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制图课程课堂教学中识读形体投影图能力培养措施的实践探究
2021-12-06庞月魏
庞月魏
摘要:本文在分析建筑工程制图课程特点和高职生学习建筑工程制图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学生识读形体投影图能力的具体措施和可行策略。
关键词:高职生;建筑工程制图;空间想象能力
建筑高职制图课程是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结构与识图等识图类课程的前续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绘图和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本课程的学习难点是识读建筑形体投影图,这是影响高职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积极性的直接影响因素。有不少高职生由于没有学好立体几何,加上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学习本课程时很吃力,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放弃了学习本课程。这样,势必影响核心课程建筑构造与识图等的学习。
为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本课程的困难,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了一种解决方案。通过该方案,学生学习建筑工程制图的兴趣变得浓厚了、空间想象能力提高了、对建筑工程制图课程学习不再发怵了。
一、强基补习,为建筑工程制图学习提供保障
高职生数学基础差是影响建筑工程制图课程学习的首要因素。通过课前调研,近80%的高职生数学基础薄弱。为保证建筑工程制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的补习与课程相关的立体几何基础知识,如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空间平面的位置关系、线面角、面面角等。通过补习,提高了学生对建筑工程制图课程的认识水平,增强了学好建筑工程制图课程的信心。
由于個别差异明显,所以教学中要求学生课后要自我补习。遇到不会的,要主动通过看书、看教学视频、求助身边的人等手段来加强学习,直至把问题解决。
二、强化绘图和识图训练,提升空间想象能力
由于建筑形体投影图直观性差,高职生识读投影图会比较吃力。为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例题、习题,通过问题解决不断提升学生的识读投影图水平。
重复练习可以解决课程学习中的部分困难,但却不能解决所有困难。为尽量多地解决困难,强化绘图和识图训练策略很重要。
绘图和识图训练应从绘图入手。通过对点、线、面、体(基本形体和组合体)、轴测投影图、断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熟悉并掌握各种形体和平面图形的投影规律和特点。
在绘图的基础上,按照由简到繁的顺序,再进行投影图的识读训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熟记基本形体(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球体)的投影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先做一下简单的叠加或切割,看一看叠加或切割后形体的投影图有何变化,变化后的投影图有何规律。然后,再练习一些较复杂的形体投影的识读练习。
对于复杂形体投影图的识读,除了要会想象形体外,还要掌握识读投影图的辅助方法——线面分析法。通过此法来解决识读中的难点问题。
三、利用直观教学,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由于识读形体投影图很抽象,所以,在起步阶段多使用直观教学。通过利用模型、虚拟仿真等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投影图直观化,便于学生接受,并易于学生积累对投影图的感性认识。
但需强调的是,建筑物的产生是先有图后有建筑物,所以,教学中只靠直观化教学,并不能真正解决识读建筑形体投影图的难点问题。因此,在起步阶段后,教学中应着重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根据投影图在纸上或脑海里绘制出建筑形体,并把该形体与投影图做对照,检查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如果有问题,要进行修改,直至修改正确为止。
四、通过学法指导,提高课程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除传道、授业、解惑外,应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教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通过课前调研,每位学生都存在不会学习的问题。有的是不重视学习,有的是学习懒惰,有的是对学习不感兴趣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解决,即使教师讲课再好,也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法指导。指导的内容包括课前如何自学?课上如何听讲,如何做笔记?课后如何整理笔记,如何复习?等等。比如,建议学生课前上网络教学平台,按照老师提供的学习导图、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自学。自学时,要做好学习记录,重点记录自己学习困难的知识或技能点,并完成预习任务。
通过学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习惯比以前有进步了,也初步摸索出了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了。
五、思政渗透,激发学生学习斗志
在建筑工程制图课程学习中,学生还存在思想认识问题。由于思想认识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消极怠慢,设置有的学生直接放弃学习。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我在课堂教学中,还比较恰当地融入思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改变提高。
为保证思政效果,需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认真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比如绘图中蕴含的规范标准意识、识图中蕴含的攻坚破难、精于思辨的工匠精神等。
二是精心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的关键点是通过何种方式、在什么时间节点、恰如其分地自然融入思政,从而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是教师要严于律己,以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