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作用与方法
2021-12-07刘萍周大洪
刘萍,周大洪
(1 潍坊市潍城区园林绿化中心,2 潍坊市园林环卫服务中心,山东潍坊 261000)
在园林绿化中,为维持和发展既定树形,通过枝芽的去留来调节树木器官的数量、性质、年龄及分布上的协调关系,促进树木均衡生长。目前整形修剪已广泛应用于树木、花草的培植及盆景的艺术造型和养护,对提高绿化效果和观赏价值有重要作用[1-2]。
1 园林植物修剪的作用
园林植物修剪的原则是美观性、整体性和观赏性。美观是园林植物的第一原则,也是主要原则;整体性是在美观的基础上,修剪时要兼顾不同苗木的品种特性;观赏性是园林植物修剪的第三个原则,是要突出植物的观赏特点,因为不同品种的苗木有不同特点,要凸显观叶、观花和观果、观枝的不同特点。园林植物修剪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
1.1 控制树木体量,平衡树体营养
通过修剪控制植物过旺生长,均衡树势。重度修剪衰老树,可达到更新复壮的效果,使植物恢复旺盛的生命力,延长植物寿命,保持长期、稳定的景观效果。调节生长与结果关系,提高花、果观赏效果[4]。生长是花果类观赏植物结果的基础,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树木的生长。
如果放任不剪或采用不正确的修剪方式,将会导致植物体内养分分配失调,营养枝生长过旺,植物虽能开花结果,但数量将大大减少,有的甚至无花可观,无果可赏。结果枝过多、结果量过大则会影响当年花芽分化,出现明显的大小年现象。只有通过合理的整形修剪,控制营养枝的生长,避免花枝过多,使营养枝和花枝保持适当比例,合理控制开花和果实的数量,才能提高果实品质。
1.2 使观赏树木多开花,增加美观
在适宜的修剪时期,通过摘心或短截等控花修剪,可控制和延长花灌木、宿根地被植物及一、二年生花卉的花期,可使非盛花期的植物在预定的时间开花[5]。如要一串红在“十一”时鲜花盛开,可提前28d 进行摘心,30d 左右可再次开花。荷兰菊在8 月20 日作最后1 次摘心,花可在国庆节盛开。
为提高国庆节景观效果,月季、紫薇等也要进行摘心或短截控花修剪。剪除病虫枝、摘除病虫果等,可有效减少病虫为害的传播。通过短截和疏枝,可缩小冠幅,控制植物生长高度和枝叶密度,防止枝干风折或倒伏,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通过修剪与架空线路有矛盾的枝条,可解决树电矛盾,保证交通安全和植物的正常生长。
1.3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通过适时、合理的修剪,提高绿篱、色块、色带的整齐度,保证节日期间叶片呈现鲜艳色彩[6]。通过合理修剪,促进草坪分蘖,增加草坪的密度、弹性和耐磨性,提高草坪的品质,使草坪保持低矮、均一,提高整齐度,控制草坪内杂草开花结果,有效抑制杂草生长。控制树体扩展速度,协调树木冠幅、高度与环境的比例。
随着树龄的增长,树木的冠幅不断向外扩张,高度也在增长。当其生长空间过于狭小,植物间过于拥挤,会影响其他植物生长,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树体与周围建筑、小品等比例严重失调时,必须进行回缩重剪,通过整形修剪,可控制和调整树体冠干比例,使之与周围环境比例更加协调。
2 修剪时间
2.1 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又叫休眠期修剪,一般在当年12 月~翌年2 月进行,冬季修剪对园林树木的枝梢生长、树冠形成、花果枝形成等影响较大。抗寒力差的最好在早春修剪,以免伤口受风寒之害;落叶树多在冬季进行修剪。
2.2 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又叫生长期修剪,通常4~10 月进行夏季修剪。夏季修剪在新梢停止生长前进行,从发芽直到落叶期间均可。夏季修剪的具体时间一般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所修剪的树木品种,对修剪的要求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摘心可调节树体养分,剪除枯枝能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树体造型可增强观赏性。
3 修剪方法
3.1 园林树木修剪程序
园林树木修剪的程序为“一知、二看、三剪、四拿、五处理、六保护。”“一知”是指应确切知道修剪的规则和要求;“二看”是修剪前先观察树体,从整体上把握;“三剪”是要求做到科学、合理修剪;“四拿”即为及时拿走修剪下来的枝条,保证环境整洁;“五处理”是要及时处理修剪下来的枝条以减少病虫危害;“六保护”是疏除大枝、粗枝,要保护乔木。
3.2 主要修剪方法
3.2.1 截干。截干即截断树木的主干或粗大的主枝及骨干枝。截干后伤口需用油漆、白乳胶、蜡或油漆作封口处理。
3.2.2 疏剪。疏剪又称疏删,是从基部剪除徒长枝、病虫枝、过密交叉枝、干枯枝等枝条。疏剪能改善林分及树冠内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植物生长及花芽分化。疏剪大枝要分年逐步进行,以免造成伤口过多影响树势生长;疏枝时一定要从基部剪除,做到不留残桩,并让伤口量小。
3.2.3 剪截。剪截又称短截,即将树木一年生枝条剪除一部分,短截后能刺激剪口下的侧芽萌发。剪截一般在树木休眠期进行,按剪截轻重程度可分为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和极重短截。轻短截即剪去枝条顶端1/5~1/4部分,用于花果树强壮枝修剪,刺激剪口下部腋芽萌发,形成较多中、短枝;中短截是剪掉中部或中上部1/3~1/2 枝条,用于培养骨干枝、大枝和延长枝等;重短截是剪除枝条2/3~3/4,用于老树更新和弱枝复壮;极重短截实在枝条基部留1~2 个芽后短截,此法多用于生长势强的枝条。
3.2.4 辅助修剪。辅助修剪主要包括缩剪、除芽、摘心、摘蕾、摘果、摘叶、剪梢、刻伤、环剥、去蘖等方法。
(1)缩剪。缩剪是为降低顶端优势位置,促进多年生基部更新复壮的一种修剪方法,即将多年生枝短截到分枝处,能促进剪口下方侧芽的萌发,促进分枝,增加生长量。
(2)除芽。又叫抹芽,是去除枝条上萌发的侧芽或腋芽,即抹掉或剪除有碍主干和主枝生长的芽,保留健壮的芽,除去基部的萌芽,限制枝条的增加和过多花蕾的发生,使留下的花朵充实,大而艳丽,促进主干和主枝生长。
(3)摘心。摘心是在树木生长季节剪除新梢顶端的技术措施,摘心可抑制新梢生长,让养分转移到枝条、芽和果实。摘心应及早进行,以免消耗养分。如葡萄摘心,利用二次梢结果,可增加果实产量。腊梅在夏季生长时摘心,可以促进养分积累,冬天开花变多。
(4)摘蕾。摘蕾也属于抹芽的一种方法,是摘除畸形、病虫危害、色黄而小、密生的花蕾及所有侧花蕾。摘蕾常要用于菊花、大丽花等的培育中,在观果植物的栽培中也常用到;摘除侧蕾可促进主蕾充分生长,获得硕大花朵。
(5)摘果。摘果即摘除幼果,避免因大量结果导致植物消耗大量养分和水分,以促进树势和枝条生长。
(6)摘叶。摘叶又称打叶,即适当摘除过多的叶片,在大树移栽时经常使用。摘除或剪除整片叶部,可避免养分及水分的消耗,并增加采光与通风效益。
(7)剪梢。树木生长季节去除植物的茎部、枝条和树干部位,剪掉生长过旺的枝条半木质化的新梢前端,目的是暂时中止其延伸与生长,并使营养和水分能因此留存,可调整树木主枝和侧枝的关系。
(8)刻伤。在芽或枝附近用刀横切至木质部,伤口长约为周长的1/3,这样可减少养分供应,使伤口下的芽受到刺激而生长。
(9)环剥。即用刀或环剥器在骨干枝或新梢上环剥掉一层皮层组织,宽度2~10mm,作用相当于刻伤,但大得多,可阻止养分下运,使枝干充实饱满,有利于花芽分化,达到促进开花结实和丰产的目的。
(10)去蘖。在新生枝未木质化时,除去主干上或根部萌发的无用嫩枝条、萌芽条,使养分集中供应给主干或接穗,称去蘖。去蘖时要注意防止撕裂树皮或遗留枯桩。
4 修剪注意事项
4.1 制定整体养护方案
一般修剪时整体的养护较多,因此在园林绿化修剪时制作有针对性整体的养护方法必不可少。养护方案中应该明确养护的目标和等级。园林植物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养护时一定要进行分类,做到精细化养护,才能保障养护效果。控制好修剪高度,使整体树形、大小一致,以美化株形、调整平衡、增加长枝、提高栽植成活率为目的。
4.2 修剪应注意美化
在园林植物绿化修剪时,植物往往没有“形”,导致球体不像球体,绿化带表面处理不平整,导致整体的景观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做修剪工作时,应首先构思再下剪刀,以免出现以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