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1-12-06肖冬英
肖冬英
摘要:一直以来,许多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采用一刀切或者满堂灌的方式开展教学,严重的削弱了许多学生学习热情,也导致学生的思维受限于课堂教学中。本文提出在高中地理教学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采用量化考核和评价方式,培养小组之间、组内成员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高中地理;教学课
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能力,这种合作学习模式随后也得到了许多地理教师的认可,并且逐漸成为了地理课堂的重要教学方式,也成为了激发学生潜能的强化剂[1]。另外在小组合作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有利于调动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激活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也有利于提升综合素养能力。所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法的应用展开了探究。
一、小组合作探究的意义
小组合作探究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David Knots提出,该学者认为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中,通过互相沟通交流探讨地理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提升[2]。在高中地理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有利于发挥学生好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小组内部的成员通过分工的方式完成自己的任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不仅如此,学生在合作的过程竞争意识十分强烈,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会因为小组的表现和发言频率来设置奖励,有利于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3]。
二、小组合作探究的实施
(一)学习小组的划分
在划分小组的过程中采取的是组间平衡、组内平衡的原则。
1.组间平衡:分组主要的依据是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成绩,每组的人数保持在5人左右,同时保证每个小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差距不会过大。
2.组内平衡:为了更加精准帮助学生提升地理学习效果,转化班级的学困生。采取差异性的分配原则,组内既有绩优生,也有学困生,通过结对的方式开展小组学习活动。
(二)学习小组的实施
每个学习小组以组长姓名命名,以便强化组长的责任意识,以及产生“品牌效应”,小组代表需要对小组成员进行释疑与各项监督,比如课堂各项检查、作业检查等。各自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与竞争对手,且在教室墙上进行公布督促,激励学生时刻鞭策自己,这样环环相扣,人人有责,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地理学习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效率,又锻炼了学生的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
(三)学习小组的考核与评价机制
考核和评估是提升小组合作探究效果的重要手段,根据学生月考成绩以及量化的细则,课代表以及小组代表对小组成员的各项学习任务指标进行考核,并在量化考核期间,对小组代表、课代表等进行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课代表、小组长等进行表扬。通过表扬、激励、处罚等措施,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新授课——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辨论法
在新课的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具体的策略是利用学生之间的协同效应,通过互相带动方式让全班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教师则是将课堂上重点知识讲授后,将探究的问题分给各个小组,然后给出1~5分钟的讨论时间。
比如在探究“交通路线选址”活动时,笔者通过ppt导出一张山前平原图,让学生设计一条从平原村落到山间村落的公路,让各个小组讨论路线方案,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几分钟之后,小组代表开始展示自己本组的设计方案。然后让各个小组的学生进行点评。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应当少占农田;有的学生认为应当河上架桥,在山间则沿缓坡延伸。最后教师则是将学生探讨的因素进行总结,得到最优的路线设计方案。
(二)自学课——分组课件制作
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那么如果检验学生的自学成果。为此笔者让学生分组制作课件,利用放假的时间让学生使用PPT或者word等软件制作课件内容。比如在学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时,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特点已经开始有了理解,因此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于是笔者在教学时采取分组教学法。各个小组根据笔者平常课件设计的特点,对自学的内容进行整理,然后划分成为任务模块,并分发给各个小组成员,最后在课堂上展示小组课件制作的内容。
(三)习题讲评课——小组合作解题法
陶行知曾说“活的人才教育”,该教育观念表明了教师是智慧的引导者,而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进行理论灌输,还需要给学生时间动手和体验机会。比如习题讲评课,一直都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习题练习有助于学生加深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是一直以来,在习题课大多都是教师在主讲,学生在讲台下听得昏昏欲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这种单一的习题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笔者在地理习题教学课堂上,将小组合作法引入其中。将月考试卷的习题分成了六个部分,让各个小组组长通过抓阄的方式抽选。然后各个小组代表分配相应的讲题任务,这样就让全班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当中。学生们都争相抢题,开始讲题时,有的学生讲解语言不够精练等问题较突出,讲题进程很慢,在笔者的鼓励之下,学生解题速度也有所提升,解题思路更加多样化。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活动主题。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关注小组课堂的表现,及时维护课堂的纪律,鼓励学生积极讨论,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牟恩智.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策略分析[J].好家长, 2015, 000(050):P.187-.
[2]王吉琳.例谈提高高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J].赤子, 2015.
[3]王艳敏.对高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的几点探索与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
[4]韩志飞.高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09):154.
[5]冯筱婧.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