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带电检测技术在配电状态检修检测中的运用
2021-12-06阳锋
阳锋
摘要:针对配电网设备开展状态检修检测工作,能够通过带电检测完成潜在故障预测,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基于此,通过把握带电检测技术应用优势,对暂态地电压检测、高频局部放电检测、超声波检测等常见技术在配电状态检修检测中的运用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带电检测技术;配电状态;检修检测
引言:
在电网用电规模逐步扩大的背景下,配电网的数量也逐步增加,需要通过科学开展配电状态检修检测工作保证用户用电安全。引入带电检测技术,能够提高配电状态检测技术水平,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为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应加强技术在配电状态检修检测中的运用研究,从而推动电网检修工作的科学开展。
1配电状态检修检测中的带电检测优势
在配电状态检修检测中,需要实施局部放电检测,对原子带电引发的离子化现象、电子崩溃态下的气体流通放电、电极桥络间的局部放电等进行逐一检测,以免引发设备故障[1]。而由于不同放电现象的成因不同,发射的电磁波和生产物质等存在差异,还应运用不同检测技术,包含光学类、化学类、电气类等多种。采用带电检测技术,能够在不停电状态下实施状态检修工作,确保配电设备正常运行,避免承担过高检修成本。而运用特殊仪表装置等进行检测,也能对设备潜在故障进行分析,如绝缘材料不均质、设备内部孔洞等,合理判断绝缘体等配电部件寿命,有效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2配电状态检修检测中带电检测技术运用分析
2.1暂态地电压检测分析
运用暂态地电压检测技术,主要是针对局部放电引发磁场变化的情形。磁场变化导致感应电场交替变化,并对外传播电磁波,经过箱体接缝、开关衬垫等各零部件后,将促使暂态电压产生,并传至地下。发生放电故障后,电磁波将持续向两侧传播。受金属外壳隔绝影响,少数在设备内传播,引发极短的暂态地电压信号。通过检测这一信号,可以确定设备电压状况,合理判断设备是否存在缺陷。实际运用该方法,需要采用横向分析法对同开关室内同电压等级设备进行检测,确认是否存在电压异常情况。针对不同部位进行检测,可以取设备各部位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并完成偏移量分析。根据相关标准,最大偏移量不超100%,说明设备处于正常状态。而偏移量在100%以上,但不超150%,说明设备存在异常,需要加强关注。偏移量在150%到200%之间,说明应对设备进行风险预警,采取对应防范措施。偏移量超出200%,说明处于危险状态,需要停电实施设备检修。而在横向定位过程中,可能遭遇同时触发两个传感器的情形,可以判断放电位于中间线位置。在实际检测中,应确认传感器接触状况,避免因接触不良影响检测结果。如传感器信号抵达时间过短,甚至超出儀器分辨率,将造成仪器无法确定先被触发的传感器。而出现多个放电点,传感器通道指示灯将全部被点亮,根据信号传播顺序可以确定放电点分布在哪个区域。采用上述方法,能够快速获得设备故障位置等信息,为编制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提供依据。
2.2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分析
针对3~30MHz内的频率脉冲信号进行测量,可以采用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通过设备完整收集放电形成的脉冲波形,通过输入相关数据展开分析。采用该技术,不仅能够准确获得设备在绝缘状态下的相关信息,也可以避免结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做到快速、高效判断放电类型。仪器通过自动滤除噪声干扰,能够完成磁场干扰和放电信号分离,根据放电类型输出准确的分析结果。在现场检测环境较为复杂的情况下,运用该技术可以做到精准检测配电状态。如在对10kV配电线路的电缆终端设备进行检测时,运用该技术能够发现距离电缆较近位置的局部放电情况。对放电位置进行检测,可以获得放电波形幅值等参数。比较周围位置局放信号谱图,能够根据信号幅值变化判断终端是否存在放电问题。
2.3超声波检测分析
配电设备经过长时间运行后,产生的超声波有效值和峰值间的背景差异显著。因此结合设备在50Hz/100Hz频率下的相关性,能够确定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在实践操作中,需要通过移动传感器检测设备反馈的超声波信号,将信号最大位置看成是故障位置。确认配电设备处于连续运行状态下,发现有效值和相邻气室比值不超5mV,无需特殊处理。如果设备处于脉冲模式,确认比值超出5mV,但不超出10mV,可以先敲击设备,确认前后设备参数无变化则无需处理,发现敲击后相关性超出0.5,需要按照流程进行故障检测[2]。如设备发生毛刺放电情况,信号峰值小于2mV,说明不会给设备运行带来过多影响。而峰值一旦超出3mV,需要停电处理故障。气室内屏蔽松动等情况的发生,将促使悬浮电位产生,利用超声波检测,发现信号峰值超出30mV,需要停电开展专门检测,加强电位图谱等信息区分。结合设备配电等级和故障类型,应制定不同的放电检测标准值,通过严格检测避免配电运行承担过大风险。
2.4红外测温检测分析
在带电检测条件下,运用红外测温技术可以在不与被测物体接触的情况下完成远距离测量,做到有效感受物体的温度特征,具有检测快、范围大等优势。配电设备发生局部放电问题,可能因电流过大导致设备发热。在检测实践中,运用红外技术进行内部发热故障检测,为避免因电压不稳导致检测结果受到影响,应消除风速、太阳辐射等因素带来的干扰。具体来讲,就是利用设备完成首次检测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二次检测,保证结果准确性。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设备发热情况存在差异,还应结合红外图谱展开定性分析,然后进一步确认放电原因。
结论:在配电状态检修检测工作中,需要结合设备可能产生的放电形式合理选择检测技术,确保能够准确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或隐患,通过及时消除问题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在检测实践中,还应掌握暂态地电压检测、高频局部放电检测等带电检测技术应用方法和特点,做到充分发挥技术应用优势,顺利提高配电检测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朱乾华.带电检测技术在配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研究[J].装备维修技术,2020(01):196+143.
[2]王连杰,孔繁婷,王建全.带电检测技术在配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26(1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