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文登区花饽饽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2021-12-06田秀敏
在胶东半岛,“花饽饽”习俗已经传承了几百年,承载着胶东人民浓浓的人文乡情和地域文化,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威海文登,面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登花饽饽习俗自汉代有文字记载开始,已经传承了千百年,花饽饽作为一種民间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生长和扎根于百姓生活,已成为民俗风情独特的表现方式,几乎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类礼仪习俗事项之中,生儿育女、贺寿庆典、婚丧嫁娶、祭祀祈祷、四时八节、礼尚往来等活动,花饽饽均必不可少,承载着文登人民浓浓的人文乡情和地域文化。如今,文登花饽饽习俗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属性,同时还被赋予了时代新的寓意,逐步发展成为饮食文化艺术产业。
近年来,为扎实推进“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建设,我们结合本地特点,深度挖掘“花饽饽”饮食文化传统,将打造“花饽饽”区域品牌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着力打造威海文登“花饽饽”区域品牌。经过一年多的宣传、创新与发展,威海文登“花饽饽”产业已在广阔的胶东大地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并逐渐渗透、融合到全省乃至全国各地饮食文化当中,琳琅满目的“花饽饽”产品已发展到10大系列500多个品种,不仅工艺精湛、寓意吉祥,而且质地细腻、口感香甜,不仅广泛用于寿宴、吉庆、祭祀和馈赠等民俗活动,更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备食品,其礼仪、观赏和食用价值越来越得到推广和加强。
一、文登区花饽饽产业发展现状
文登花饽饽习俗于2008年9月28日被列为文登区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2月4日被列为威海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7日被列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登花饽饽日益成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重要支撑,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花饽饽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目前,威海文登有规模的花饽饽生产企业20家,个体经营者以及家庭作坊100余家,分布在全区的每一个镇街,从业人员数千余人。文登花饽饽的品类达500余个,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企业有6家。
二、在“齐鲁粮油”区域公共品牌的带动下,文登花饽饽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
2020年以来,文登区结合省委省政府打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的工作安排,紧紧围绕省发展和改革委、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工作部署,在威海市发改委的指导帮助下,扎实推进“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建设,深度挖掘文登区花饽饽饮食文化传统,加大产业宣传力度,助推产业提档升级,着力打造“文登花饽饽”,助推“胶东花饽饽”区域粮油公共品牌建设。
一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花饽饽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指导产业发展。为了更好的推介文登花饽饽,发展壮大花饽饽产业,文登区委区政府于2020年11月成立了花饽饽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政协主席牵头,区分管副区长具体负责,结合区委宣传部、市场监管局、发改局等24个部门、镇街的职能,制订了《推进花饽饽产业发展重点工作一览表》,梳理了10大项、37小项重点推进项目,每周调度各项工作。区委主要领导十分重视,亲自批示,要求各部门和镇街按照任务分工和时间表,快速推进,共同发力,全力推动文登花饽饽产业发展。
注重引导和挖掘“花饽饽”地域文化属性,有效促进粮油产业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威海文登“花饽饽”文创研发基地,成功引进中外企业家联盟会员单位,投资2亿元成立山东益养德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集花饽饽研发生产、“胶东花饽饽习俗”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和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专业花饽饽研发教育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依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花饽饽习俗传承人,在进一步巩固与威海职业学院共建的“花饽饽”产学研教学课程基础上,与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正式签订《胶东花饽饽文创基地战略合作协议书》,积极探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可能性,力争“花饽饽”文化创作和教学实践走进大学校园,不断增加“花饽饽”品牌文化传承,为“花饽饽”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保障。
二是各部门共同发力,推动花饽饽产业发展。区委宣传部联系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于12月18日到我区拍摄《文登花饽饽蒸出好日子》专题节目,并在春节期间集中播出,在全国范围内提升文登花饽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区妇联组织编写的《关于妇女参与花饽饽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以《女报内参》形式呈报全国妇联,工作经验在全国宣传推广。区发改局借助山东粮食产业“好粮有网”智慧交易平台,9家信誉度高、发展势头良好的花饽饽生产企业免费入驻平台,适时发布花饽饽名优特商品,带动了更多本地粮油企业“走出去”,推动传统粮油企业向数字化转型。东方良友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道不尽齐鲁粮油好”2020年全媒体山东行等14家主流媒体记者纷纷来文登对我区花饽饽企业进行专题采访和拍摄,文登“花饽饽”通过各级媒体的报道,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威海市发改委与济南铁路局开展为期3个月的合作,在途经威海的所有高铁及动车上开展“胶东花饽饽”宣传,我区7家企业代表“胶东花饽饽”区域公共品牌登上了各个车厢,由此走向全国各地;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文旅产业推介会,2020年先后参加了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第三届山东粮油产业博览会、第10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第三届全国粮食交易大会、第18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大会等国家级、省级展会,中央电视台、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争相拍照和采访,“花饽饽”地域品牌已逐步跨出威海,走向全省、全国。多渠道成功的推介,迎来了大批客户和订单,目前文登众多花饽饽企业已接近满负荷生产,花饽饽也日益成为带动人民增收致富的“金饽饽”。
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壹鹏食品、金穗朵食品两家花饽饽生产企业参加了12月5日至7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重达128斤的文登花饽饽“时和年丰”一经展出,便成为全场焦点,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局长崔守东看后给予高度评价。会上,文登花饽饽荣获2020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
三、花饽饽产业发展前景及效益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文登全区85%的企业、近半数个体工商户都有扩大经营的想法,可以看出,各企业对于花饽饽发展前景还是比较看好,行业前景发展客观。九九食品有限公司去年的销售额为500万元,其计划在已经投入30万元购置两套包装设备和一套高压灭菌锅的基础上,2021年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提升产能,力争2021年销售额达到700万元。区委区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资金奖励扶持政策,九九、岚宝、长林等企业均表示,在专项奖励资金的扶持下,企业效益可稳定提高20%以上。以此推算,在持续实施奖励政策的情况下,全区的花饽饽行业总销售额有望在3年后达到5亿元左右,预计税收可达3500万元,带动就业5000人以上,通过打造花饽饽产业园可盘活闲置厂房200余亩。
四、花饽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从目前文登花饽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走向来看,文登花饽饽企业发展壮大是需求也是趋势,但是现在企业扩张面临着资金、创新、人才、宣传等方面的问题,亟需上级部门在政策和资金、宣传等方面的扶持和倾斜。
一是针对文登花饽饽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实力不强的问题。花饽饽生产企业较为零散,各自为战,未形成抱团经营的发展凝聚力,花饽饽企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破解这一根本性难题,文登区已将“文登花饽饽”产业列入“十四五”发展规划,未来将在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集群和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大力发展“花饽饽”产业,制定具体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企业发展,将文登区打造成为“胶东花饽饽”的中央厨房,增强“文登花饽饽”与“胶东花餑饽”的关联性,提升全社会对“文登花饽饽”的认可程度,擦亮文登花饽饽品牌,争取叫响文登“胶东花饽饽之乡”的名号。
二是针对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花饽饽有食品和艺术品双重的属性。食品方面,制作花饽饽的原料、配方和工艺已相对固定;艺术品方面,差异主要表现在造型、题材上,各企业间存在造型抄袭的现象,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三是针对人才队伍培养缺少充实的后备力量的问题。文登区从事花饽饽生产的一线工人多为农村妇女,她们仅在农闲的时候可以进行生产,且年龄普遍偏大,如果没有后续人才的接续,很可能导致花饽饽产业的萎缩。要重视人才梯次培养,依托人社部门、各类专业学校、社会多培养输出花饽饽产业专型人才,逐步探索建立花饽饽制作专业技师等级认定的方案,为花饽饽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四是针对产品知名度、影响力有待提升的问题。目前,文登花饽饽销售虽然已遍及全国,但花饽饽的文化内涵挖掘和品牌宣传相对零散不成体系,社会认知度仍然不高,缺少更加广阔的展示平台与窗口。下一步,通过“胶东花饽饽”中央厨房的打造,在原有通过展会方式对外宣介花饽饽的传统渠道外,希望上级多多搭建信息渠道,丰富宣传方式,多提供参加品牌交流研讨会、重量级官方平台对外包装推介及新兴渠道推广等形式,加大宣介力度,提升企业经营者的眼界和思路,提升花饽饽的社会知名度、认可度,推动“胶东花饽饽”区域公共品牌建设。
乡村振兴需要像花饽饽这样因地制宜、符合当地农村实际的产业,花饽饽产业的发展,需要注重利用非遗饮食文化,需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更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贴近本地实际,充分利用“齐鲁粮油”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良好机遇,发挥我区现有“花饽饽”协会和花饽饽非遗习俗传承人组织带动作用,以地域文化传承和区域品牌打造、非遗、地理商标申报为依托,进一步增加“花饽饽”故事传承脉络的清晰性和生动性,积极培育行业龙头,引领花饽饽生产企业抱团经营,共同发展,促进整个花饽饽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胶东花饽饽”中央厨房,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作者简介
田秀敏(1970-),女,汉族,山东威海人,本科学历,威海市文登区重点项目服务中心,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