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创新体系建设水平对策研究
2021-12-06袁勇王韦丹
袁勇 王韦丹
摘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通过教育、人才、知识、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作为根本目的的系统性活动。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内涵和特征,从强化需求导向、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体系模式创新、健全保障机制等角度阐述了沈阳建筑大学提高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创新体系的尝试和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创新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在十二届人大会议上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支撑,而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协作。2015 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高等教育和“双一流”建设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明确要求。2016 年,党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要求“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2017 年 12 月 19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与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通过教育、人才、知识、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作为根本目的的系统性活动,既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也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一、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内涵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指以高校为主体,行业、企业、政府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的育人理念、育人模式及教学体系,高校、行业、企业、政府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共同科学设置专业及课程体系,共同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需要找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力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是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的基础目标[1]。第一,高校具有比较完善的理论和实习实验课程体系,可以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且相关实践技能也能得到有效训练,能够为学生就业后基本职业技能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第二,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对于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优势是行业、企业难以比肩的。第三,企业比高校更熟悉人才就业后的成长规律,同样,企业也更了解人才在校学习期间哪些知识对于人才的职业生涯影响更加深远。企业为了加强人才就业后的针对性和缩短适应期,能够在学期间帮助学生了解行业最前沿技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此构建一个由高校教师、企业人员及政府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剖析行业发展方向、用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工作,发挥校企双方最大优势,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深度发展,形成育人合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育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专业水平和创新精神,创造更多社会效益[2]。
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思考
首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时代问题的具体表征和回应。校企合作的“校”指高校,“企”指行业、企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提出本身就隐含着高等教育和行业企业的合作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力度、和宽度还有一定差距,导致教育链和生产链的不吻合、高校的人才供给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不适应等问题逐步显现,这既代表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时代性问题,同时也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其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体系的建设让高校教学的过程融合着企业生产,让企业生产过程成为人才培养的实境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减少高校“无效人才供给”,增加企业“有效人才需求”,使地方企业的需求侧与高校人才的供给侧高度吻合或完全契合,更好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3]。最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体系的建设有利于解决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两张皮”问题。我国已经建成世界规模最大高等教育体系,一方面各高校都在源源不断地培养和向社会输出着数量庞大的毕业生,另一方毕业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相对匮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数量的膨胀和质量的下降会导致就业难度增加,但是难不难完全是取决于毕业生个人能力,如果说毕业生能力足够强的话,在毕业之前已经提前联系好了工作岗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作为一种协同性的教育形式,将企业资源融入到高等教育过程中,使得企业力量参与到学校育人过程之中,既可以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获得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尽早的接触企业生产,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三、沈阳建筑大学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创新体系的实践
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为依托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是符合建筑类高校发展方向和培养定位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通过人才、知识、技术、科技、资源、人员等方面交换共享、亲近互动,形成深度互动、合作共赢的联合体。沈阳建筑大学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校企联盟建设为抓手,以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为主线,以提升科技、人才供给质量和水平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研发优势,注重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上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强化需求导向,促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深度开展
学校在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工作中始终聚焦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通过与建设行业骨干企业、知名企业合作,充分整合校企的优质资源,使人才培养适应建设行业发展需要,使一批人才跻身于拔尖人才行列。在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过程中,积极贯彻校企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学校同中建总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集团、沈阳机床集团和北方重工集团等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学校的专业技术优势来发展企业,以产业实践来促进教学科研开展,使企业成为教学的实践基地,成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基地,不断提升专业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开放、国际化发展的水平,既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又为学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校企协同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学校承担了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工科高效实施产教融合战略创新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及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企联盟视域下工科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研究”,从理论层面研究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监控体系。在实践方面,学校开办了土木工程专业(海外工程方向)实验班,择优选拔学生,实行小班型授课,个性化培养,注重团队协作,强化英语教学,加强国际工程相关知识的培养。学校与中建总公司联合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中建总公司派出有关专家与我校教师共同为实验班上课,学生在完成理论课学习之后,由中建总公司负责安排学生到本公司海内外有关项目进行实习,完成专业实践和毕业设计。学生毕业后,由中建总公司负责推荐学生到国内或国外项目参加工作。
2.發挥学科专业优势,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学校坚持“科技支撑校办企业发展,校办企业反哺科技创新”的基本思路,明确创新、创业是相伴而生的技术主体,担负着创新和创业的双重任务。科研成果在校办产业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就是高校推进创新创业结合的过程,也是技术转移在同一平台实现的过程。校办产业依托高校学科特色,自我承担起技术吸纳和转化的职能,实现技术的产业化开发,并以此为平台不断吸纳校内技术孵化科技成果,不断将自己打造成为向社会提供符合消费市场的创新型企业。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同教学的结合,把学生参与科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通过制度安排使学生成为教师科研的伙伴,共同开展科研活动,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参与各种科研活动,支持校内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人才培养,开
设更多研究性课程,提供研究性学习条件,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造能力,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学校将承担的辽东湾项目等一批国家级和重大工程项目融合到本科教学过程中,提升了教学水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校注重发挥区域优势,创建高水平的工程实训基地,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设计手段与方法,提高学生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
3.体系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一是学校构建了校企“双主体办学”和核心职业素质、核心职业技能“双核心培养”的运行体系。建立了理事会、校企课程开发小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筑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校企联盟等服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管理体系,制定了“三全育人”实施办法和“十大育人”综合改革及建设工作方案,促成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改革的理念、方法、技术、评价的全新设计与实践,使企业成为育人的主体,探索出了一条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和转型发展的改革新路。二是创新多元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根据我国高校和企业发展的现状,将校企合作育人的模式按照层次高低分为三种,即项目需求模式、平台互助模式和战略联盟模式;按照融合方式又形成“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政府、企业、高校三个育人主体相融合,传统课程模块、创新创业课程模块、综合素质课程模块三个课程模块相融合,学习、应用、创新三个培养方式相融合。
4.健全机制、平台,保障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学校制定了服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以专业为单位实施双主体办学,要求每个专业都有不少于2个紧密型合作企业,企业参与制定招生计划、设计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保障实习实践,全方位深入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探索实施“人才需求行业化、学科专业导向化、课程建设标准化、队伍建设双师化和人才培养协同化”的“五化”运行机制,打造了组织管理平台、产业联盟平台、实践实训平台、素质发展平台、人文引领平台和质量监控平台等六大平台保障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董树功,艾頔.产教融合型企业:价值定位、运行机理与培育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56-61
[2]张乐涵.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8(11):70-78.
[3]袁勇,吕文浩.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建筑类高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20,22(2):243-244.
[4]孙明.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产教融合平台转型发展探索[J].大学教育,2018(12):42-44.
作者简介:
袁勇(1981—),男,辽宁清原人,副研究员,硕士。
基金项目:2021年度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SYSK2021-0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