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家学派和斯多葛学派思想的异同
2021-12-06马菱蔚
马菱蔚
一、概述
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是出生于塞浦路斯岛的芝诺(非爱利亚派的芝诺)。可以这么说,斯多葛学派是希腊哲学各学派中风靡时间较长的学派。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处于战乱之中,于是大多数的哲学家开始转向对人生的思考,人生的意义变成了他们思考的最重要的问题。这个学派的哲学家们主张:顺从天命,忍耐苦难。他们以为幸福就是德性,烦恼就是狂妄自大、纵欲。以《沉思录》为例,斯多葛学派以为,人们应理所应当地服从“逻各斯”(logos)和“命运”,服从他们就是服从自己的内在理性,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他们想要理解的“自由”。因而,人生在世之时应通过理性解脱一切快乐、忧惧、欲望、和悲痛的纷扰,为处于现实世界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无欲无求、清心寡欲的理想生活态度。而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又和道家有一种相通之处。
道家哲学起源于西周末年,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人物。老子所处的这个阶段的社会,视人命如草芥。而庄子所生活的时代是战国中期,则迎来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百家争鸣,所以联想到那个时期生存的社会背景,老子与庄子虽不满这个社会,但又渴望更加自由平等的社会,无力改变的同时,只好安处于世。在此基础上,道家崇尚与追求人与自然更加亲近而“无为”的关系,认为对于世间万物不应随意干涉,也不需要外物过多地干预,使他们按其本性自由地生长,这样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从斯多葛学派与中国的道家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可以看出, 二者的哲学都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社会动荡不安,城邦制瓦解,诸侯国不停地发起战争,人民生活处于灾难和困苦之中, 这两者都主张逃避乱世的烦恼和痛苦, 希望过一种恬淡宁静的幸福生活。道家主张逃避尘世,远居山林,不断修身养性, 通过内心的体验达到大彻大悟的圣人之境,百姓可以依其质朴的本性自由自在地生存,社会也因此而走向安定。而斯多葛学派则追求的是通过德性的完善达到至善的幸福状态。而这个幸福也可以被称为德性。
二、斯多葛学派和道家思想的比较
(一)关于人的本性
关于人的本性探讨,各个学派有各自的观点。斯多葛学派认为人的本质是至善的,人们是跟随着理性的指引去生活。如何达到一种理性的境界——克制欲望,主要体现在克制人基本情感的欲望。以《沉思录》为例,奥勒留认为“感觉属于身体;爱好属于灵魂;原则属于理智”,这里的“理智”可以理解为理性,也就是宇宙的自然法则,因为宇宙的实体都是由理性所支配,这样的理性它不是恶的,也不会损害任何事物,我们都是由它所支配和指导。所有事物都是根据理性的创造去完善。人的本性亦是如此。
而老子所认为人的本性,在《老子》书中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正如徐复观所说,《老子》书中并没有这一字,老子所说的“德”,即等于后来所说的性。 而“道”作为万事万物的本原,其特质为柔弱不争、自然无为、致虚守静。那么,作为“道”的产生物——人的本性也是清静无为的。让德达到致虚守静,即让人的内心达到清静之境。只有如此,心灵才能在不受一切玷污和搅扰的状态下,达成与“道”玄同合一的境界。这个境地可以理解为一种善的特性。
在此看来,斯多葛学派和道家对于人的本性是有分歧的。但本质上都没有忽略人的至善性,他们依据各自的方法向善不断迈进。斯多葛学派的理性思维,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依然有现实意义,他们以“不动心”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人应以更高的要求与方式生活着。不应被眼前的各种欲望与情感迷惑双眼,如何做到这一点,就要依靠理性的压制去克制欲望。而道家则是认为放任人的自然本性,这样才可以使人本真。本质上都是使人向善的方向追寻。但是二者都忽视了彼此遏制的方向对人产生的作用。斯多葛学派忽视了情感、欲望在道德中的地位与作用,而道家则是忽视了礼仪教化对人的指导作用,放任人的本性发展虽具向善的意味,但是这样做未免也缺乏现实性。不管是理性、情感还是欲望,这些对一个完好的人来说都是必不可缺的。
只有让理性、情感和欲望三者达成一个平衡的状态,这样才能引导人更好地发展。相反,如果一味地压制任何一方,都会使人自身陷入窘困的境地。这样,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关于理想人格的追求
所谓的理想人格,其实指的是一种完满状态下品德要求和品德理想的表现,这里也可以指某种最高的道德范例或典型,它以一定的品德准绳和道德标准作基准。道家的老子以为:“大道废,有仁义”,认为人们要还原自己纯真的本质,做到“常德不離”。道家所谋求的理想状态化的人格是内化的,需要内省的方式,从而达到“无为”。道家要求人们解放自己的内在自然本性,用诸如礼乐等手段来束缚人性的本真,是违反人性的。这叫“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他们要求人们放弃向外的学习,不是“为学日益”,而是“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四十八章》),但是无为也并非是什么都不去做,而是要我们顺“道”而行,顺自然而为,如果仅仅将道家思想的无为看作是颓废地不作为,未免有失偏颇。
“理性”这一中心词贯穿斯多葛学派。一个理性的人要管制住本身的情欲,去脱离感官的引诱,不然就是覆灭人性。芝诺的观点是,自然法等同于理性,作为宇宙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本质上是理性动物。在服从理性的过程中服从自然法,尊重自然法就是人自身的理性,自然法是一种遍及宇宙的普遍力量,乃是法律和正义的基础,神圣的理性在人的心中与人达到形与质的结合。奥勒留认为宇宙的实体是由理性所支配的,这样的理性至善。所有事物都是根据理性的创造去完善。顺从自然法的安排,是人们的义务,没有任何的力量可以使他违反理性。
其实两者在某种程度上都压制了人的情感和欲望。人本身就是兼具理性(神性)和感性(动物性,这里的动物性又是本能)的。如果一昧地释放人的动物性,不用理性去规束人的行为,那我们与动物又有何异?相反,缺少了情感和欲望的人类,那么人人都可变成神。如此,既不可忽视理性,也不能脱离感性(人的本性和欲望),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就要求我们把握儒家的“中庸之道”,把握理性和感性的一种高度和谐。中庸主要强调防止过和不及,该行为称之为“中行”,在这里我们要寻求一个合适的“度”。
三、总结
言而总之,在当前如此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虽然并未像两千多年前一样战火纷飞,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却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利益化,人情淡漠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从新审察道家学派和斯多葛学派家的思维方式,无疑使大家更好地反思如何调整人与大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邓晓芒.《西方哲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4月.
[2]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马可·奥勒留,《沉思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2.
[4]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王巧慧.黄斌.斯多葛学派与道家伦理学思想的比较[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