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季,中医教您五步选对药
2021-12-06唐福全
唐福全
咳嗽是临床非常常见的症状,这是机体的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当受到各类相关因素刺激而引发咳嗽的时候,能够帮助人体将呼吸道分泌物、气道异物及时排出来。该病症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因各类其他疾病引起,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诱发咳嗽的疾病有呼吸道感染、胸膜炎、各类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气胸等等。如果咳嗽不是因正常的生理刺激所引发,而是存在持续、剧烈的咳嗽,对日常的生活、工作等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并存在一些其他症状,如声音嘶哑、咽喉肿痛、发热、脓痰等,则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受到季节的影响,咳嗽侧发生率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秋季为咳嗽的高发季节,因此可以将其称作“咳嗽季”,有的人表现为干咳,有的人会有痰液,通过咳嗽将其排出体外,也有的人长期存在咳嗽现象,时常反复,迁延难愈。很多人对于咳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简单的吃些止咳药、化痰、清热、祛寒药等便可以达到治疗目的。实际上,每个人的中医体质、咳嗽原因以及症状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在用药方面也不能应付了事,而应当合理选药。
当前临床用于治疗咳嗽的药物种类比较多,包括清热、祛寒、化痰、润燥、养阴等类型的药物。由于药物种类繁多,功效不一,为了让大家能够在咳嗽季选对药,治好病,特总结如下五步中医选药方法。
一、辨寒热
多数人的咳嗽不是长期病症,而是由于风寒、风热侵袭而引起的咳嗽,这类咳嗽的病程相对较短,通常在3周之内便会痊愈,这类咳嗽属于急性咳嗽。选择用药时,首先需要辨别咳嗽的性质,分清其是由风寒还是风热引起的。
风寒咳嗽的症状通常如下:喉咙发痒,痰白稀,一些患者还会有清鼻涕、鼻塞、浑身酸痛、头痛等伴随症状。对于这类咳嗽,治疗应当选用具有疏风散寒功效的药物,常见的如通宣理肺丸、小青龙颗粒等。如果患者的痰液较多,蛇胆陈皮口服液较为适用。
风热咳嗽通常较为剧烈,痰液黄且粘稠,并有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相应症状,口舌干燥、流黄鼻涕、头痛等也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对于此类咳嗽患者适宜使用疏风清热类型的药物,比较常用的有牛黄蛇胆川贝液、桑菊感冒片、清肺抑火化痰丸、清肺丸等。
另外,发生以上两类急性咳嗽之后,还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即发病早期不能服用具有养阴敛肺收涩功效的中药,如养阴清肺丸、蜜炼川贝琵琶膏。这是因为外感邪气引起的急性咳嗽的治疗重在将机体的外邪驱散,在咳嗽发作的早期,外邪滞留在体内,如果使用具有收涩功效的止咳药物,虽然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但是会导致邪气无法祛除,从而持续对机体产生副作用,使得病程迁延不愈,随着病程延长,还可能进展为慢性病。
咳嗽持续时间>2个月的为慢性咳嗽,对于此类人群,单用止咳药的效果通常不理想。此时需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明确导致咳嗽的具体原因,接受更为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治疗。
二、听声音
根据咳嗽声音的不同,也能够帮助进行咳嗽证型的辨别。通常来说,若咳嗽声低气怯,可以判断为虚症,而咳嗽声音洪亮有力则为实证。如何咳嗽声音重而浊,其音不扬,通常为痰湿或是风寒类型的咳嗽;如果咳嗽音高气粗,且发作比较频繁,则应考虑风热咳嗽。
秋季天干气躁,为咳嗽高发季节,这个季节的咳嗽以干咳为主,主要表现为口咽燥干,无痰,导致这类咳嗽的主要原因为燥邪侵袭所致。对于此类患者,比较适宜服用具有润燥功效的药物,如秋梨膏、养阴清肺丸、川贝枇杷露等。
如果咳嗽声怯音低,同时伴有畏风寒、易出汗等症状,通常可以判定为肺虚咳嗽,治疗原则以巩固肺气为主,适宜的药物有生脉散、甘草干姜汤、四君子汤等。
如果为声音高亢的阵发性咳嗽,同时伴有口苦、胁肋发胀等症状,通常是由于肝火犯肺所引起,适宜的药物为黛蛤散合泻白散等,同时还要注意平日情绪,保持比较平稳、乐观的情绪状态。
三、看痰液
很多人咳嗽的同时还伴有痰液,痰液颜色和性状不同,则引发咳嗽的原因也有差异。很多人对于痰液颜色具有一定的常识,认为黄痰属热,白痰属寒。实际上,辨别咳嗽人群的痰液除了看颜色之外,还要注意其质、量、味等。
如果咳嗽的同时无痰或是有少量痰液,多为燥热、阴虚,若痰液量较多,通常为痰湿、痰热或虚寒;痰黄且比较粘稠,多属于风热引起,痰质稀薄的咳嗽人群通常为风寒所致。
如果有痰中带血表现,或是痰色为铁锈色,多是阴虚伤络或是肺热所引起,对此类患者的治疗适用于秋梨膏、银耳百合羹、养阴清肺丸;如果痰液味腥,可以判定为痰热,适用的药物有牛黄蛇胆川贝液、羚羊清肺丸等,在饮食中加一些鱼腥草也能够起到相应的治疗功效。
如果痰液多且味甜,多为脾虚,痰多且味咸多为肾虚,治疗时需要让专业医生实施中医辨证,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四、记时间
咳嗽发作时间对于判别咳嗽证型也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咳嗽在晨起加重,咳声重浊,将痰液咳出后症状减轻,通常可以判定为痰湿咳嗽、痰液咳嗽,适宜的药物有蛇胆陈皮口服液、复方鲜竹沥液、止咳橘红口服液等。如果咳嗽加重的时间为午后、黄昏,咳声轻微短促,通常可以判别为肺燥阴虚证,川贝枇杷露、养阴清肺丸等通常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若咳嗽多在夜间发作,且平躺时加重,坐起缓解,通常为水饮压迫肺脏所导致,适宜的药物为苓甘五味姜辛汤等。
根据四时不同,咳嗽的诱发原因、症状、严重程度等也会存在一些差异。例如一些人冬天咳嗽比较严重,而在夏季的症状减轻,通常为寒性咳嗽,以通宣理肺丸、小青龙颗粒等比较适用;若咳嗽在秋季发作,同时伴有口燥咽干症状,通常为肺燥咳嗽,药物常选养陰清肺丸、川贝枇杷露等。
五、审病势
通过了解咳嗽的病程和病势,能够较好地判断引发咳嗽的原因是外感还是内伤。通常来说,咳嗽病势急,突然发作且咳嗽比较频繁,且病程为3周以内的短程咳嗽,通常可以判定为外感咳嗽,这时使用的治疗药物应当避免敛肺收涩药,如五味子、诃子等。如果患者的病程为2年以上的长期咳嗽,慢性咳嗽,通常是由内伤所引起。这是因为机体本身的正气不足,无法及时祛除体内邪气,从而导致咳嗽发作,迁延不愈。这时在药物的选择方面应当尤为慎重,避免与外感咳嗽的治疗用药相混淆,以防损伤肺气,耗损阴精。
另外,咳嗽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兼证,如胁肋疼痛,多为肝气化火,宜用黛蛤散,达到疏肝泻肝功效;若咳嗽伴有出汗、鼻塞症状,通常为体质虚弱表现,可以用玉屏风散或御寒汤增强体质,改善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