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沥青再生剂掺量确定方法研究现状

2021-12-06朱继飞

砖瓦 2021年11期
关键词:针入度车辙老化

朱继飞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112)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充分利用养护工程中产生的废旧路面材料,可减少对资源的过渡攫取,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交通强国等政策的实施。

沥青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发生老化,性能发生衰减,掺入再生剂可以使老化的沥青性能得以恢复。一般情况下,随着沥青再生剂掺量的增加,老化沥青的流变特性恢复效果逐渐改善,混合料抗裂性能逐渐增加;但是,再生剂掺量过高时,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还对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通常需要确定再生剂掺量的合理上下限,通过设置下限以保证混合料具有足够的抗疲劳特性和低温抗裂特性,通过设置上限以保证混合料具有足够的抗车辙性能。

本文拟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中再生剂掺量确定方法研究现状,以期为再生剂的应用提供相关支撑,从而实现在保证再生沥青具有优异的流变性的同时,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抗裂及抗车辙性能[1]。

1 再生剂掺量确定方法

根据材料生产厂商的建议目前的研究主要,确定再生剂掺量。但是实际情况下,由于混合料种类、RAP料的特性和RAP料掺量的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该方法的有效性、合理性值得商榷。此外,再生剂的合理掺量还与胶结料种类、胶结料流变特性以及集料种类等因素有关。

目前有很多确定再生剂掺量的试验方法,但是尚无标准的试验方法。《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T5521-2019)等规范主要是基于针入度体系确定再生剂掺量,即研究黏度、针入度等指标随再生剂掺量的变化趋势,从而确定合适的再生剂掺量。韩森[2]等提出了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确定再生剂最佳掺量的方法,该方法不同于针入度等经验性指标,关键在于根据再生沥青的流变特性确定再生剂掺量。

Zaumanis[3]、Yan[4]等根据再生沥青的黏度或针入度编制调和图表,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佳再生剂掺量。AASHTO M323《Super⁃pave体积配合比设计标准规范》中根据公式1通过调和表确定调和沥青的PGH(高温性能等级):

a.分别做出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中铣刨料掺量)与连续PGH(高温性能等级)的关系(图1),结合新沥青和回收沥青的连续PGH(高温性能等级),确定任一RAP 掺量下的PGH(高温性能等级)。研究表明,通过该方法确定的PGH(高温性能等级)实测值与计算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图2),相关系数R2=0.938。

图1 调和沥青表示例

图2 计算PGH与实测PGH相关性

b.根据调和沥青PGH(高温性能等级)与再生剂掺量的关系,得到PGH(高温性能等级)恢复至目标PGH(高温性能等级)所需的再生剂掺量。研究表明,对于某种再生剂,对应不同目标PGH(高温性能等级)的再生剂掺量与调和沥青的PGH(高温性能等级)的关系曲线斜率一定,故再生剂掺量=(PGH调和-PGH目标)/斜率,其中斜率可通过不同掺量再生剂的回收沥青PGH(高温性能等级)确定。

Tran[1]等人通过评价再生剂掺量对再生沥青PG 等级的影响,确定最佳再生剂掺量。Shen 和Ohne[5]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即通过研究再生剂在AASHTO M320《沥青胶结料性能分级》规范中的三个特征温度条件下的流变性能恢复情况,确定再生剂掺量,其中特征温度为PG高温、中温和PG低温。其制备了不同再生剂掺量(老化沥青质量的6%、9%和14%)的再生沥青,并通过DSR 试验和BBR 试验评价不同老化条件下(原样沥青、RTFO 老化和RTFO+PAV 老化)的再生沥青流变特性。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再生剂显著降低了老化沥青的车辙因子G*/sinδ,且随着再生剂掺量的增加,指标恢复速率呈非线性变化,并且在低掺量区间变化更为显著;中温条件下,随着再生剂掺量增加,再生沥青的G*sinδ呈线性下降的趋势;低温条件下,随着再生剂掺量的增加,再生沥青的劲度S线性下降,蠕变斜率m值则线性增加。Zaumanis 等人[3]的结果则与Shen 等的结果呈现出不一样的趋势,Zaumanis的研究表明,再生沥青的高温指标及低温指标与再生剂掺量呈线性关系,而中温疲劳指标则非线性关系。

2 再生剂掺量方法

Amy Epps Martin[6]等基于再生沥青的流变特性提出了几种确定再生剂掺量的方法,主要包括恢复PGL(验证PGH)、恢复Δ Tc=-5℃以及恢复PGH(匹配连续PGH)。

2.1 恢复PGL(验证PGH)[6]

研究再生剂掺量与PGL的关系,将PGL恢复至目标PGL(低温性能等级,根据气候、交通等条件综合确定),得到初步再生剂掺量,验证PGH是否满足要求,如果PGH不满足要求,则需要在PGL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调整再生剂掺量。该方法概括如下,如图3所示。

图3 再生剂掺量确定方法示例

a.分别做出未老化的胶结料PG高温等级PGH(高温性能等级)、短期老化后的胶结料高温等级PGH(高温性能等级)、S控制的胶结料PGL、m控制的胶结料PGL与再生剂掺量的关系曲线;

b.建立每条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

c.在PGL 值较高的曲线上,以0.5%为增量确定达到目标PGL所需的再生剂掺量;

d.在PGH(高温性能等级)值较低的曲线下,检验初始沥青用量时的PGH(高温性能等级);

e.必要时,增加或降低0.5%再生剂,保证胶结料高温等级满足要求,同时使胶结料低温等级与目标PGL一致。

研究表明,采用该方法确定的再生剂掺量配置再生沥青,经PAV40h老化后,再生沥青已经失效,具有开裂倾向(图4),即该方法得到的再生剂掺量难以保证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再生效率不高。

图4 再生沥青的G-R参数

2.2 ΔTc=-5℃[6]

Anderson等人的研究建议当沥青经PAV老化40h后,若ΔTc=-5℃,则可以将老化开裂风险降至最低。但是,如果根据这一理论确定再生剂掺量,一般情况下,再生剂掺量很高,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因此,研究建议选取再生沥青经PAV 老化20h后,ΔTc=-5℃时的再生剂掺量,以提高再生剂的再生效率。

研究表明,对于PGH 在58℃~69℃之间的回收沥青,采用该方法确定的再生剂掺量往往不能保证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当再生沥青经过RTFO 老化后,再生沥青过于软化,从而产生车辙病害。此外,如果新沥青品质很高,ΔTc为负值,可以降低再生剂掺量,相位角满足要求,但是再生效率依旧不高。

2.3 恢复PGH(匹配连续PGH)[6]

该方法即将回收沥青的PGH(高温性能等级)恢复至目标PGH(高温性能等级),一般在车辙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提高再生剂掺量以保证耐久性与抗裂性能。该方法仅需通过DSR试验来完成,研究表明,当PGH(高温性能等级)恢复至目标PGH(高温性能等级)时,PGL 亦可恢复至目标等级,再生沥青低温性能甚至更加优越,一般建议采用该方法。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法的PGH(高温性能等级)为连续PGH(高温性能等级),即根据不同温度下的车辙因子,通过插值取车辙因子为1.0kPa 时的温度即为连续PGH(高温性能等级)。

3 结语

a.目前沥青再生剂掺量确定的方法主要依据针入度体系和流变体系,但是缺乏统一的标准;

b.鉴于高掺量再生剂对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再生剂掺量与再生沥青流变特性之间的关系,明确再生剂在混合料中的作用机制,建立再生沥青混合料中再生剂掺量的选择方法。

猜你喜欢

针入度车辙老化
道路沥青材料针入度与温度的关联及其数学模型的验证
小车辙里的大野心
道路石油沥青针入度与温度的关联优化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
改善SBS改性沥青产品针入度指数的方法探究
沥青针入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基于车辙发展规律与主观行车安全的车辙评价模型
现场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车辙处治中的应用探讨
杜绝初春老化肌
HTPB热固PBX老化过程中的体积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