水杉作为珍稀树种,其在栽植造林中需采用更为实用的培育技术。同时通过系统、有效的水杉栽植管理,严格执行水杉造林、育苗技术,从而预防水杉病虫害,培育高质量的水杉苗木,为社会植树造林事业的优化建设助力。

猜你喜欢

大苗水杉修枝
水杉林餐厅
修枝对亚美马褂木体胚无性系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更正
想象力
修枝抹芽对红椿幼林生长及干形的影响
水杉树(外一首)
母亲“送礼”
苹果树大苗移栽要“十改”
盆景树
修枝对杨树人工林生长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