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地区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前景浅析

2021-12-06王静

花卉 2021年14期
关键词:新疆地区林草植被

王静

(新疆林业规划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0 前言

我国的草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带,具有保持水土资源、减少土壤风蚀以及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1],是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草原是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可有效促进畜牧业生产,维护生态平衡[2]。“十三五”期间,我区草原保护修复工作不断强化,林草建设方面的工作成绩显著,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因为自然条件制约、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草原生态依然十分脆弱,保护修复任务艰巨。因此,为了缓解自然生态失衡问题,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如何科学修复新疆地区草原生态问题,并展望草原生态环境的治理前景是相关人员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新疆地区草原生态工作现状

经过新疆各级林业草原部门的多方努力,草原生态环境质量及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重点改革持续深化,支撑保障得到加强。林草科技全方位进步,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对外交流不断深入。生态文化蓬勃发展,积极完善宣传平台,全区林草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 草原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自然生态环境脆弱,草原植被面临衰退风险。新疆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41.26%,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3.34%。由全国草原监测报告的数据可知,在2010—2017 年期间,新疆草原虫害年均发生面积264.3 万hm2,鼠害年均发生面积535.26 万hm2,这些因素均使草原的退化、沙化问题进一步加剧,草原生态系统整体脆弱,局部地区呈现逆向演替趋势。草原生态系统的退化一般由生物群落(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和生存环境的恶化及系统自身生态功能的退化引起[3]。影响草地退化的自然因素主要为气候条件(气温、降水等)和昆虫灾害。除自然因素外,超载过牧、乱开滥垦、旅游活动等人为因素也是草地退化的原因[4]。由于旅游干扰,植被物种数量、植被覆盖度、丰富指数、均匀度指数、枯落物含量、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等降低,而土壤容重、pH、紧实度等增加,且随着旅游活动干扰强度的增加,草原植被和土壤环境被影响的程度越大[5]。

荒漠化土地分布较广,部分地区土地沙化仍有扩张趋势,防沙治沙形势严峻。新疆地区草原多为沙质荒漠草原,草原保护制度指标不完善、重视程度不高,草原保护方面的指标也急需完善。

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支撑体系还需完善。草原科技体系人才短缺、基础设施差、科研经费投入短缺、对草原相关方面的基础研究缺乏、不够深入。软硬件设施平台建设滞后,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3 针对新疆地区草原生态修复的对策

3.1 科技支撑

建立植物资源、土壤环境指标数据库。樊俊梅等[6]针对草原生态领域数据规模大、数据结构复杂、空间数据挖掘能力不足等问题,研究了大数据技术在草原生态领域的数据分析体系中的综合应用。基于生态大数据在草原生态修复应用项目可提炼出生态修复的基本模式,建立一套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管理措施,提升大数据技术手段在生态环境现状、生态治理模式、生态环境修复和评价体系中的应用,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3.2 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制度法规,加大宣传力度[7],把草原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大草原防火灭火工作和监督管理力度,用法律保护草原,用科技建设草原。同时,加强管理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训、防灭火装备建设、消防应急队伍建设、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及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快速修复新疆地区草原生态失衡问题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3.3 技术引导

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的研究主要从植被恢复和土壤修复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开展自然修复措施,如围栏封育、轮牧、休牧、禁牧等措施;另一方面是以人工干预为主的修复措施,主要包括补播、切根、浅耕翻、施肥、土壤改良、人工补水等措施,充分发挥和利用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的应用优势。

(1)自然修复。闫虎等[8]以新疆伊犁昭苏盆地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得出围封使优良牧草占比增加的结论。针对不同退化类型草地,闫宝龙等[9]通过进行围封研究,同样得出围栏封育是退化草地修复的有效措施的结论。同时,Lawrence 等[10]研究表明,轮牧、休牧和禁牧也是退化草地植被和土壤恢复的有效措施。

(2)人工干预修复。郭艳菊等[11]在不同类型的退化草地进行了补播研究,研究表明免耕补播或补播结合施肥等措施可有效改善草地群落结构与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有利于促进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此外,对土壤进行水利改良、工程改良、生物改良、耕作改良及化学改良等措施[12],也是修复退化草地的有效方式。我国草原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域,依靠天然降水很难满足植被的需求,可以通过滴灌、喷灌等高效灌溉方式在早春、盛夏、秋末对草原植被进行人工补水。在植被恢复时选择消耗土壤水分少的植被进行补种,可有效降低植被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3.4 科学放牧,加强放牧控制

畜牧业在实际的发展中,不能仅仅以“盈利”为目的,还要结合自然环境的实际承受能力,在全面保护草原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发展,为了实现以上目标,需要科学控制和管理放牧过程,从而实现草场资源的最大化、合理化应用。首先,要科学控制和管理家蓄品种,优先放养那些对草原环境破坏程度较低的家蓄品种。其次,对养殖方式进行优化和改善,使自然放牧方式与补饲圈养方式进行充分结合,以达到降低放养频率的目的,从而为草原修复提供足够的时间。最后,要采用轮牧方式,对封闭草原进行循环处理。尽管草原生态系统自身拥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是,还要制定和完善系统化、健全化的生态保护方案,并将该方案交替使用于各种草原地区,为草原快速恢复提供相应的恢复期限,并严谨人们在恢复期内进行放牧,以实现对放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4 新疆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前景

“十四五”期间,以保护与利用原则为指导,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修复、草原生物灾害防治、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等工程。根据新时代林草融合发展的需要整合林草资源,在自治区“三屏两环四廊道”生态安全格局基础上,优化形成“三屏四区”的林草保护发展格局。

推进草原制度改革,探索推进划定核心草原区和一般草原区管理制度完善,保证草原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加强草原防火,通过实施保护修复、科学利用和防灾减灾等治理措施,有效遏制全区草原退化趋势[13-16]。

展望2035 年,新疆地区的草原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根本好转,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质量显著提升,林草固碳贡献显著提高,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生态屏障坚实牢固,美丽新疆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说明本文所提出的新疆地区草原生态修复方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猜你喜欢

新疆地区林草植被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新疆地区小学数学双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探讨