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理论探析

2021-12-06李桐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埃米尔社会学

摘要:埃米尔·迪尔凯姆(Émile Durkheim)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他在《自杀论》一书中首次实践了社会学创始人孔德提出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实证主义即真实的、有用的、确定的、正确的、有机的和相对的事物,或“发现是真的”。为此,迪尔凯姆运用大量政府官方、前任学者及个人调查的研究数据,通过系统地整理、比较、计算、分析,来阐述自己有关自杀的社会学理论。本文拟通过对迪尔凯姆自杀论写作的缘起,自杀论理论观点的分析,来阐述迪尔凯姆自杀论社会学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自杀论研究

一、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研究的缘起

迪尔凯姆在《自杀论》提到,社会学在当时作为一门新兴发展的學科,在当时很是时髦,受大家所欢迎,而由于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社会学通常提出的问题是不明确的,笼统的,且当时的社会学仍处在建立体系和哲理综合的阶段,不是去解释社会领域中某一有限部分的问题,而是致力于探求能够反映任何人的任何问题的一般原则。[1]但由于前辈学者在举例中,样本不够客观,列举的都恰好是由学者选择的有利于自己提出的社会学假设的理论,所以这些所谓的理论与假设,无法得到任何客观东西,人们就会对社会学的关心大打折扣。因此迪尔凯姆写道,他将在社会中,找寻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社会事实,去找寻社会事实中的一种非个人性的关联,即一种社会的客观的关系,于是他选择了自杀这一概念较为清晰的社会事实,加以分析研究。

二、迪尔凯姆自杀论的理论观点评析

1.社会原因与社会类型中迪尔凯姆自杀论观点剖析

(1)利己型自杀

关于利己型自杀的研究中,迪尔凯姆从基督教各教派的自杀率差异入手,对天主教和新教的信徒群体的自杀率进行了比较,迪尔凯姆在研究后提出群体内的社会网络的连接强度与利己型自杀率呈反向相关这一假设。这类自杀倾向及原因,是出于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角度出发,以摆脱群体对个人的束缚而产生的,因此被称为利己型自杀。

(2)利他型自杀

迪尔凯姆认为利他型自杀有三种类别,分别为义务利他自杀、自由利他自杀和强烈利他自杀。首先他解释了第一种,他认为,如果极端的个性化导致自杀的话,那么对个性的限制也会导致同样的结果。这种利他型的自杀是由社会宣判的,利他型自杀是社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强加在自杀者身上的。[2]关于第二种,即自由利他自杀,迪尔凯姆认为虽然社会舆论没有正式要求某人去死,但是当他们采取自杀行动时,公众显然持赞许态度。最后一种强烈利他自杀,在这一类自杀常见的社会中,通常受宗教、玄学或偶像崇拜控制或影响,迪尔凯姆同时证明了军队中自杀情况较为普遍且为利他型自杀的理论。

(3)动乱型自杀

迪尔凯姆的动乱型自杀分为两类,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他首先讨论失范型自杀,迪尔凯姆认为这是由于社会秩序和规则的打破导致,所以在短时间内人们形成了一种社会规范的缺失,即失范,一旦这种规范在短时间内的崩坏,就意味着大大削弱了对私欲的限制,欲望的膨胀使其很难得到满足,所以便会经常遭受打击,这便会倾向于自杀。而另一类宿命型自杀,在于社会规范的过度强大,以及对人的过度控制,导致人的生命失去了意义,一切努力最终将会变成徒劳,迪尔凯姆在这中列举了女子离婚率的提升,与自杀率下降的关系,证明了宿命型自杀。

2.社会现象中迪尔凯姆自杀论观点剖析

自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实质中,迪尔凯姆首先对自杀的社会因素加以概述,他认为自杀率与外部环境和生理状况基本无关,而与社会现实有着确定的联系,与社会的集体性倾向相呼应。并且,他认为自杀率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独立性。提出了奎德莱特的“平均人”理论,他认为个别与孤立的社会现象也有其稳定性,必须承认由社会自杀率所表现出的集合性力量的存在。关于集合性力量,迪尔凯姆提出,该力量存在于个人以外又凌驾于个人以上。迪尔凯姆提出了自己对于如何预防自杀的措施,然而在提出措施之前,他首先对文明发达的民族的自杀状况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自杀很可能是一切社会结构的正常组成部分,而在不同社会,一个确定的道德构成总与一种自杀类型相一致,并与之密切相关。他反对镇压手段以减少自杀,因为它并不人道,且所以对自杀宽容,是因为产生自杀的心里状态是普遍存在的。[3]而对于教育手段,迪尔凯姆也同时表示反对,他认为教育仅仅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和反映,教育只是以简略的形式摹拟和复写社会。而只有在社会的人都处于健康的状况下,教育才可能健康,当人民堕落时,教育也随之堕落,因此它无法改变自己。随后,迪尔凯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利用职业团体(工会等)加强集体的统一性,使个人被置于集体的庇护下,填补人们因为失去目标等而造成的失落的情感,所以职业团体可以限制因失去生活目标而造成的自杀。

三、启示与反思

迪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学理论,即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为社会事实。迪尔凯姆是社会学诞生至今上第一个利用对来自实际生活的数据资料进行系统整理、比较、计算、分析来建立社会学理论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与《自杀论》都为社会学的定量研究方法开辟了先河。[4]迪尔凯姆这位社会学大家的踏实的调研、钻研精神以及对事物的独特而又全面的思考角度,尽管在当今的社会学界对迪尔凯姆研究方法及理论的完整性、准确性存在着疑问,但这无法阻止后辈的社会学家们,沿着他的脚步,去发展社会学这一学科,并且加深对整个社会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

[2]邓伟志,尹中棋.对涂尔干社会事实特性的深层认识[J].探索与争鸣,2010(05).

[3]李太斌.社会事实的方法论意义分析[J].青年学报,2004(04).

[4]王昊昱晫.浅析涂尔干的社会事实理论[J].北方文学,2017(24).

作者简介:

李桐,男,2002.03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社会学系本科生,邮编:401181

猜你喜欢

埃米尔社会学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段落(3)
科威特埃米尔去世
意外遇见社会学
被误解的社会学
意外遇见社会学
《淘气包埃米尔》
埃米尔把头伸进汤罐子
大侦探小埃米尔
名实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