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逻辑下可持续发展的讨论

2021-12-06祝秀梅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3期
关键词:工具理性当代人逻辑

摘要:市场的基本逻辑是服从利润目标,其通行原则是工具理性主义,随着工业化进程,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力量发挥已达到极致,导致了人的异化,并且使人与自然、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冲突愈加深刻,科技和人文难以实现统一,代内、代际、国内、国际的利益冲突协调困难。如此循环往复,其结果是使人们服从工具理性和利益至上引导原则。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超越市场逻辑,依靠市场外部的力量对其进行规范,如生态文明、以人为本、社会全面发展等理念。

关键字:市场逻辑;可持续发展;工具理性;利益最大化;

一、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后现代要求

时至今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形成可持续发展理论之初,人们大都把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其的内涵和重要性上。但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的不理想,使人们开始反思它所要求的条件,并进行深入的探讨,追问可持续发展在现今社会中的可行性以及它存在并实现的环境要求。

对可持续发展特征的把握要从认识它的本质含义开始。在《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研究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p18。这一定义中所包含的需求与限制的概念,尽管已成为当代人的 “主流认识”,但显然它对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所在并没有深刻的把握,是模糊并且不可量化的。后来人们以“发展”与“可持续性”这两個概念来界定可持续发展,他们认为“发展”不同于“增长”,“增长”主要是指某类经济参数, 而“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参数, 还包括其他非经济参数, 它是包含社会群体期望目标的关系组, 这一关系组囊括了人均收入、健康卫生、教育、资源可获得性、公平分配等要素, 所以“发展”的内涵应该是这些要素的加权总和。而“可持续性”要求的是“发展”这一关系组内的要素不会随时间减少。要求短期内的“明天的发展” 值不比“今天的发展值”小,或从较长的时间看,下代人的“ 发展” 值不比当代人的小就满足“可持续性”内在的规范。

延伸可持续发展意义不难发现,可持续发展旨在缓解人与自然、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冲突,它倡导科技和人文的统一,其根本立足点在于协调代内、代际,国内、国际的利益冲突。从代内来看,可持续发展以整体发展为前提,消除自我发展的独立性和核心地位,把自然发展、他人发展、别国发展作为自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打破区域发展的封闭状态;从代际来看,可持续发展将后代人纳入到当代人的序列中加以考察,强调后代人与当代人有平等的发展权,解除当代人的优先权和中心地位,在时间上表现了很强的后现代性。无论从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即倡导一种向上、积极的价值取向以及追求和谐的文化价值,还是它所展示的反传统发展观、反技术理性至上的方法论上,都说明了可持续发展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展,它抛弃了传统发展观中以经济增长来规范工业文明的进程,抛弃了市场逻辑中追求物质享乐和纵欲无度的生活方式。然而,在市场逻辑形成的工具理性背景下,在利益追求与工具理性的合谋的情景下,可持续发展实现是步履维艰。

二、市场逻辑的工具理性现实

市场通过交换关系把各经济主体连接在一起。从历史的角度里考查交换关系,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或发达形态,它以人对物的依赖为条件,以市场为中心进行资源配置,是在个体利益分离和独立的形式平等关系基础上,以无限追求抽象物质利益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市场经济的核心本质,就是在形式平等关系基础上的无限求利性。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2]p14在亚当·斯密看来,正是由于人人都受利己的推动,才有了社会的经济活动,形成了由分工、交换、货币等构成的市场。同时,斯密又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虽然人们的活动都以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但是,这种自利的活动不仅不会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反而,由于 “看不见的手”的自动调节,会在客观上促进社会的整体利益。

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在提升物的价值的同时却贬值人的价值,人变成了物的奴隶。对此,马克思有着极为深刻的审察,他认为:“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3]p5 马克思看到了在交换关系中人的异化,商品拜物教的产生。分工、交换带给人们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也使人被物质支配,技术成为奴役人的工具。利益和工具理性的合谋使得人们的劳动是一种的异化劳动,人在劳动中越来越丧失了人的自主性,变成了工具。这样,人就成了彻头彻尾的“拜物主义者”,沦落为物的附属物。

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力量的张扬,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已经达到极致,现代主义在经济活动中主张人类中心主义,推动人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得人与自然、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冲突愈加深刻,科技和人文难以实现统一,代内、代际、国内、国际的利益冲突协调困难,发展的可持续就无从谈起,其结果是使人们成为工具理性和利益至上的最终受害者。对市场逻辑的绝对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障碍,市场逻辑的本质是以利为目标,以竞争为动力的。它服从财富增长的要求,推崇工具理性主义,是市场信号为指令,因而它导致的行为是功利性的和短期的,从本质上讲并不带有可持续发展的诉求。

然而可持续发展具有超越市场逻辑的内涵,并且标志了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首先,从哲学上讲,它体现了对机械论世界观的批评,强调有机论的世界观。它不仅把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而且从个体与总体的关系上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这就否定了人类中心主义,要求形成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其次,从经济学上讲,它体现了对经济主义的批评,要求重现生态的价值。它否定市场逻辑的至上性和GNP增长的唯一性,把经济发展与环境因素联系起来,寻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追求综合效益,以整体和谐作为经济发展的准则,破除了对单线经济增长的迷信,在一种新的视野中寻求经济发展及其对人类的意义。再次,从社会学上讲,它要求否定个人主义从而走向整体主义。把世界看成“人、社会、自然”的生态关系,就要求重现整体得意义,把个人视为整体得一部分,也就可以实现“最大化自我得实现”的“普遍共生”的转变。所以,可持续发展是市场逻辑本身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只有超越市场逻辑,依靠市场经济外部力量的规范,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8.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4.1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

作者简介:

祝秀梅(1976—),女,汉族,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学、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工具理性当代人逻辑
逻辑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消除失语状态
《当代人》成就了我的“小小说”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