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态激活新业态
2021-12-06周高利
文/周高利
曾德参有“三股劲”,冲劲用在了拓市上、韧劲用在了学习上、实劲用在了管理上。
◇曾德参与客户之间搭建起了“朋友圈”。 供图/周高利
10年前,曾德参是驻守西藏边防的一名军人,退役后选择进入中国石化加油站,从一名加油员干起,用10年的勤学苦干,成长为重庆永川石油分公司最美油气合建站的站长。
他用2年半的时间,让该站销量从最初每天加油6吨、加气3000方,到现在每天加油15吨、加气7000方,并呈逐月上升态势。
红海市场的“搏浪儿”
观音山加油加气站临近公园,还有2个体育馆,是市民休闲活动的绝佳场所,但加油站的销量就是起不来。
“周边环境好、小区多,但都是新建房,入住需要时间。”在站务会上,曾德参认真分析,“潜力看得见,销量没起来,作为新站,还是要走出去,把名气打出去!”说干就干,曾站长带头行动,跑遍了整个永川新城区能跑的客户。在他的小本本上,记录着100多位客户的档案信息,慢慢建起了客户“微信群”,与客户之间搭建起了“朋友圈”。
“闭门羹吃了不少,但客户在慢慢增多。”客户开发过程中,曾德参做足了工作。不仅多方面摸排客户情况,还调查掌握竞争对手营销信息。
听客户朋友介绍,常州物流一直在社会单位加油,有70多辆车子。曾德参留下了车辆负责人王先生的电话,拨通后预约了洽谈时间。怎么拿下这个客户?曾站长计划“三步走”,先后3次上门拜访。第一次相互了解、第二次摸准对方需求、第三次带着用油方案落实合作。
“一套精细的用油方案让我很快拿下了该客户。”曾站长说,“要把客户关注的事当事!”通过配合监管车辆、关注副卡余额并及时提醒、每月送发票上门等服务,2年来,该客户一直固定在中国石化加油,月用油量80余吨。
“一座城区站、一座新站没有洗车场,不符合竞争形势,对汽油客户缺乏吸引力。”在曾德参的争取下,观音山加油加气站建设投运了重庆永川石油第一个全自动洗车场。通过调研竞争对手营销策略,他向公司提出每周三开展“会员日”活动,大大扩大了站点影响力。同时公司支持建立了“司机之家”,正在开发快捷餐饮。今年1-10月,该站汽油同比增长达20%以上。
为提高气站销量,曾德参经常带着员工走访出租车公司,并向出租车司机发传单。还前往驾校沟通,拉来了几家固定客户。通过调研,他发现永川区其他站点加气基本上收取现金,不太方便,也影响服务效率。于是,建议公司全面开通了微信、支付宝支付,并大力推广加气卡及自助充值。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站内推出“一键加气”活动,全方位更新客户体验。今年以来,站内日均车用CNG销量增长了2000方。
“中石化在新城区建的这个加气站确实方便,以前加气要跑老城,排队半天,现在方便多了。”出租司机马师傅说。
客户信赖的“油管家”
片区经理黄海燕评价曾德参有“三股劲”,冲劲用在了拓市上、韧劲用在了学习上、实劲用在了管理上。今年以来,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曾站长以优质的服务生态激活全新的经营业态,新开发优质大客户6户、单位办卡客户30余家,站内油、气、非销量同步实现大幅度增长。
曾站长介绍说,站里设立了环卫驿站,今年夏天,他在公司安排下带队到环境卫生所慰问环卫工人,宣传驿站,结识了区环境卫生管理所负责人喻主任。
“听说环卫所有数十辆环卫车,每月用油量50吨以上,我就打起了主意。”曾站长说,他为对方制作了用油、管油方案,详细介绍加油站的管理优势。通过多次沟通争取,对方同意安排一点车辆“先探路”。
为了留住客户、钓得“大鱼”,曾站长亲自上阵。“哪怕再忙,也要亲手为环卫车辆加油。”环卫车辆的每一位司机都认识了他。同时进行服务回访,征求意见。
一天,他接到了喻主任的电话:“你们设备新、环境好,遇到问题解决快,我们可以签订长期用油协议了。”现在,环卫所60余辆车在观音山加油加气站定点加油。
“对方派了现场监督员,但监督员有事的话,都会打电话给我,让代为监督。”曾德参与客户之间形成了信任。
“曾站长靠得住!”喻主任如是评价。
在服务上,曾德参始终发挥表率作用,脏活累活带头干。站里每月都要评选“服务之星”“服务标兵”“客户满意班组”。用曾站长的话说:“辛辛苦苦拉来了客户,只有好的服务才能留得住,服务不仅要靠员工,还要靠新业态、新技术。”在他的争取下,观音山加油加气站被纳入新业态推广试点站。
员工眼里的“主心骨”
在8月份重庆石油“增量创效劳动竞赛”中,观音山加油加气站被评为优胜站点。“我们都拿到了奖励,跟着站长‘有肉吃’。”加油员小包开心地说。观音山加油加气站员工平均年龄30岁,曾德参正是带领这样一支年轻队伍,开创着“芝麻开花节节高”的业绩。
2019年以前,曾德参一直在油站工作。接手观音山加油加气站后,面对气站管理,有点“摸不着头脑”。
“不能退缩,自己怕了的话员工心里更没底,不懂就去学呗!”曾德参表示。他前往先进加气站取经学习,学制度、看操作,学设备、问流程,学巡检、做演练,不放过任何一个管理点,将难点、疑点逐一记录。在日常管理中,与机操工一起,抓住机会向厂家人员、维保人员学,摸清工艺流程、熟悉设备运作。
气站开业后,2个月没有回家的他,一直值守在站上,关注运营情况。“能看得出他压力很大,大晚上盯在现场,指导员工规范加气,定时巡查设备,那阵子胡子也没怎么剃。”加气员小刘说。“不能出安全问题!”内心放不下的那份责任,把他拴在了站里。经过2年时间的实践钻研,曾德参在气站管理上已得心应手。他积极鼓励员工外出学习,参加考证,对于员工的疑问,也耐心指导。随着销量的提升、业态的不断完备,观音山加油加气站成为“站长站”,作为人才培养阵地。他被评为“大师傅”,亲手培养出了3名后备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