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年轻艺术家如何大胆搞事情

2021-12-06钱雪娇

优雅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个展艺术家创作

钱雪娇

蔡坚

1993年生于潮州,现工作生活于广州、上海。

蔡坚的艺术实践涉及绘画和装置,从对材料、对象以及对绘画过程中重复行为的关注出发,拓展到对波普艺术和流行文化的研究。通过对日常物件和文化符号的反复描绘,展开对材料、图像和当代视觉的探索。在《Hyperfocus》系列中,蔡坚描绘的镜头提供了一种错觉性的波普景观,这种对三维幻觉的追求也使空间具有了超现实气息,让人思考这些绘画的再现与重复的意义。

蔡雅玲

1984年?于晋中,现?作?活于北京。

蔡雅玲的作品与她现实生活的情感密不可分,包含强烈的女性色彩和贯穿始终的女性主题。其作品多运用自然质料、工艺材料以及身体素材,柔软细密的情感与隐忍的外表下,潜藏着极具爆发性的内核。在BROWNIE Project展墙上的《秘密》,由家人的旧衣服做成,运用艺术家擅长的劳动密集型的创作去呼应社会对女性社会分工的认知,并隐喻当下女性在社会空间中的矛盾立场和疑惑。

Owen Fu

1988年生于桂林,现工作生活于洛杉矶。

在2021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现场,天线空间就已和Balice Hertling共同呈現过Owen Fu的新作《Untitled》系列。而辗转求学的OwenFu近期也在美国和欧洲受到关注,他的创作取材于对于生活的观察和体悟,常常交替使用密集饱和的色调与纯粹或粗糙的油彩、潜藏一些隐匿的面孔以及其他时隐时现的细节。他熟稔线条的使用,呈现真诚而幽默、古怪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引导着观众进入肆意流动的状态。

葛宇路

1990年生于武汉,现工作生活在北京。

葛宇路今年在北京公社举办了首个以绘画作品为主的个展“一幅是画,另一幅也是画”,通过不加思考的静物写生为其已被高度关注的、充满社会性质的创作另辟蹊径,并在生产之时发出对生产的抵抗。学习影像媒体和实验艺术出身的葛宇路将其兴趣集中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趣味表达,试图通过多种媒介和形式的艺术创作调侃生活中隐藏的矛盾。

丁世伟

1989年生于黑龙江,现工作生活于杭州。

丁世伟的互动影像装置《迷因坍塌 No.4》以一张emoji笑脸表情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靠近装置一米内后,该表情则将坍塌下坠,这也是对疫情之下人类生活的多个面向的隐喻。同期,个展“信仰得来速”,呈现其一系列新的装置作品,借“得来速”这一舶来概念的单向性来指代信息时代对人类生活改变的不可逆性,对碎片化的现实进行挪用与重塑。

关小

1983年生于重庆,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关小的雕塑一直试图在矛盾的事物间制造平衡或者冲突从而实现它们的互相转换。此次天线空间在ART021展示的树根雕塑尺寸较小,它们由两部分树根拼接,加入其他金属和现成品,颜色、大小各不相同。另外,关小也受亨利·马蒂斯剪纸作品的影响,追求迥异形色间的碰撞,因而这些根雕部件的人工颜色各有明暗深浅,并且与其天然的材质产生对比和张力。

陈问村

1991年?于杭州,现?作?活于杭州。

陈问村运用蜡笔、石墨、丙烯、报纸、油彩、木板丝网印刷、平版印刷等多种材料与媒介,延续他在英国学习时所感兴趣的人之本性、语言和交流、集体经验及其价值等命题上的创作。装置作品《带有痕迹的纸》用两种印刷方式在表层模拟货币的诡影,给观众强烈的波普视觉冲击。陈问村倾向于将他的作品称为艺术习作,从自我寻找与探索的基本诉求出发,并将他关注的议题投射于他对于媒介与材料的敏锐感受力。

林奥劼

1986年生于广州,现生活于广州,工作于北京、上海。

林奥劼用iPad创作的绘画《艺术家是怎么活的》,以轻松直白的绘画语言向观者揭示艺术家的生存方法:出售作品、代笔、做设计、借钱等等。林奥劼通过录像、摄影、绘画、文本等多种形式,从自身经验取材,以带有强烈即兴性和幽默意味的图像,敏锐而细腻地记录着日常生活或刻意安排的行为事件,试图以旁敲侧击的方式对资本主义生产模式、艺术家生存困境之间的关系进行质疑、嘲弄和批判。

林科

1984年生于温州,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林科在“ 天空绘画” 系列作品中将圣像的范围扩大到几近透明的虚拟界面中,探索了“icon”一词作为电脑桌面图标和圣像的双重含义。从相较传统的手绘水彩开始,林科开始了一系列演绎和分析,探索图像背后的本质及意义。“天空绘画”将水彩画的数字化遗迹再现于各种表面的UV图层中,通过分层,转曲、喷绘、数码印刷等再生产的方式,对艺术的媒介、图像的产生以及展览的呈现提出疑问。

王子平

1995年生于沈阳,现工作生活于纽约。

首次参展的玛戈画廊(巴黎)在展位上呈现了艺术家王子平的一系列布面和木板油彩作品。王子平借以广告和插画的视觉语言,从数字时代的注意力经济带来的压倒性冲击中汲取灵感,选择商品包装、食物、装饰性元素、几何色块等作为绘画题材,呈现出一种幻象的叙事与空间。

周轶伦

1983年生于杭州,现居住工作生活于杭州。

周轶伦多件设计家具,均使用高密度泡棉、利用电脑3D建模制作。他的作品面貌庞杂,包含绘画、装置、雕塑等多种媒介,他通过拆分、重组、模拟等多重手法,延展日常材料的可能性,让艺术的创作充满突破边界的趣味,平衡手感与工业生产的审美张力。

孟阳阳

1983年?于重庆,现?作?活于上海。

孟阳阳以轻盈流动的笔触将人物心绪与情感具象化,对人物形态进行东方气质的提纯与赋形。她的个展“听吟”呈现了《木偶小子》《对话》等一系列新作,她在几年的风格转變后开始多用留白,通过对色彩的把控勾勒出面部与性别更为模糊的肖像,并营造一种暧昧灵动的意境。

孙一钿

1991年生于浙江,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个展“在黄昏时起飞”是90后艺术家孙一钿的作品,她的创作以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发现的色彩鲜艳的塑料充气玩具为灵感,通过绘画、装置、行为艺术、时装跨界等多种形式呈现极度抽象的视觉元素,多为生动的充气玩具和卡通人物画像。她创造出一个充满塑料、硅胶、PVC的,充气感强烈的“童话世界”,并以此影射当今社会中精致美好的表皮与其下掩藏的虚假的人、事、物。

童义欣

1988年生于庐山,现工作生活于纽约。

有地质学学习背景的童义欣使用多媒介装置、场域特定作品、影像和声音来了解人类文化与自然的动态关系。他最新的《石化海》系列雕塑作品,蓝陶激发对海洋的联想,延续对生物和非生物的多态性的探讨。他的创作方式像是一位现代的漫游者、游走于城市的拾荒人,收集日常生活的碎片而转化为诗。作品常看似随心所欲,也不追求形式的精致,却是悉心布局的结果,在寻常表面下潜藏了层层诗的语言。

王一

1991年生于上海,现工作生活在上海。

王一的抽象绘画在形式上显示出一种秩序感及理性特质,在颇具未来感的视觉表征背后是他日复一日以传统 “罩染法”逐步推进的绘制过程。王一以三原色为主,通过自制的透明颜料对画面进行层层覆盖,呈现出一个个横向延展的不稳定平面,而画作边缘处颜料流淌的痕迹则显示了一种理性之外的溢出。此外,王一还运用钢化玻璃、镜面、霓虹灯管等材料制作了大型装置《雅各宾》。

毛冠帅

1993年生于宁波,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毛冠帅在四月于弥金画廊举办首个个展“透”,这是他的作品首次亮相艺博会现场。从2013起毛冠帅就开始了木雕创作,相较于最初多表现人型和动物造型的小件作品,他自2017年之后逐渐转向更抽象,更强调个体的精神性表达,逐渐形成了既保留原始性又充满当代感的作品语言。在接近十年的创作过程中,他将中国传统园林中的诸多细节和动物化石转换、沉淀,成为其作品的故事性来源。

向振华

1984年生于重庆,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向振华新的影像作品《Catalogue》系列,由于场地限制,画廊将作品的视频截图等比缩小置于电子屏上。连续不断的画面探讨宏观的“像”与微观的“素”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在多次被读取中产生的新认知。在欧洲从事过多年时尚摄影的向振华在工作中目睹了资本与权力对人的物化,并在2020年画廊空间的个展“型录:平民、国王和无量佛”中表达了对这一物化机制的整体性反思。

翟倞

1983年生于山西侯马,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今年备受关注的艺术家翟倞作品同时在千高原艺术空间和空白空间的展位展出,其中,从2010年就开始与艺术家合作的千高原艺术空间带来《回到大海》《民族主义者》等画作,空白空间则以悬挂的方式呈现了一系列纸本水彩作品和墙面上的布面油画作品,包括展前就多次被提及的《上海第一》。鲜活的单件作品、跳跃的创作主题中依然遵从某种严谨的视觉逻辑,都是关于——“我们如何虚构一个世界”。

张文怡

2000年生于上海,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在没顶画廊开幕群展 “USB多端口链接展”中,张文怡的作品大受欢迎。作为其中年纪最小的艺术家,她的实践以摄影为主要媒介,近期作品以研究当代图像造成的认知习惯变化为主,及其他社会因素所产生的对日常景观构造的可能性。在新作中,她着手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通过镜头下视觉焦点的变换创造出新的影像空间,为物体注入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张巍

1989年生,现工作生活于武汉。

张巍的作品透露出对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微妙感受和执着捕捉,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里也交织着闲暇的状态。城市森林中的行旅,郊野湖边的渔趣,对古代艺术的凝视,琐碎敏感也朴实生动。张巍表示,“虽然对作品的阐述可以极力地深挖注入,我们也或多或少地习惯这样去做,但更希望自己作品被呈现出来时,这个过程变得简单:人们看到它,可以感到浪漫、有趣或者平静。”

张心一

1987?于济南,现?作?活于北京、深圳。

曾以表情包版“山海经异兽”而备受关注的艺术家张心一,最新创作的布面丙烯作品《松月夜》,延续其强烈的图像学与艺术史视角,以现代化的视觉语言探讨互联网美学与文化消费的关系。在个展“等待戈多巴胺”中大量出现过的《陶罐系列》则是将“火星文”“颜文字”与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彩陶罐相结合,现代图像符号与古老的神秘图纹在时空中交叠。

张一

1989年?于成都,现工作?活于上海、成都。

毕业后从事金融工作的张一将纺织物作为主要创作媒介,与女性在职场和生活中的经验处境紧密相关。在《平凡宠物》《币币狗》《星期五的敌人》等一系列作品中,艺术家就对宠物的过度预期和人们实际付出之间的不平衡问题进行了反思。在今年Tabula Rasa画廊北京空间举行的张一个展“Roarrrr”中,艺术家主要撷取了日常生活与《女史箴图》的历史文本中对于女性的塑造,对既有的叙事展开再想象。

赵一浅

1982年生于沈阳,现工作生活于京。

赵一浅最经典《NEW IDOL》系列的新作,包括雕塑与画作。而在今年七月于宝龙美术馆举办的“寓言:赵一浅个展”,首次公开了从未面世的高达四米的巨型New Idol雕塑。从平面转向三维雕塑尝试以来,赵一浅被打上潮流、跨界的标签,也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其作品从大众视觉图像出发,以米奇为原型,挪用和叠加受难耶稣形象,塑造出一个全新的“偶像”,试图激发观众对快消时代下精神与信仰的思考。

李舜

1988生于徐州,现工作生活于杭州。

李舜2021年的新作《花》系列在呈现上延续了《互联网写生》系列的视觉形态,使用书籍页面油彩与氧化铝板艺术微喷,将网络图像或所拍摄的图像复制到书页上,再翻拍負像、将正像底片成像。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李舜以摄影为灵感进行创作,关注光的同时,将正负像画面的转换作为自己作品的逻辑根源。他的创作呈现出多样性的状态,尤其注重各种媒材的表现力。

猜你喜欢

个展艺术家创作
杨海固个展:浮现
《一墙之隔》创作谈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向京个展
王心耀个展
丁乙个展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